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节育措施
节育措施 1956年,齐齐哈尔市始建节育技术指导组,并在较大医疗单位开设节育门诊。同年,培训技术人员53人和基层干部、积极分子1 220人。开办避孕知识讲座,有13万多名已婚育龄男女受到教育。1957年,有7所医院开始做输精管结扎手术。3~9月,销售避孕用具8.36万多个(盒)。人口出生率,由...
政策规定
政策规定 1979年9月,齐市革命委员会开始执行《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暂行规定》,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鼓励生一胎,控制生二胎,杜绝生三胎。并规定1980年4月1日后出生的计划外二、三胎以上者,征收多子女费,父母是职工的每月分别征收工资的10%,农民征收父母双方劳动工分的1...
概述
民族概述 清朝初年,齐齐哈尔有达斡尔、鄂温克、满族等民族居住。清康熙年间,齐齐哈尔建城并逐渐成为东北边陲军事重镇,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迁入,齐齐哈尔始成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清崇德年间,达斡尔人大批迁入嫩江流域,在嫩江西岸、齐齐哈尔城西北一带建立50余处村落。顺治初年,朝廷为控制和管理达斡...
章下序
民族事务管理章下序 齐齐哈尔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解放前,没有专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事务由市民政局管理。1955年5月,设立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
民族事务工作机构
民族事务工作机构 1955年5月,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设立齐齐哈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全市民族事务工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1959年12月,市宗教事务处与市民族事务委61会合并为巾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全市民族宗教事务工作。 “文化大革命”时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被撤销。197...
民族事务工作
民族事务工作 1955年,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开始负责全市民族事务工作。1959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开展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政议政,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同年国庆节前夕,推选吴信宝(达斡尔)、关鹏洲(满)、特格喜宝音(蒙)、马...
章下序
民族分布章下序 齐齐哈尔市区少数民族人口大都与汉族人口杂居,因历史原因、民族传统习惯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市区仍保留3个少数民族聚居乡和2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中,以满、达斡尔、回、朝鲜、蒙古等族人数为多。其中,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建华、梅里斯、昂昂溪和铁锋区的6个乡;达斡尔族人口主要分...
民族人口分布
民族人口分布 满族是齐齐哈尔市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1982年,共有31 964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2.8%。绝大多数满族人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混居,主要分布在建华区(3 368人)、铁锋区(5 917人)、龙沙区(5 273人),占满族人口的46.2%;富拉...
民族乡、村
民族乡、村 达斡尔族乡、村 清初,迁居嫩江中游的达斡尔族人,在今昂昂溪、富拉尔基一带建立达斡尔族村屯。清顺治十年至十二年(1653~1655),达斡尔族人从黑龙江中上游大批迁入嫩江两岸,在齐齐哈尔一带先后建立50个村落。康熙年间,形成以齐齐哈尔城为中心,城郊达斡尔族人聚居村屯呈散射状的分布格...
章下序
达斡尔族章下序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生活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的达斡尔人被迫迁居齐齐哈尔西、北一带,建立一批达斡尔族村屯,以有血缘关系的哈拉、莫昆形式构成社会组织。后来逐步被多哈拉、莫昆成员混居一村的格局替代。清廷为便于控制,将达斡尔人编为3个“扎兰” (队,军事单...
源流
源流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与黑龙江北岸。清初,由于清廷对黑龙江流域部族的征服及沙皇俄国的侵扰,致使达斡尔族人纷纷南下迁至嫩江流域。崇德五年(1640),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人337户481男丁,编为 8个牛录,居住于吴库马尔(今齐齐哈尔市大五福玛村)、额尔苏(今...
姓氏
姓氏 达斡尔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是表示先世的共同地域和血缘关系的称谓,即血缘团体的称号。这种血缘组织的名称,称为哈拉、莫昆。居住于同一山谷或河谷的同一氏族,同一血缘的人们,组成同一个哈拉,他们同属于一个祖先。哈拉,多以其祖先世居的山川命名,每个哈拉都有自己的生存活动地域,并以山川为界,其他哈...
经济
经济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人迁入嫩江流域以后,从事农牧渔猎结合的生产活动。农业是“轮歇游耕,广种薄收”的自然生产形式。畜牧业较发达,家家户户都饲养牛、马等。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土地的开发和集镇的出现,猎场缩小,野兽减少,猎业生产逐步衰落,狩猎成为少数达斡尔族人从事的季节性生产活动。...
文化
文化 达斡尔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达斡尔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其种类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以及“乌钦”、“扎恩达勒”吉祥祝词、萨满祭词等,同时还创作了流传甚广的民族歌舞。 民间文学 神话,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最广的有《人类的...
体育
体育 达斡尔族历来崇尚体育运动。骑射,既是先民们用于狩猎和军事的基本技能,也是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此外,还有摔跤、贝阔(击曲棍球)、滑雪、赛颈力、拉棍等运动项目,以及下鹿棋,玩“哈涅卡”、“萨克”、踢牛毛球、滚瓦饼、请笊篱姑姑等游戏项目。 射 箭 射箭源于达斡尔族先民们的狩猎生产和清...
«
1
2
...
11971
11972
11973
11974
11975
11976
1197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