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二章 统计章下序 1950年庆安县人民政府根据东北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精神,成立了计划统计科。1957年改为统计科。其主要业务是对全县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单产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填报统计报表和编制统计资料,汇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变化情况,并对基层统计工作实行监督。
第一节 统计报表的种类
第一节 统计报表的种类 统计报表按时限分,有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4种。建国初期,本县统计报表的内容仅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总产等几项。从1951年开始增加了“农业人口增减”、“人口年龄统计报表”、“农村牲畜”、“车辆统计报表”、“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和“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工业、企业职...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编制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编制 为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决策、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县统计局于1964年开始组织力量编制庆安县建国以来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经过 1年的努力,比较详细地整理了1949年至1963年庆安县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据此编制出了《庆安县国...
第一节 市场管理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第一节 市场管理 1949年9月5日庆安县成立市场管理所,负责市场物价、计量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同时负责管理饮食业商户,管理小商贩和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对市场管得很死。一类农副产品( 粮食、油料作物 )不准上市,二类农副产品(禽、蛋、鱼、肉)允许少量到市场出售,但必须持有完成国...
第二节 企业登记
第二节 企业登记 庆安县从解放后开始企业登记。1948年 9月根据省商政会议精神,本县将过去公安局发放的商贩许可证一律缴销作废,对工商企业重新登记。全县有工商企业 155户。同年冬又颁布了市场管理条例。到1949年3月23日全县登记的工商企业556户,从业人员 906人。到1956年党对私人工商...
第三节 商标管理
第三节 商标管理 庆安县商标管理工作从1972年才开始,到1985年末全县共注册商品23种。 庆安县1985年注册商标登记表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庆安县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的。1982年7月,本县开始实行国家颁布的《经济合同法》。同时,本县依据此法,制定了合同管理工作的内容,即监督检查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指导督促有关部门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确认无效经济合同;查处违法合同;对经济合同鉴证;仲裁经济合同...
章下序
第四章 物价章下序 庆安县的物价工作始于1949年,但当时没专设物价管理机构。先后由贸易公司、工商科、计统科兼管全县物价工作。1959年11月,在县计划委员会内设立了物价科。1960年才设立专门的物价机构——庆安县市场物价管理局。1963年12月成立庆安县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1979年 4月成立...
第一节 市场物价
第一节 市场物价 解放前,庆安县的市场物价由于受政府局势的影响,极不稳定。尤其是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本县的粮食和工业原料进行肆意搜刮,致使市场物资严重匮乏,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建国后,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和一系列有关物价的政策,逐步把物...
第二节 物价调整
第二节 物价调整 建国以后,庆安县根据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对工农业产品价格有计划地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52年开始,本县先后对大豆、玉米、小麦、高粱、谷子、水稻 6种农产品5次调整收购价格,提高幅度为259%。第一次调整是1952年,比1951年提高15.5%;第二次调整是1...
第三节 物价管理
第三节 物价管理 庆安县对物价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土特产品的收购价格;商业系统调拨、供应价格;饮食服务业的收费价格;水电供应价格;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学杂费、卫生医疗等收费价格。商品差价,主要指: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以及规格质量差价等。 为了认真贯彻好稳定...
章下序
第五章 标准计量章下序 解放初期庆安县的标准计量工作由工商科代管。1959年成立了庆安县标准计量管理所。当时只有 2名工作人员,隶属于县科委。1968年庆安县标准计量所撤销,工作人员并入庆安机械厂。1971年 5月恢复庆安县标准计量所。1976年10月庆安县标准计量所改为庆安县标准计量科,职工增...
第一节 计量
第一节 计量 民国时期,庆安县使用的度、量、衡的计算单位分别是:长度以寸、尺、弓、丈、引、里为计量单位;容积以合、升、斗、石为计量单位;重量以钱、两、斤、担为计量单位。主要计量器具有尺、斗、秤、提、撮子。尺、斗、提为10进制,秤有10两和16两为 1斤的两种。伪康德3年(1936年)4月,伪县公...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庆安县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从1976年10月计量所改为标准计量科之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首先在企业开展生产标准的普查登记工作,掌握全县产品质量状况和执行标准的情况。当时全县共有产品75种,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13种,执行部颁标准的产品30种,执行企业标准的20种,有12种产品属无标准...
篇下序
第九篇 财政金融篇下序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余庆县(今庆安县)成立征收局,负责全县的财政、税收工作。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中的田赋(也叫粮税,相当于后来的农业税),曾经以实物、劳役、货币 3种形式征收。民国时期,粮税仍是税收的主要项目。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被用作警察、民团的费用。东...
«
1
2
...
13714
13715
13716
13717
13718
13719
1372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