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作业程度
第二节 作业程度 农业机械始于伪满康德2年(1935年),刘家窑(向前乡)地主经营“万国”火犁头、脱谷机,从事垦荒和小麦脱粒,四乡屯人皆感新奇,常结伴观看。伪满康德7年 伪满康德...
第三节 农机供应
第三节 农机供应 全县1956年始,拖拉机垦荒站所需农机具,油料等物资均自行解决。至1958年,农机具交社队经营,油料归商业部门供应,农机具配件由农机物资部门逐步向国营农林牧尝社队和个人供应。1961年,经营项目增加,统一分配...
第四节 农机修理
第四节 农机修理 1946年初,县政府接收“复发”车行,后改为国营利民铁工厂,工人8人。1956年,设车钳、锻造车间,生产锄草机、车轴、轴瓦等产品。1957年,农机具大修到克山县古城拖拉机修理厂和齐齐哈尔市黄沙滩修理厂修理,小修由县拖拉机垦荒站自行修理,一般零散农机具自用自修。19...
第五节 农机管理
第五节 农机管理 1948年后,农机由县农业科统管。1956年3月,县拖拉机垦荒站成立,设机务室主管,下属7个垦荒队,1个汽车队。1959年8月,农业局设农机组。1959年11月,县农业机械局成立,设机务股,1962年1月,农机局改为...
第一节 鱼类资源
第八章 渔业·副业第一节 鱼类资源 全县水产总面积5万亩,可养水面3.97万亩,利用26,840亩。中、小水库9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6座),水库占可养水面的50%,河流占40%,泡、沼、人工鱼池占10%。鱼类有7科32种: 鲤鱼科青鱼(青根鱼)、草鱼(草根)、鲈鱼(...
第二节 鱼并鱼害
第二节 鱼并鱼害 一、鱼病 因依安县渔业生产历史较短,鱼病发生率不高。由于大量引进鱼苗、鱼种和亲鱼,鱼病有所增加,常见鱼病有:瞄头蚤病由寄生虫引起鱼病,多寄生鲤鱼、草鱼,发病于夏季。感染途径:鱼体撞伤和水瘦。防治方法,用食盐水3~5%,给病鱼...
第三节 渔业生产
第三节 渔业生产 解放前,鱼类以内河自然繁殖为主,溪、沟、渠亦有小型成鱼。境内水系由东北向西南倾注,溪流汇集乌裕尔河,为产鱼中心地。渔业均为只捕不养原始状态,有10几户渔民,捕捞工具简陋,如下丝挂、撒旋网、挡亮子、罱鱼等,生产能力低,出售量少,供不应求。汛期或内涝时,沿河民众竞相...
第四节 渔政管理
第四节 渔政管理 1958年,设专人管理渔政。1962年,自然河流划分新兴、新屯、泰东和国营渔场4片,各选片长1人,定期研究渔业生产。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保护水产资源的通告》,对渔具、渔法及禁渔期做具体规定。对80处捕鱼点进行整顿,建渔...
第五节 副业生产
第五节 副业生产 解放前,副业生产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经营分散,规模甚小;收入微保时受城乡资本主义势力排挤,发展缓慢。随着土地逐渐开发,草原、苇塘及其他野生动植物日趋减少。野生动物有狼、狐狸、狍子、黄羊、野兔、黄鼠狼、香鼠、艾虎和野禽大雁、鹋、野鸭、野鸡等。野生药材有车前子、马莲、老鸹眼、苍...
第一节 物资管理
第九章 经营管理第一节 物资管理 1953年始,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换工互助发展为农业社集中统管。设专人管车马、农具、粮食、肥料等物资,建物资保管、消耗定额管理制度。1956年后,高级社普遍建立健全物品管理制度,坚持履行手续,做...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 从初级社集体管理后,均设会计、现金人员,制定财务制度,定期检查、公布帐目。高级社时,贯彻“勤俭办社”方针,规定各种实物消耗定额。县成立财会辅导站,区(乡)农业助理分管农业生产合作社财务工作。县、区(乡)每年分别办财会人员培训班,不定期深入检查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严...
第三节 劳力管理
第三节 劳力管理 初级社时,劳力均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因人编组,按组派活,劳力、农具、大牲畜参加分红。高级社后,劳动力由生产队统管,按男女、整半劳力划分作业组,因组派活,坚持男女同工同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人民公社化,把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劳动力由生产管理区(后改生产大队)管理,实行...
第四节 收益分配
第四节 收益分配 初级社年终分配,根据保证公共基金不断扩大、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原则,对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生产费、债务偿还等均保持一定比例,社员分配占总收入的60~70%。高级社分配,贯彻“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和国家、合作社、社员三者利益一致”原则, ...
第一节 农场
第十章 国营农长林长牧场第一节 农场 一、第一良种场 1948年建立,耕地50余垧,汽车2台,胶轮畜力车3台,“兰次”、“万国”、“卡达必鲁”链轨拖拉机各1台,“万国”脱谷机1台,农3250余人。1952年,改为示范农常1953年,定名第二示范农场,以繁育大豆、小麦良种为主。196...
第二节 林场
第二节 林场 一、国营第一苗圃 位于县城东门外。伪满康德10年(1943年)建立,培育杨树(插条)、榆树(播种)树苗。1946年,收归国有。1949年始,育苗生产。1950年,改为国营第一苗圃。1958年后,连续评为地、县林业红旗单位。1960...
«
1
2
...
12191
12192
12193
12194
12195
12196
1219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