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章 税务第一节 机构设置 民国时期,财务局(后改财政局)统管税收。伪满时期财政局(后改财政科)管理税收,后为税捐局管理。 1946年1月,建税务局,下设火车站、依安(依龙镇),宝泉(阳春乡)、富海税务所。1949年,富...
第二节 税种及税率
第二节 税种及税率 民国时期,有3大税系:即国税、附加税、地方捐。国税包括盐税、烟酒税、煤油税、邮包税、印花税、遗产税等10余种;附加税包括田赋税、契税、牙税、屠宰税、渔税、市地税等20余种;地方捐包括盐捐、妓捐、商捐、警察捐、自卫...
第三节 税收制度
第三节 税收制度 伪满时期,沿袭民国时期税制,增加税种,加收税捐,垧捐增至5角3分5厘。 1946~1949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沿用旧税法,部分废除,在征收中逐步整理”原则,全县废除旧苛捐杂税以及特殊规定,暂沿用旧税法。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统一税政,建...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三章 金融第一节 机构设置 依安设治初,商民汇兑均由拜泉县广信分公司官银分号办理。民国18年(1929年),钱庄17个,其中:龙泉(依龙镇)5个、双阳镇6个、三兴镇3个、宝泉镇(阳春乡)3个。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县金融合...
第二节 货币管理
第二节 货币管理 依安设治初,纸币盛行,银元日趋减少,流通货币有广信公司钱贴,其他均不多见。民国18年(1929年),钱庄只负存当,借贷、汇兑等业务由拜泉县广信分公司官银分号代办。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伪币有纸币和硬币,纸币为壹佰圆、拾圆、伍圆、壹圆、伍角5种;硬币为壹角、伍分、壹分、...
第三节 储蓄、存款
第三节 储蓄、存款 一、城镇储蓄 1949年后,开展活期储蓄、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定期零存整取储蓄、有奖储蓄。各时期储蓄存款:1949~1952年,5000万元;1953~1957年,17.3万元,比前4年增33.6倍;1958~1962年,82.8万元,比前5年增3.79倍;1963~...
第四节 贷款、拨款
第四节 贷款、拨款 一、基建贷款与拨款 1979年,建设单位25个,项目60个,投资259.18万元。其中:国拨233.08万元。自筹26.1万元。重点项目淀粉厂车间投资12万元。技术改造单位8个,项目14个,挖革改投资73万元。其中:国拨48万元,自筹25万元。主要项目玻璃厂扩建投资...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公债单位定为“分”,年息5厘,5年还清。1954年12Y],国务院发行《关于发行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指示》,至1958年,连年发行,购买公债用“旧人民币”,年息4厘,购买公债152.4...
第六节 金银兑换
第六节 金银兑换 1950年,国家为加强金银管理,对金银收购、配售、价格、政策补贴、材料加工以及出入国境等规定:一切厂矿单位生产和收回金银,一律交售给人民银行,不得留用或自行销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私自买卖,或在市场上流通;国家允许个人持有金银,但不得计价行使,可按国家牌价交售给国家;科研...
第七节 保险事业
第七节 保险事业 194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办事处成立,工作人员3人,代办火灾自愿保险业务。1952年6月,克山县保险公司依安办事处成立,工作人员8人,开办国营企业强制保险,集体企业火灾自愿保险、农村牲畜保险。1953年,黑龙江省保险公司依安县支公司成立。设财保、农保、会计股,工作人员...
第一节 组织沿革
第九篇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第一节 组织沿革 1945年11月,组建中国共产党依安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1946年1月,下设秘书室。同年5月,设组织部、宣传部。8月17日,改称中国共产党依安县委员会(简称“县委...
第二节 重大会议
第二节 重大会议 1947年2月22日,中共依安县委召开群众工作会议。决定工作队在双阳、依安(依龙镇)、三兴、通宽(上游乡)4个区集中开展“煮夹生饭”运动,其他区由县派三四名工作队员与区农会配合开展“砍倒大树,挖净坏根,彻底分地,一切到手,消灭‘夹生饭’,彻底斗倒封建大树”运动。至月末,全县...
第三节 组织工作
第三节 组织工作 一、组织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和东北抗日联军小分队几经依安,先后火烧“冷家店”(新兴乡)警察所,夜袭通宽镇(上游乡建明村)和亚麻厂等。地下党活动属中共讷河县委(地下)领导,宣传部长方冰玉(别名方明玉、姜贵和)于泰安镇被捕。1945年11月,省工委派由延安中共中...
第四节 宣传教育
第四节 宣传教育 1946年5月,成立宣传部,县委委员兼部长,工作人员2人。1950年,建政治校,与宣传部合署。1956年,改为学习室,属宣传部。1967年宣传部撤销。1972年6月恢复,设社会宣传、通讯组,工作人员11人。1981年,设党员教育、文秘组,工作人员18人。1984年7月,县成...
第五节 统一战线
第五节 统一战线 1946年5月,统战工作由宣传部代管。1956年4月,统战部成立。至1965年,工作人员3~4人,贯彻执行党的“又团结,又斗争”方针及“团结、教育、改造”政策,调动积极因素,限制改造消极方面。1966~1979年,机构撤销,活动中断。1980年恢复,工作人员4~5人,主要宣...
«
1
2
...
12196
12197
12198
12199
12200
12201
1220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