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农田化学除草剂的试验与研究
第二节 农田化学除草剂的试验与研究 一、6 0年代的试验与研究 1961年,合江农垦科研所承担了农垦部课题一一消灭杂草的综合研究。其中在化学除莠方面,以2 ,4 —D 与赛力散、六六六、过石、粪肥等配制成八种不同剂量的混合颗粒除莠剂,每垧施200 公斤。经试验调查,低剂量2 ,4—D效...
第三节 作物病害与研究
第三节 作物病害与研究 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叶枯性病害,大豆根腐病、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垦区小麦、大豆的主要病害,造成粮豆严重减产。为此,科研所为掌握垦区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粮豆的丰收,多年来开展了多项防病试验研究。 一、小麦病害研究 1、小麦赤霉病 ...
第四节 作物虫害防治研究
第四节 作物虫害防治研究 粘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1971年红兴隆垦区粘虫发生面积占小麦而积的55%,有25万亩小麦被吃成光秆和咬掉穗头,小麦损失约2 100 多吨。玉米螟危害造成大量玉米秸秆折断,一般减产10—20%,1971年仅友谊、五九七、八五三等三个农场初步统计,玉米受害减产约490 ...
第五节 检疫性杂草防除研究
第五节 检疫性杂草防除研究 大豆菟丝子属垦区危险性检疫杂草。1980—1983年接受农垦部下达“大豆菟丝子(欧洲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由辛明远主持,参加人张英武,于法连,参加协作单位有八五三、饶河、红旗岭农场和管局农业处。 通过大量考察和调查,明确了黑龙江垦区东部农场...
第六节 施药工具与方法研究
第六节 施药工具与方法研究 1970年以后,随着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的大面积推广,施药工具问题突出,为解决生产中简而易行的喷药工具,由辛明远主持开展了超低量喷雾研究。研究结果找出了人工手持超低容量喷雾器和喷药使用方法供农场应用,与农机人员联合改制拖拉机超低量喷雾法,由于药剂问题限制,没有大量推...
第五章 蔬菜、园林品种与栽培试验
第五章 蔬菜、园林品种与栽培试验 为解决垦区职工吃菜,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红兴隆科研所从建所初期(合江农垦科研所)就组织了科技人员,开展蔬菜品种试验。但是,由于各个时期围绕垦区生产中心的不同,科研经费的短缺等,科研项目也随之发生变化。蔬菜园林课题研究几经坎坷,1964年、1977年两次撤销课题...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田间作业机械研究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科研所从60年代开始,为实现垦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结合垦区每一个时期的生产急需,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服务工作。60年代初期,为解决当时地多人少、土地多低湿易涝、农机具不配套的困难,因陋就简,开展了“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机械化系列化调查与改装研究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机械化系列化调查与改装研究 一、农业生产机械化系列化调查研究 1961年,合江农垦局科研所创建不久,为了解决垦区建场初期地多人少,农业机具和技术不配套,以及土地多湿易涝,作业机具不适应等农业生产急需,在技术力量少,设备条件极简陋情况下,承担了农垦部和合江农垦局下达的1 ...
第三节 配套机械的改装研制与推广
第三节 配套机械的改装研制与推广 7 0 年代中期,科研所从管局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农机新产品研研制的项目上,除承担国家任务外,多是从管局生产急需确定,在研制新机型的同时,注意改装现有机械,使之达到农业技术要求,从单机研究进入综合配套研究。采取专群结合,三结合试验研究的方式,在生产基点...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机具研制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机具研制 70年代初期,在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中,兵团领导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以及贯彻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兵团及三师党委十分注重农田基本建设机具的研究,并做为重点课题下达,科研所为此先后开展了旋转开沟...
第五节 新型农业种、管、收机械研制与推广
第五节 新型农业种、管、收机械研制与推广 从7 0 年代开始,红兴隆科研所在耕地、播种、管理、收获等田间机械的研究上,已从调查改装进入到以自研为主。先后开展了玉米收获机、旋耕深松机、气吸式播种和旋转中耕通用机架、旱田综合除草机、农具快速挂接架、免耕机、自走式小区播种机、小区收获机、柔性镇压器...
第六节 引进消化国外机械试验
第六节 引进消化国外机械试验 为提高农垦农业机械科研水平,在农垦部和农场总局(兵团)支持下,7 0 年代与8 0 年代初,红兴隆科研所承担了对部分引进外机的试验研究任务,为农机科研提供了借鉴。 一、意大利进口样机试验 1971年11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司令部副参谋长马连卡相应...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七章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机械研究第一节 发展概况 将田间收获的粮食与种子进行晾晒、烘干,是确保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环。机械干燥比自然摊晒(指水泥晒场)的作业费用降低20%以上,用工减少47%,占地面积可节省60%,能摆脱雨天无法摊晒,杜绝粮食霉变,对集约化大生产的黑龙江国营农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机械研究
第二节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机械研究 一、小麦烘干设备改造及联动线研究 1960年在合江农垦科研所副所长、友谊农场副场长马连相直接指导下,由技术员斯家骏、范治同主持,对友谊农场五分场原粮食干燥设备进行改造和联动线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将原来烧无烟煤直接加热炉改为用铸铁管换热的间接加热...
第三节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工厂化研究
第三节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工厂化研究 一、建立大、中型谷物干燥清理作业站 1964年7 —8 月农垦部邀请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粮食部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北京农业大学等13个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组成了“东北垦区晒场综合考察组”提出240 吨/ 日和12...
«
1
2
...
14166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1417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