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章 畜牧机械研究
第八章 畜牧机械研究 红兴隆科研所畜牧机械的研制,始终伴随着黑龙江垦区农场畜牧业的曲折发展而发展。6 0 年代初期以饲料加工机械化为重点,从单一机械转向饲料加工机械的联动线研究;7 0 年代中期,在农业学大寨高潮中,畜禽饲养得到大发展,科研所为机械化养鸡较早的采用了新技术,完成了两项研制课题...
第一节 液压技术研究
第九章 液压、电子、计算机新技术研究第一节 液压技术研究 7 0 年代末,国外农业机械广泛采用了液压新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面且大大简化了结构,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我国农机行业虽已研制生产了一批液压元件,但对驱动行走装置的液压马达,特别是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还是空白。19...
第二节 电子技术研究及应用
第二节 电子技术研究及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在农业工程上的运用,农机研究室于1978年组建电子组,筹备电器测试设备。1981年正式成立电子电测组,由于渭川工程师任第一任组长,王光甲任副组长。 1983年,高级工程师桂体仁调进农机研究室,参与领导电子电测组。采用传帮带的方法,使电子电测组的研...
第三节 计算机应用研究
第三节 计算机应用研究 一、概况 70年代后期,我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高潮,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科研所分别于1978年、1979年两次派李振欧参加了农业部在长春举办的电子计算机普及及学习班。 1983年冬聘请八一农垦大学沈老师为全所中级以上技术人员讲授了“BASIC语言...
第十章 农机节能与修理研究
第十章 农机节能与修理研究 根据我国和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红兴隆科研所从建所开始就把农机节能与修理列为农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开始探索节约农用柴油与机油的途径,进行如压电除莠和电火花施肥试验,到将4125A 柴油发动机节能等技术推广到全国垦区,为垦区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节...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畜禽繁殖与育种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科研所从开始组建(合江农垦局科研所)就紧紧结合垦区生产急需,把畜禽品种改良和育种研究放在重要地位。在人员少、没有科研基地和设施情况下,以农场为基地,承担和开展了培育良种和杂交猪鸡等课题。60年代中、后期承担了海伏特牛纯种繁育和东北半细毛羊(后...
第二节 猪的新品种选育
第二节 猪的新品种选育 一、良种猪的培育及杂交改良本地猪试验 1960年,垦区耕地面积逐年扩大,畜牧业以猪,鸡为重点已有一定发展规模,友谊、曙光、五九七等农场养猪年出栏数已达46 179头。但因生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猪的品种比较混杂,由外地引入的苏白猪、哈白猪未能完全适应垦区自...
第三节 鸡育种
第三节 鸡育种 一、鸡的繁殖与育种试验 科研所关于鸡的科研课题是从1961年开始进行的。为了适应当时垦区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努力繁育良种鸡,提高育雏成活率和产卵率,保证生产和出口任务的完成,当年承担了中央农垦部下达的三项重点课题。(1 )来航鸡的选育提高。(2 )提高鸡的产卵率的...
第四节 牛、羊育种
第四节 牛、羊育种 一、海伏特牛纯种繁育及杂交实验 为加速我国肉牛的发展,1965年农垦部由英国引进八头增重快、屠宰率高、肉味鲜美的肉用牛— —纯种海伏特牛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一一农场进行饲养和繁育。1967年8月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接受海伏特牛纯种繁育及杂交实验课题,由技术员李增位...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十二章 畜禽的饲养饲料及营养研究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科研所畜禽的饲养及饲料研究,是紧密结合垦区的生产建设和国家需要进行的。6 0 年代和7 0 年代初,为解决垦区大力发展养猪与饲料不足的矛盾,开展了链孢霉菌、饲用酵母处理粗饲料、牛胃液发酵饲料研究。7 0 年代中期,兵团推行“群众办科...
第二节 畜禽饲养研究
第二节 畜禽饲养研究 一、厚垫草养鸡试验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养鸡舍饲期长,采暖耗煤多,更换垫草和清扫的劳动量大,管理定额低,生产成本高等限制养鸡事业发展的因子,1963年10月至1964年9 月东总科研所在张国范主坚下,与友谊农场畜牧试验站向代芬因地制宜地共同开展了厚垫草养鸡试验...
第三节 饲料及营养研究
第三节 饲料及营养研究 一、链孢霉菌试制 1960年,合江农垦局科研所农用微生物研究室为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节约饲料、扩大饲料来源,承担农垦部课题,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3591号链孢霉菌进行试制。经过试验提出以麦麸洋菜培养基用做菌种保存,用木盘稻草、麦麸暴露培养菌或稻草曲培养法...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十三章 畜禽疫病及防治技术研究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科研所的兽医研究始终结合垦区生产急需。6 0 年代在人员在没有科研条件的情况下,对农场发生的鸡类似传染性鼻炎、马传贫、大牲畜寄生虫等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兵团时期,1971年由王德春主持了鸡瘟气雾免疫试验、微量元素防治仔猪下痢试验和组...
第二节 疫病及防治技术研究
第二节 疫病及防治技术研究 一、建所初期开展的畜牧兽医试验 根据建所宗旨,为了解决畜牧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各类疫病,促进垦区畜牧业的发展,按照农垦部要求,科研所1961年提出了鸡球虫病、鸡白痢病的防治,关于鸡类似传染性鼻炎、仔猪下痢、猪气喘病、马传贫的研究等6 项重点课题及猪痘、马鼻疽治疗...
第十四章 多学科综合研究
第十四章 多学科综合研究 红兴隆科研所从组建开始就是一个含农业、农机、畜牧兽医、情报资料等专业的综合研究所。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是按照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生产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的。在研究路线与方法上,除了发挥各研究、专业课题组独立的承担科研与开发任务外,在关键时期和大的研究项目上,更发挥了...
«
1
2
...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14172
1417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