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
第十四篇 民政信访第一章 民政第一节 机构 民国18年(1929),泰康设治局内设第一科管理民政事务。 伪满大同2年(1933),泰康县公署总务科内设行政股管理民政事宜。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杜尔伯特旗公署内务科行政股管理民政事宜。伪满康德 7年,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行政科行政...
第二节 支前
第二节 支前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雅克萨抗俄战争和清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杜尔伯特旗筹集白银、牛马和大批粮草运往前线,支援清军。 民国20年(1931)11月,马占山率部抗击日军入侵,泰康设治局的各族人民出动人力为抗日军队构筑工事,向抗日军队捐献款物达2.5万元...
第三节 优抚
第三节 优抚 一 群众优待 1947年6月,城区为解决军属困难,以街为单位组织建立东、西、南、北街4个军属合作社,资金由土改斗争果实中抽出部份实物和现金形成。 合作社总部规定每户军属每月补助小米100斤左右,后改为过年过节优待军属每户10斤大米、5斤猪肉。1949年3月,选举军属代表24...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1946年11月5日,旗民教科开始办理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1948年4月,在民教科内设荣委会,各区都建立荣复军人小组。每组 8—10人组成,民主选举出正、副组长,每两周召开一次小组会,将意见、要求反映给区民政助理,各区民政助理每月到荣委会汇报工作一次,意见和要求及...
第五节 烈士褒扬
第五节 烈士褒扬 1972年4月,县革委会在泰康镇东林泰公路2公里处建烈士陵园一处。陵园围墙用砖修筑。南北长93米,东西宽55米,占地总面积 5 115平方米,园内栽植松树、杨树、柳树等。陵园大门用钢筋制做,正门两侧题词:“烈士精英”、“功昭日月”。陵园内安放10位烈士墓柩,其中有解放战争时...
第六节 救灾救济
第六节 救灾救济 一 救灾 民国 8年(1919),旗贮存义仓粮谷1 394石4斗。义仓粮谷为救济灾民之用,因贮存量少,发放过程中又层层截留,到阿勒巴图(平民)手中已所剩无己。 伪满大同 2年(1934),旗遭受水灾,伪满洲国发放慰问金302元(伪国币),救恤金1 208元。救恤金是根...
第七节 社会福利
第七节 社会福利 一 孤寡老人供养 1948年,农村鳏寡孤独和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困难,主要依靠群众互助来解决。由互助组无偿包工代耕或助耕。同时,国家对确无生活保障的贫困户,重点发放救济粮、款,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1956年,实行对生活无依靠的孤寡老人和残废社员由集体给予“五保...
第八节 婚姻登记
第八节 婚姻登记 1950年 4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等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各区政府为婚姻登记机关,民政助理为婚姻登记人员,凡结婚、离婚、复婚人员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履行登记。 1980年,国家对婚姻法进行修改,继续...
第九节 殡葬改革
第九节 殡葬改革 1967年7月,国家拨款2万元在泰康镇东建立火葬场1处,场地占用总面积3 3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09平方米。场内有办公室、接待室、火化室、骨灰寄存室、祭悼室。场长1人,职工3人,临时工 2人。1968年,开始办理火化,有专用马车1台,每年火化尸体20—30具。1973...
第十节 移民安置
第十节 移民安置 1955年,旗接收来自哈尔滨移民145户,416人,分别安置在泰康镇、烟筒屯、克尔台、敖林西伯、东吐莫、他拉哈等 6个区的21个村。在移民到来之前,为移民开荒532垧。盖土房135间,打房框12间。移民下车就有饭吃,有房住,生产生活均得到妥善安置。1956年 6月,接收哈尔滨市...
第十一节 自流人员安置与遣送
第十一节 自流人员安置与遣送 1950年,自河北省、热河省、齐齐哈尔等地自动流入人员49户,217 人,分散安置在一、三、四、七、八区的11个村,22个自然屯。各村屯帮助解决住房、土地,并贷放口粮 3万多斤。 1958年,省内、外大量农民和浮闲人口盲目流入县境。县政府成立自流人口收容领导小组,...
第一节 机构
第二章 信访第一节 机构 1950年,人民来信来访由县委办公室负责接待处理。1956年,分别在县委办公室、县人委办公室各设兼职信访干部 1人,各中心乡由党委秘书兼任信访员。1957年,县委办、县人委办分别设立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各配备专职信访干部 1人。县直各部门均设兼职信访员。196...
第二节 信访工作
第二节 信访工作 1953年上半年,旗委共收到人民来信19件,其中报告工作和学习情况的 4件,要求帮助解决问题的9件,批评和揭发检举的6件。要求解决的问题有“三反”遗留、就业、婚姻调查等;批评和揭发检举的问题有压制民主、打击报复、强迫命令、违法乱纪、官僚主义等。旗委办均转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当...
第一节 外侨
第十五篇 侨务外事第一章 侨务第一节 外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东铁路小蒿子站(今泰康镇)、大蒿子站(今烟筒屯)、喇嘛甸站建成,俄国铁路员工移入。民国6年(1917),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民国 7年9月,部分沙俄贵族逃入旗内,居住在铁路沿线,以养乳牛为生。伪满大同2年(193...
第二节 归侨
第二节 归侨 1948—1951年,旅居泰国、苏联、印度尼西亚、朝鲜等国的华侨 7人回国来旗定居。1952—1957年,旅居朝鲜、苏联归国华侨9人,来县定居。1968年,旅居朝鲜归国华侨5人来县定居。1981—1982年,旅居苏联归国华侨6人,朝鲜归国华侨12人,蒙古归国华侨2人,泰国归国华...
«
1
2
...
12930
12931
12932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