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电信
第二节 电信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8月,地方民众集资和省方拨款,架设市内电话和龙泉镇(县城)至泰安长途电话钱,有关电报事宜均由泰安转达。市话线路全部架空明线,县城线路通往宝泉(阳春乡)、三兴保等,长途电话(借助铁路电话线)通往克山、北安、齐齐哈尔、安达等地。伪满康德8年(1941年...
第三节 邮电设施
第三节 邮电设施 伪满康德8年(1941年),电信局无线电台2部,日式磁石交换机8部,用户电话130台。伪满康德12年(1945年),无线电台2部,磁石交换机4部。 1946年,无线电台2部,磁石交换机3部,电话82台。1950年,邮电设备有自行车1台、100门交换机3部。1969...
第四节 管理体制
第四节 管理体制 民国13年(1924年)始,设治局龙泉镇(依龙镇)建邮政代办所,由私人商号代办,属林甸县邮局管理。民国18年(1929年)12月,经吉黑邮务管理局批准,建3等乙级县邮局,局长统管局务。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8月,县电话局成立。伪满康德8年(1941年)10月...
第一节 电力设施
第五篇 电力供应·城乡建设第一章 电力供应第一节 电力设施 一、输电设备 1946年初,县内有输电线路1条35公里。1976年.输电线路增至3条102.7公里。1981年,输电线路增23公里。至1985年,在依安镇至依龙镇输电线路上接往向前乡输电线路7公里...
第二节 供电用电
第二节 供电用电 伪满康德8年(1941年),伪县公署迁至泰安街,用电户增至七八百户,供电由短电变为长电,电费收入每月2万元,年近30万元。 1946年,修复线路,正常通电,总用电量72万度。1951年,由北...
第三节 电力管理
第三节 电力管理 一、管理体制 1946年,建泰安电业分局,职工16人。由北安电业局管理并供电,1949年,改为依安县营业所。1958年,改建电力科,职工25人。属县人委,政企合一,由行政领导主管供电业务。1959年4月,电力科并入发电厂,安装1 500瓩发电机组,始自行发电,供城...
第一节 城镇建设
第二章 城乡建设第一节 城镇建设 民国13年(1924年)4月,县城龙泉镇(依龙镇)修建城壕,计东西南北4面,每面各长3.3里,壕宽7尺,深1丈2尺。民国16年(1927年)10月,实业局(后改建设局)主管城镇建设。伪满康德元年...
第二节 乡村建设
第二节 乡村建设 解放前,依安县乡村住房简陋,多数农民租用地主、富农房住,均为土草房、土平房或“马架子”,住对面屋或南北炕。地主、富农则是七八间以上三合院或四合院。由于民间交往自然形成乡间土道,有河、沟、泡、泽之隔,车辆难以通行。修通往村镇及邻县公路6条。日本人侵,为实行保甲制,屯...
第三节 建筑业
第三节 建筑业 1946年初,县城泥工、瓦工、石工等自由职业者二三十人。1948年,组成木瓦石公会,组织泥工匠进行小型维修。1951年,县建筑公司成立,工人150人,修建部分民房及砖木结构厂房、库房等。1958年3月20日,县建筑工程公司并入建设科。1959年1月,依安镇西北街土木...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依安设治局房地产由实业局统管。民国18年(1929年)2月,建设局分管。至伪满德8年(1941年),设地政科。 1946年,民政科主管。1947年,依安区(依龙镇)建房地产管理所。1951年7月25日,民政科设房地产管理所,办理城镇私...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五节 环境保护 1973年,建设科城建处设1人兼管环境保护工作。1978年,改兼职为专职管理。1979年,成立县环境保护办公室和监测站,人员6人,依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区域环境标准,对水体(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大气、噪声、放射性、土壤、作物、食品、污染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污...
第一章 商业
第六篇 贸易第一章 商业 依安设治时,龙泉(依龙镇)、双阳、三兴、泰安镇(依安镇)均设集市,共有商号167户。民国14年(1925年),增设宝泉镇(阳春乡)集市。民国16年(1927年),商业兴盛,较大商号52户。民国18年(1929年)10月,泰安镇51户商号划归克山县,商号大减,营业额...
第一节 私人商业与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节 私人商业与社会主义改造 民国12年(1923年)10月,依安设治时,设龙泉(依龙镇)、双阳、三兴、泰安(依安镇)等4处商镇。嗣后,商民日增,商号并起,共有粮栈、钱庄、杂货、药肆、饭馆、车旅店、理发等167户。民国14年(1...
第二节 国营商业
第二节 国营商业 1946年,泰安贸易局下设新龙商场(原“泰和公”商号)。物资管理局开设地方国营人众商场(原“德庆泰”商号),职工10余人。1949年,国营商业单位7个,其中。批发站3个、采购站1个、零售商店2个、行政机关1个...
第三节 集体(合营)商业
第三节 集体(合营)商业 1956年,根据过渡时期总任务要求,对私人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组成公私合营商店46个、合作店35个、流动合作商店(摊床)54个、合作小组21个、代销(经销)店20个、供销门市部28个。至“文化大革...
«
1
2
...
12193
12194
12195
12196
12197
12198
1219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