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供销商业
第三节 供销商业 一、供销网点 (一)县供销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自愿联合,自筹股金,并由国家投资扶助的群众性的商业组织。 1949年9月1日成立了明水县供销合作社,负责领导全县城乡基层供销社。以后改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到1985年末内设秘书、财会、干部、基层、副业、业务...
第四节 国营商业
第四节 国营商业 1946年筹建贸易局,1947年建成,下设粮栈和新华商店。1948年又建了油坊。同年10月贸易局改为贸易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国营贸易企业。1950年10月31日撤销了贸易公司,成立了工商科,下设粮食、百货、土产三大专业公司,公司下设批发、零售商店,共有职工 200余人。1952...
第五节 联营商业
第五节 联营商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开始出现了联营商业。从1984年到1985年全县共有2户联营商业。 一、绥明林木产品联营经销公司 1984年4月1日,由绥棱林业局集体企业公司与明水农机青年厂联营成立绥明林木产品联营经销公司。绥棱林业局集体企业公...
第六节 个体商业
第六节 个体商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规定,本着“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布局,按需发展”的原则,从1980年以来,大力发展了个体商业和饮食服务业。1980年末,全县新发展个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221户,其中个体商业 101户,从业人员101人;个体饮食业70户,从业人员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第七节 集市贸易 解放前,本县城无固定市场。只在西街路北(现在育新小学地址)有一个草市。农民进城卖农副产品在大街两侧摆摊出售。 建国后,1950年8月开始对牲畜交易市场和摊贩市场进行整顿,固定了场所。 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正确开放国家领导下自由市场的通知》,同时颁发了布...
第一节 私营粮行
第二章 粮食第一节 私营粮行 民国时期县城没有公营粮食机构,农民收获的粮食绝大部分直接运往中东铁路安达站交售,交通极不方便。后来有人在兴隆镇(县城原名)、小三里三(现在的通达镇)等地开设了私人粮栈。民国17年(1928年),私人粮栈已有16家。 伪康德3年(1936年),县城有私人开设的粮栈...
第二节 粮油购销
第二节 粮油购销 一、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没有专门粮食管理机构,粮食自由交易。 伪满康德 6年(1939年),县设金融合作社,专门负责城镇居民的金融业务和粮食交易业务。伪康德 4年(1937年),设立农事合作社,专门负责农产品的接收、储运、加工和交换。在此同时,伪政府采取以物易物的方法,以“洋...
第三节 粮食储运
第三节 粮食储运 一、粮食仓库建设 1953年前的粮食保管,全部是用席、茓在粮台露天封垛。从1954年开始扩建粮场。1955年省拨款24 200元,建简易仓库5栋,1 260平方米,加原有粮场面积共39 168平方米,储粮能力7 000吨。1956年又扩建54 264平方米。从1968年开始大...
章下序
第三章 外贸章下序 建国初期,本县出口物资主要是畜产品,各种皮张为最多,先由国营土产公司经营,后交供销社下设对外贸易组负责经营。 1973年7月26日,成立对外贸易公司。1974年12月18日改称外贸科。下设 2个站(粮油食品收购站、土畜产品收购指导站),2个公司(家兔生产服务公司、野生动...
第一节 外贸收购
第一节 外贸收购 外贸部门按照“增加生产、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四化积累资金”的对外贸易工作任务的要求,从扶持生产入手,通过开办学习班、现场参观等形式,传授新技术、调剂新品种、传递新信息,促进生产的发展,不断扩大收购。1985年纯收购额完成42万元,...
第二节 外贸出口
第二节 外贸出口 外贸部门千方百计地寻找出口销路,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出口信誉,坚持迎季,及时收购,多收快收,及时运输。1972年出口品种11个,完成出口额14.3万元;1978年出口品种19个,完成出口额54万元;1985年出口总额完成283.4万元,比1976年增加4倍。 出口骨干...
第三节 基地建设
第三节 基地建设 从1976年开始抓了基地建设, 确定光荣、爱国、通泉、崇德、胜利、通达、友爱、东兴8个公社为亚麻生产基地,东兴、友爱、胜利 3个公社为养牛生产基地,并给解决购买黄牛贷款10 000元。1979年为了扩大亚麻加工生产能力,促进亚麻生产的发展,帮助亚麻厂贷款50 000元,解决了设...
章下序
第四章 物资章下序 1960年前物资采购、供应由供销合作社、商业部门负责经营。1960年 8月10日县设物资局。到1985年局内设5个股,下属木材、燃料、化建、金属、综合服务、生产资料服务等7个公司。另外还有6个门市部,负责全县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
第一节 物资采购
第一节 物资采购 1978年前,组织物资进货的方式,一是组织催调国家拨付的计划内物资;二是参加物资部门召开的县与县之间物资交流会和协作会,进行余缺调剂。1979年开始放宽了政策,实行计划内调入和计划外采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调入和采购大批物资,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1985年组织计划外煤炭8 01...
第二节 物资供应
第二节 物资供应 木材供应:1952年至1967年,货源充足,供应稳定,敞开销售。1968年以后,木材紧缺,对工业生产、维修技改用材和基建用材,则实行按计划、保重点、核实供应。对农村生产用材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材,凭票供应。 煤炭供应:1957年至1963年期间,煤炭供过于求,敞开销售。1964年...
«
1
2
...
13675
13676
13677
13678
13679
13680
1368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