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农民住房
第二节 农民住房 解放前,农村的一些建筑比较落后,除少数大地主家居住深宅大院之外,广大农民居住的房屋极为简陋,多为土坯筑成的草房、土平房、厢房、马架子、偏厦子、耳房子之类,低矮窄小、阴暗潮湿。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极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每年都要下拨木材,供给农民建筑新房使用。1979年以后,县又...
第三节 农村绿化
第三节 农村绿化 民国时期,有部分村屯四周种植了杨、柳、榆树。伪满时期,个别村屯道路两旁植上了杨、柳树。解放以后,县政府大抓村屯绿化,提出“绿化四旁”的口号,落实了“房前屋后零星植树为个人所有”的林业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村农户植树的积极性。到1985年,全县14个乡、镇按规划在主、次街道两侧栽植...
第四节 农村照明
第四节 农村照明 解放前农村居民照明,除大地主、富户家利用煤油罩灯外,农民均使用小麻油灯或煤油灯。 解放后,农村的照明条件也在逐渐改变。1962年,扩建了县办发电厂,有部分农村点上了电灯。1978年接通了国网电,全县农村普遍点上了电灯。从此,结束了过去那种用小油灯照明的日子。
第五节 饮食用水
第五节 饮食用水 解放前,农村一直是饮用井水或天然泉水,水源不净,水质不佳,有些农民还患有甲状腺肿和大骨节病。 解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农村用水情况也有很大改变。50年代有的农村土井加盖,防止灰尘、杂物落井,污染水源。60年代,有少数农村开始使用手压机井。东部水质不佳的村屯...
章下序
第三章 环境保护章下序 明水过去由于工业企业不多,污染源少,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列入日程。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77年安排了专门人员,抓环境保护工作。1981年设置了环境保护办公室,开展了防、管、治工作。重点抓了废水、废气和烟尘的防治工作。
第一节 污染情况
第一节 污染情况 60年代以前,本县大工厂不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也少。进入70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糖厂、联营食品厂、亚麻原料厂等几个较大的工厂,因而污染源有所增加,水污染、烟尘污染不断扩大。水污染,年排废水总量在20万吨上下,不仅对水产生物极为有害,而且对附近的互助、民乐两个村的农田也有很大的...
第二节 污染治理
第二节 污染治理 在治理污染上,主要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加强环境管理;二是严密防治工作。环境管理重点健全各级组织,各局设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工厂设有环保组,车间设有环保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1984年、1985年先后颁布了《明水县环境保护条例》、《明水县噪音管理的布告》。 在防治工作上,重点放在...
章下序
第四章 城乡建筑业章下序 民国时期,没有专业建筑工程队。伪康德 4年(1937年),由伪政府组织成立了土木建筑株式会社,承担土木建设和桥梁建筑工程。解放以后,由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基本建设工程的增多,专业建筑施工队伍也随之扩大。1985年有专业性建筑安装、建筑施工单位 9个,承担全县建筑工程或到外...
第一节 建筑单位
第一节 建筑单位 一、县建筑工程公司 1949年,由县职工工会组织木、瓦工人建立了木瓦工会,有木工15人、瓦工20人、力工35人。1954年由建筑工会改建成明水县建筑工程队,有工人 122人。1958年改为建筑工程公司,有管理干部9人,工人160人。196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压缩基本建设战...
第二节 工程设计
第二节 工程设计 1957年以前,县城内建设工程多属于一般土木建筑,均由建设单位自行设计。1958年建设局内设设计室,有工程设计人员 2人,其设计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全县的需要。1981年成立县建筑设计室,有工程设计人员6人,其中有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人员3人,绘图员2人。到1985年有工程技术人员...
第三节 施工队伍
第三节 施工队伍 1976年以来,建筑队伍不断扩大。到1978年由于各种类型的施工队伍大量出现,人员骤增,管理跟不上去,因而基本建设的质量受到了影响。到1985年,县、乡办的建筑企业已有 9个,职工队伍达到 4 400余人,这时认真执行了省施工管理细则,加强了施工队伍的管理,使施工情况有了明显好...
篇下序
第九篇 商业篇下序 明水地处通衢,位置适中,解放前商业就较繁盛。民国13年(1924年),每季每月住店旅客多达42 000人,旅客多的四海店,每月住客 3 600多人次。随着旅店业的发展,私营商业也逐渐兴起。私营商业多系小本经营,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互相竞争,加之受农业丰歉、匪贼抢劫、官吏勒索、摊...
章下序
第一章 商业章下序 解放前,明水县商业均系私人经营,有的合股经营,有的单独经营。资金最多的只有两万元。经营药材的多为河南人,经营杂货的多为河北人。私营商业是唯利是图,手段是低买高卖,获得高额利润,剥削广大顾客。 解放后,1946年在县城内成立了国营贸易局和市民合作社,开始出现了国、合商业。从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第一节 私营商业 民国初期,黑龙江省出放官荒,来明水垦荒者日趋增多,私营商业应运而生。民国7至8年间(1918年至1919年),从关里来此垦荒者宋兴武在兴隆镇(县城原名)东街路北开办一个杂货铺,名叫金生钰,是本县第一家商号。后来又有从六屯(今青冈兴华镇)、拜泉、安达等地迁来的德发源(后改为永裕盛...
第二节 集体商业
第二节 集体商业 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共组织合作商店、合作小组23个,其中合作商店 4个,合作小组19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改造,限其发展,并店撤点,到1978年末,集体企业只剩 5户,其中包括:人民旅社、利民饭店、合作理发店、前进副食品商店、豆制品加工厂等,共有职工...
«
1
2
...
13674
13675
13676
13677
13678
13679
1368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