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医药
第五节 医药 庆安县的药品经销业开始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时本县只有锦和盛 1家药铺,从业人员30人,有5间营业室,2间仓库。经销的中草药和中成药700多种,日销售额600块大洋左右。民国初年,西药开始传入本县,各中药铺都经销少量的常用西药,但没有专门经营西药的店铺。民国11年(19...
第七节 饮食服务
第七节 饮食服务 一、饮食业 民国初年,本县就已经有饮食业商户了。伪大同元年(1932年),县内有饮食店18家,拥有资金7 200元,平均每个店铺年营业额1 200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同记饭店和新华春饭店,各有资金1 000元,从业人员15人。当时饮食店主要经销自己加工的各种面食糕点。伪康德9...
第八节 生产资料供应
第八节 生产资料供应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一直由供销合作社承担。1949年,庆安县合作社联合社设立了生产股,专门负责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物资只有铧犁、镐、铁锹和小农具等几种。1951年本县供销合作社开始经销化肥。当时银行经供销合作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向农民发放化肥贷款,该年销售化肥36吨...
第一节 粮食征购
第三章 粮食第一节 粮食征购 在民国以前,庆城县(今庆安县)的粮食经营活动由小商贩自由进行。伪康德 2年(1935年),伪庆城县政府成立了专营粮食的官办机构——庆城县农事合作社,负责全县粮食的购销业务。伪康德 7年(1940年),伪县政府将1936年成立的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为兴农合作社...
第二节 粮食销售
第二节 粮食销售 一、粮油市场销售 本县自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生产粮食开始,就有小商贩进行粮食的自由买卖活动。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县城内出现了私营粮栈,以后粮栈不断增加,这些粮栈年平均经营量在80至90石左右,多时可达三、四百石。到1932年本县被日军侵占以后,粮油交易市场...
第三节 粮食储运
第三节 粮食储运 一、储 藏 1945年庆安解放后,粮食的储藏工作由龙南分局庆安粮谷转运站承担。当时转运站只有 3栋房式粮仓和12个土圆仓,储量很少,其余的粮食则露天堆放。1952年,庆安粮库建立,这是本县第一家专门储藏粮食的国营企业。当时粮食的储藏仍以露天堆放为主,粮食储藏量达6 25...
第一节 物资管理
第四章 物资第一节 物资管理 建国前,庆安县没有物资经营与管理的专门机构,生活与生产所需物资均由私人经营或用户去外地自行采购。建国后,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本县对生产与建设物资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实行统一分配。1955年以后由县计委向上级业务部门编报计划,由手工业联社供销经理部...
第二节 物资供应与销售
第二节 物资供应与销售 本县对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的供应与销售工作开始于1961年。当时的统配物资主要有煤炭、钢材、木材和水泥等。这些物资的供应数量均由上级业务部门将指标下达到县级物资主管部门,再由县级主管部门按计划统一分配供应。1965年,全县完成物资供应额 110万元,比1961年增加了 5倍。...
章下序
第五章 对外贸易章下序 1972年 2月,庆安县在农副科设立了一个外贸小组,负责全县的对外贸易工作,这是本县外贸工作的开始。同年5月,农副科改为供销社,外贸小组仍为供销社的一个职能组。1973年8月,外贸小组由县供销社分出,机构扩大为庆安县外贸科,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则称为庆安县外贸公司,业务工作由...
第一节 收购加工
第一节 收购加工 1973年9月,外贸科下设1个外贸收购站,负责全县出口产品的收购与加工工作。当时收购的出口产品只有粮油、黄牛、家兔等10个品种。1974年4月,外贸科又下设了1个外贸土畜站,负责出口土畜产品的收购、加工业务。1975年实行了黄牛收购政策性亏损补差制,黄牛的收购价高于上调、销售价...
第二节 出口物资
第二节 出口物资 庆安县1979—1985年出口物资数量统计表 1972年庆安县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开始时,出口物资仅有大豆、白瓜籽等几个品种。该年县外贸部门完成出口总额697.1万元,其中大豆出口总额为403.1万元。1975年,本县出口大豆25 4...
第三节 基地建设
第三节 基地建设 庆安县从1973年开始创建外贸出口物资生产基地。当年建成白瓜籽生产基地 2处,年产自瓜籽10吨左右。1975年又建成 1处木耳生产基地。到1979年,全县共有出口物资生产基地34处,其中种植业基地13处,养殖业基地14处,工业品基地 7处。1980年庆安县被国家经贸部确定为出口...
第一节 计划种类
第八篇 经济管理第一章 经济计划第一节 计划种类 庆安县经济计划工作始于1950年,是年 4月县政府增设计划统计科。1955年成立计划委员会。当时计划种类少,项目单一,主要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如农业生产计划、林业计划、水利计划、牲畜发展计划、地方工业生产计划、手工业生产计划等。 1958年...
第二节 计划编制
第二节 计划编制 一、全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按不同时期,编制长期计划(10年或10年以上)、中期计划( 5年)和年度计划。计划层次为地方计划。 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县经济发展目标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庆安县长期计划1979年才开始着手编制,编制了庆安县1980年至1990年十年规划。 ...
第三节 计划检查及调整
第三节 计划检查及调整 一、计划检查范围 1、 由计划部门组织力量,每年要按季度、半年和年终深入到城乡各计划执行单位进行检查。 2、对计划执行单位进行产量、质量、产值、利税和合同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3、通过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流动资金、工资总额支出等进行监督。 4、通过统计...
«
1
2
...
13713
13714
13715
13716
13717
13718
1371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