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参观访问
第二章 外事第一节 参观访问 1958年,匈亚利1名畜牧业专家来县参观,考察草原情况。1982年3月30日,加拿大农业发展公司专家组组长安德森、经济专家张伟邦(加籍华人,大学教授)一行 2人到靠山分场参观访问。6 月23日,加拿大草原专家约翰到靠山种畜场参观牛舍、青贮窖、牧草小区。7月...
第二节 考察协作
第二节 考察协作 一 考察 1959年 7月,克尔台公社“三花配种站”负责人包莲花随同共产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委组织的代表团,到苏联伯力边区参加中苏友好交流活动。1960年 7月,包莲花参加中央第三批农业参观团到苏联考察、参观。1982年 4月,副县长包信、畜牧科副科长兼县畜牧现代化办公室...
第三节 学术交流
第三节 学术交流 1982年 7月,加拿大草原专家约翰来县作有关草原建设方面的学术报告,同县专业人员进行提高牧草质量及牧场建设方面的学术交流。1983年7月—1984年8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家畜营养专家多恩佛给县畜牧专业领导及技术人员作6次学术报告,有140多人次参加,同县技术人员交流有关牲...
第一节 清代驻军
第十六篇 军事第一章 驻军第一节 清代驻军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位于杜尔伯特旗境内的的他拉哈、多耐、温特河三处驿站建成。驿站是为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和军事上的需要而设置,每站置站丁30人 (详见《大事记略,驿站开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防盗营驻防小蒿子(今泰康镇)...
第二节 民国驻军
第二节 民国驻军 民国17年(1928),奉军程志远旅的朱凤阳团进驻小蒿子,任务是剿匪和维持地方治安。民国20年 9月,该团奉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谢珂的命令,开往江桥(今泰来县境),参加抗击日军的江桥保卫战。11月2日,黑龙江陆军步兵吴松林旅第三团第二营八连进驻大蒿子站(今烟筒屯),构筑工...
第三节 伪满驻军
第三节 伪满驻军 伪满大同元年(1932) 9月,伪黑龙江警备军混成步兵第一旅在旅长冯广友率领下进驻小蒿子,目的是阻击抗日义勇军进攻齐齐哈尔。伪满大同 2年,日本侵略军参事官乃川五郎、指导官大村一男率日伪军30多人进驻旗札萨克府,任务是组建伪旗公署和镇压人民反抗。伪满康德3年(1936),伪...
第四节 解放初期驻军
第四节 解放初期驻军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后贝加尔方面军第36集团军某部100余人进驻杜尔伯特旗铁路沿线。司令部设在泰康正阳街(今中心路)南,司令马来敖斯克。驻泰康苏联红军30余人,其余官兵分驻烟筒屯、喇嘛甸等地。任务是保护铁路,保障火车畅通,维持地方治安,协助地方维持会建立保安队...
第一节 机构
第二章 地方武装第一节 机构 明代,杜尔伯特部诺颜即最高军事首领。下设千户、百户、十户长。 清顺治五年(1648),清廷按八旗军编制将杜尔伯特部建为一旗,旗的行政机构即旗的军事机构。札萨克、管旗章京之下,设管兵梅伦1一2人,管兵扎兰(参领)1—2人,苏木章京(佐领)、坤都(骁骑校)、呼...
第二节 抗日武装
第二节 抗日武装 伪满大同元年(1932) 9月,抗日义勇军李海青之一部取道泰康设治局和杜尔伯特旗北上进攻日军占领的昂昂溪和齐齐哈尔。29日,在小蒿子(今泰康镇)以南与伪江省军三支队即冯广友部遭遇,李海青部退走。30日,再次于小蒿子附近遭遇。冯部3 000余人,李部1 000余人,众寡不敌,...
第三节 民团
第三节 民团 明万历二十年(1592),杜尔伯特部设有常备兵百余人,还有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应征入伍的青年(预备兵)300人。 清顺治五年(1648),实行八旗军制,杜尔伯特旗设常备兵 260人,旗札萨克府设护卫兵数十人,公爷府、台吉府也都设有护卫兵 4—20人。全旗还有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应...
第四节 地主武装
第四节 地主武装 民国20年(1931),日军侵占东北,社会秩序大乱,土匪趁机而起,使地主(包括公贝官绅)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他们慌忙组建武装力量,抗击土匪。保勒浩特屯的叶公爷、克尔台屯的肖公爷、六家子屯的台吉燕丹、他拉哈屯的大地主林德夫、丰北屯的大地主李德福等,手中都掌握一部分较强的武...
第五节 民兵
第五节 民兵 一 民兵组织建设 1946年12月,全旗城乡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翻身作主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斗争地主阶级、抓坏人、防奸、防特、防盗的运动中,自发组织起自卫队。凡雇农、贫农、中农的中青年人,都可自愿参加。1947年 6月,中共嫩江省发出《自卫队民兵组织办法》,规定每个村屯都要建...
第一节 征兵制
第三章 兵役第一节 征兵制 杜尔伯特部时期,凡年龄在18岁以上40岁以下的男子称箭丁(预备兵),除喇嘛、残废外,都要服兵役。建旗后,每年二月,旗札萨克派员到全旗各地调查登记,将18—59岁的男子记入丁册(户口)。每150名箭丁编为一佐,其中50名轮换服现役为札萨克常备兵,100名在家生...
第二节 募兵制
第二节 募兵制 募兵制即雇佣兵制,俗称插旗招兵,在人多、繁华的城镇街道上,插一面招兵大旗。旗下放一张桌子,进行招募。招募17—38岁,身高 5尺以上,身体强壮的男性青年。应募者多数属生活无出路被迫当兵,也有无业游民应募。募兵没有期限,除病伤者外,必须长期在部队服役。民国2年(1913),民团...
第三节 志愿兵制
第三节 志愿兵制 志愿兵役制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兵役制度。凡家庭出身雇农、贫农、中农,拥护共产党,无违法行为,年龄在18—30岁的男性公民,无明显疾病,家庭同意,本人自愿均可参军。军人家属享受耕地由村代耕待遇。1946年,在“保卫胜利果实”、“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
1
2
...
12931
12932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1293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