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大麦育种
第二节 大麦育种 垦区的大麦生产,开始于60年代初期。因缺乏小麦早熟品种,便以大麦作为早熟抗灾作物利用,主要种植加拿大大麦,随着小麦早熟品种辽春一、二号推广,缓和了生产矛盾,大麦只作为饲料在一些畜牧场、队小面积种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70年代未开始出现对啤酒大麦品种的需求,红兴隆科...
第三节 高粱、谷子、水稻、选育
第三节 高粱、谷子、水稻、选育 一、高 粱 合江农垦科研所成立不久,1962年即开始了高粱的引种鉴定与区域试验,由技术员胡林娜1 人承担。1963年由技术员阮玉华承担,1964年充实了力量,设2 项课题: 1 、矮高粱新品种选育,由曹慧征主持,参加研究的还有技术员荆玲影。引...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章 耕作与栽培试验研究第一节 发展概况 耕作栽培是红兴隆科研所结合垦区生产需要而开展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历经曲折,逐步形成研究体系。60年代初期设立了低温地改良利用的重点研究项目。60年代中期以建设高产稳产综合样板田为中心,开展了系列调查、试验与研究70年代配合兵...
第二节 土壤耕作试验研究
第二节 土壤耕作试验研究 一、6 0年代的土壤耕作研究 l960—1961年,合江农垦局科研所承担了农垦部下达的“低湿地改良和利用”重点课题。为解决占垦区当时70%的低湿地生产粮豆问题,投入了70%的科技人员下场调查、进行小区试验。但由于该课题需要多学科配合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难度极...
第三节 小麦栽培试验研究
第三节 小麦栽培试验研究 小麦是黑龙江垦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合江农垦局科研所成立不久,就将小麦大面积机械化丰产与高产的技术措施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不具备试验条件情况下,组织科技人员下场进行生产调查和经验总结。1962—1963年在贯彻调整方针中,停止了栽培课题。1964年在大搞样板田的精神下...
第四节 大豆栽培试验研究
第四节 大豆栽培试验研究 大豆是黑龙江垦区的重要作物和出口产品。1964年科研所开始研究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及探讨提高产量的可行措施。1975—1977年开展了大豆小面积高产攻关,并主持了全师(红管局)群众性大豆高产协作攻关,使大豆三产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使大豆高产能够连续实...
第五节 玉米栽培试验研究
第五节 玉米栽培试验研究 1963年前,垦区各农场种植玉米的的面积不到总播种面积的10%,玉米生产处于原始自然经济状态,每亩保苗1 400 —l 600 株、采用农家品种和农民的经验种法,亩产200 公斤左右,玉米栽培技术跟不上垦区发展的需要。 1964年,东北农星总局要求各农场确定农...
第六节 其它作物栽培研究
第六节 其它作物栽培研究 一、水稻 1、发展概况 红兴隆科研所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研究旱田作物,为了改造利用低洼地,l985年成立了陆稻及水稻节水栽培课题组,主持人胡名长,参加人员有王怀德。当年从省内各地引进陆稻品种7 个,水稻品种9 个。从北京引入水稻品11个。从辽宁引入水稻...
第三章 作物施肥与改土试验研究
第三章 作物施肥与改土试验研究 土壤肥料研究是通过经济合理施肥,种植绿肥,以提高上壤肥力,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达到提高粮豆产量的目的,施肥措施是垦区生产措施中几个重要支柱之一。30年来,红兴隆科研所为了垦区生产及发展的需要,始终将土壤肥料研究列为重点课题,为农场在作物施肥方而作了...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为了当前生产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急待解决的的问题,原合江农垦局科研所1960年就把研究各主要作物大面积丰产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和鉴定各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剌激素,细菌肥料及抗生素等增产效果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6l—1963年,由两名技术员进行化肥和绿...
第二节 作物施肥
第二节 作物施肥 一、小麦施肥研究 1、初摸小麦肥料种类及氮磷比 1962—1968年,科所承担了农垦部下达的不同化肥品种的肥效及使用研究。明确了春小麦追施硝酸铵肥效最快,尿素虽含肥量高但迟效,碳酸氢铵易挥发,施后必须马上覆土,不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追肥用。在氮磷肥的施用比例及...
第三节 绿 肥
第三节 绿 肥 黑龙江垦区的耕地多数为60年代开垦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为40、50年代垦植的。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及用地养地的失调,士壤黑土层渐浅,结构变坏,有机质下降,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有机质以每年千分之一的速度递减,严重的达千分之三,导致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为了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获得农作...
第四节 综合研究
第四节 综合研究 1962—1966年,红兴隆科研所承担了农垦部、化工部下达的化肥经济合理施用技术课题通过试验明确了适合黑龙江垦区的氮肥品种有尿素、硝酸铵;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氮磷混合肥料有磷酸二铵,为农垦部。化工部合理生产,分配化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1965年,红兴隆科研所...
第四章 植物保护试验研究
第四章 植物保护试验研究 病、虫、杂草对农作物危害极大。红兴隆科研所为了促进垦区粮豆增产,30年来结合垦区地多人少机械化作业的特点,开展了农作物病害、虫害、杂草的防治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为垦区的植物保护事业做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合江农垦局科研所于1961年开始设立植物保护专业,张宝善任专业组长。1964年植保组增加到8 名技术人员。60年代主要结合育种和生产需要,开展了大豆灰斑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粘虫的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试验;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田杂草应用化学除莠剂的筛选试验。 1970年以...
«
1
2
...
14165
14166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