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邮政
第三章 邮电第一节 邮政 日伪时期,设立带岭邮便所,隶属伪满洲国交通部管辖。 解放后,本地邮政业务由南岔邮政所经营,由林务局派通讯员取送邮件。1950年。由松江省邮电总局管理本地邮政业务。这里邮政人员每天接2次邮车。邮件用人背,步行送信,邮政年收入1,000元左右。1951年4月,带岭邮...
第二节 电信
第二节 电信 1954年,带岭邮电支局开办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业务。初期电信业分属试验性质。 1956年,与伊春正式开通人工电报业务,电报由话传改为电传。1962年,各农业生产大队相继接通电话,全区有电话117台。 1969年,带岭邮电支局电信业务与带岭林业局电务段合并,经办全区电信...
第一节 电力
第四章 电力第一节 电力 1940年,带岭火铝厂建成后,在现在贮木加工厂院内安装一台移动卧式电站。电站使用日本产小型发电机,容量为37.5千瓦,输出电压110伏,供木材加工用电。解放后,火锯厂停产,电站被遗弃厂内。1951年,在木材加工厂锯木车间南侧新建一座砖瓦结构发电室,将移动电站改为固定电...
第二节 电力设备
第二节 电力设备 发电设备 日伪时期,满洲制材工业株式会社在带岭火锯厂安装一台移动卧式电站,带动锯材机械,进行木材加工。这座电站设备筒陋、发电能力低,发电容量为37.5千瓦。 解放后,随着林业生产发展,城镇居民住户日益增加,用电量越来越大。除接收日伪时期遗留一台发电机外,...
第三节 电业管理
第三节 电业管理 带岭林务局恢复木材生产后,由于小型发电站发电量有限,发电成本直接计算到生产费用中。1963年带岭火力发电厂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后,发电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检修由局机电科、安技科、发电厂负责,实行统一管理。供电范围也由企业内部扩大到企业外部...
第一节 机械检修
第五章 机械第一节 机械检修 带岭局的机械检修工作始于1952年。当时局森铁处机务段成立一个以检修森钱机车为主的铁工厂,有职工37人。有车床、铣床、电焊机等7台机械设备。厂区面积750平方米。初期,只承担森铁机车的甲检和院检任务。由于检修任务量不断增加,1955年8月,成立机械修理厂。1959...
第二节 机械管理
第二节 机械管理 1953年,带岭森工实验局引进苏联伐木电锯、集材三卷筒绞盘机和KT一12拖拉机等设备,在第一伐木场进行试验。1954年,带岭森工实验局并入实验学校。带岭森工实验学校生产处下设机械组,有6名工作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事故处理等项工作。 1958年,开始推广北欧经验,精...
综述
第八编 农业综述 带岭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无霜期较短。农业生产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豆著及五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本地的农业生产历史应追溯到辽金时代,满族的祖先曾在这里从事过垦荒种植、游牧狩猎等项活动。康德八年(1941年)五月,日伪从日本青森县迁入70余户移民,...
第一节 机械检修
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机械检修 带岭区农业生产活动,可追溯到辽金时代。根据带岭(大青川)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800年前,女真族曾在永翠河、西南岔河流域游收狩猎、垦荒种地。以后,由于受自然灾害、战争、政府指令和各种疾病等因素影响,人们相继离开此地。近几年,在带岭镇东河堤一带,曾拾到辽金时代或更早时...
第二节 生产组织
第二节 生产组织 社队 本区的农用土地,多为小块开荒,自垦自植,自给自足。随着农业人口的增加和小块开荒地面积的不断扩展,1953年,靠山(今永兴村)、复兴(今双兴村)的农户开始组织互助组,土地逐渐连片。互助组分为常年和临时两种组织形式,户数最多的为12户,最少的为4户。互...
第三节 技术推广
第三节 技术推广 本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于五十年代。1956年春,各农业合作社开始推广温床育苗,实行移黄入地,提前菜苗栽种时间,蔬菜产量提高。同年,复兴、新兴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中施用了3,000斤化肥、60余斤农药,杜绝了虫害发生,提高了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 1958年,成立带...
第四节 土地管理
第四节 土地管理 1980年以前,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归大队和小队,各个队有权为社员划分和调整自留地、一般做法是:由小队的外长、会计和出纳员根据每户社员的人口总数,先核定应分自留地数目,进行实地丈量后分给社员。社员建房用地,一般由小队队长点头即可。到八十年代初。各社队占用耕地建房情况较为严重。 ...
第五节 农田水利
第五节 农田水利 1943年, 日本开拓团为了种植水稻, 在永翠河下洲的带岭镇北山 ,修筑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三孔进水闸。闸高5米,闸宽10米,注时还修建注处长约1,000米册干渠。驻本注开拓团员及其家属还开垦荒地2,000余亩,种植谷子、玉米、大豆等作物。1945年“九·三”胜利后,该项水利工...
第六节 农业机械
第六节 农业机械 1967年前,本地各农业生产队一直是用畜力耕种。生产效率很低,农忙时奋力显得十分紧张。 2967年,永兴、双兴、金星、红星四个大队,购置4台东方红一54链轨拖拉机。次年,又购进9台牵引犁等配套农具,开始实行机械深翻起垄。各大队培养了专职的拖拉机手,由大队统一管理。在每年...
第七节 计划、财务、信用社
第七节 计划、财务、信用社 种植计划 1956年l月,本地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各合作社开始实行计划种植。由带岭镇农业管理机构下达农业生产计划,由各农业合作社负责种植。对各项农作物计划,区农管部门仅在面积、品种上有所约束,对产量不做硬性规定。 1958年,成立带岭红旗人...
«
1
2
...
13869
13870
13871
13872
13873
13874
1387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