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小学
第四节 小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安达厅在珰奈设初等小学堂1所,教员1人,学生6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武兴初高等小学、武南初等小学、温特河初等小学分别在多耐、他拉哈、温特河三个驿站设立。3所小学由群众集资兴办。多耐王纯嘏投资兴办私立女子小学1所。 清宣统元年(1909),旗与...
第五节 中学
第五节 中学 1946年8月,旗创办初级中学1所,设初一1个班,教师2人,学生50人,副旗长武衡兼任校长。1947年3月,已有初一、初二两个班,学生100余人。11月,抽调22名学生参加土地改革,其余的学生或参军或到小学任教,学校停课。1948年3月,初级中学重新招生。1949年3月,初级中...
第一节 师范教育
第三章 职业教育第一节 师范教育 一 初师(简师) 1951年,杜尔伯特旗开办简师班1个,学制1年,学生50人。设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政治等课程,毕业生分配各区小学任教。1954年,省教育厅在旗初级小学附设两个初师班,林甸、甘南、明水、青岗四县简师班并入。学制4年,教师 6人,...
第二节 农业职业教育
第二节 农业职业教育 一 农中 1958年,教育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白音诺勒、一心、他拉哈、克尔台公社开办半读半农的农业中学4所,共 7个教学班,招收新生346人。除中学基础课程外,还设园艺、农机等专业课。学习时间安排为“雨天多学、晴天少学、冬季多学、夏季少学、农闲多学、农忙少学”...
第三节 工业职业教育
第三节 工业职业教育 1980年,县建技工学校1所,设毛纺、乳品、造纸、化验4个专业班。教职员工20人,招收新生160人。以后,又增开仪表专业班。到1985年,共招收学生621人,输送毕业生441人。
第四节 商业、卫生职业教育
第四节 商业、卫生职业教育 一 商校 1985年8月,商业职工学校受齐齐哈尔市商业学校委托,开办1期企业管理中专班,学员来自本县和泰来、龙江、依安各县,共26人。10月,供销职工学校开办 1期财会职业班,招生对象是吃商品粮的待业青年,共67人。 二 卫校 1958年,县开办卫生技术...
第五节 劳动就业培训
第五节 劳动就业培训 1982年,为了巩固、发展劳动就业成果和培养就业技能,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举办一期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财会人员和城镇待业青年参加的财会学习班,学员70人。
第一节 村民教育
第四章 成人教育第一节 村民教育 伪满康德3年(1936)。泰康县满洲国道德分会附设妇女识字班1个,小蒿子两级小学校附设民众日语夜校1所。伪满康德4年,泰康县与杜尔伯特旗分别开办公立民众学校各 1所。其中泰康县公立民众学校教师6人,学员30人;旗公立民众学校教师 5人,学员30人。伪满...
第二节 职工教育
第二节 职工教育 1949年8月,县总工会开办工人夜校1所,从私商店员和手工业工人中招收学员82人,按原有文化程度分班,一、二、三年级班分别为40人、24人、18人。教师由小学教师兼任。1950年,根据国家“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精神,旗开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 1所。学员中国营企业工人70人...
第三节 扫盲
第三节 扫盲 1947年土地改革之后,政府号召农民不仅在政治上翻身,还要在文化上翻身。全旗开办各种形式的冬学班65处,参加学习的农民和市民 2 968人。1950年,旗政府设扫盲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2人。在学校寒假期间抽出中小学校教员101人,中学生29人、机关干部15人任冬学教员。另有民师...
第四节 函授教育
第四节 函授教育 1959年,进修学校开办中师函授和高师函授。学制 4年,招生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寒暑假集中面授辅导。学员所在学校每周为学员提供6—8小时自学时间,教材、学习进度由进修学校统一安排,学完1科,考1科,结业 1科。成绩全部及格者,由省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第五节 电大教育
第五节 电大教育 1980年,省广播电视大学杜尔伯特分校设立,招收新生89人。开设英语、化学、数学、物理四科,学制 2年。到1985年,开设的科目除以上四科外,还有中文、党政、企管、会计、工程、法律等科。1980年—1985年,共招收学员732人,毕业182人。
第一节 校办农场
第五章 勤工俭学第一节 校办农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18),官办学校初设时,官方拔付和私人捐助给学校一部分学田地。他拉哈、温特河共有学田地34垧。 伪满康德4年(1937),泰康县学田地1 620垧。 1947年土地改革,分给各学校一部分学田地,师生耕种,村民协助,收益归学校,用...
第二节 校办工厂、商店
第二节 校办工厂、商店 1958年,开展勤工俭学,全县学校开办木工、针织、编织、制药、水玻璃等 7家工厂,工人58人。其中第一中学木工厂所生产的门窗不仅满足本校基建,还对外销售。多数工厂设备简陋,产品无销路,出现亏损。效益较好的工厂资金被平调挤占而影响开工。1959年,校办工厂陆续关停。19...
第三节 副业
第三节 副业 1946年,全县中小学开展秋收捡粮活动,粮食卖给国家,所获收入用于维修教具。1958年,学校组织学生挖防风、狼毒等药材和割苇子出售。1963年各学校开始饲养畜禽。1985年,牲畜存栏马20匹,牛120头,羊400只。
«
1
2
...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12937
12938
1293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