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综合治理、预防犯罪
第五节 综合治理、预防犯罪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危及社会治安,妨碍生产建设,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1972年至1985年,共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200起(300人次),占发案总数的50%。其中大部分是打架行凶、流氓、盗窃等案件。对于这些...
第—节 机构沿革
第五章 法庭第—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七分场时期,民政助理兼管司法工作,负责民事纠纷的调处,结婚登记、拥军优属、抚恤等工作。刑事案件由萝北县人民法院审理。 1963年1月,成立名山乡,司法工作由乡政府民政助理徐万程负责。1969年1月,司法工作由十二团保卫股负责。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第二节 审判工作 法庭自建庭以来,在场党委和上级法院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宣传国家各项法律,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在办案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周密调查,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为群众排难解纷,增强团结,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自1977年建立法庭到198...
第三节 典型案例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赔偿案例 名山农场法庭于1982年12月15日,由孙绍溪担任审判长和人民陪审员朱秀兰、姜永佳组成的合议庭,依法审理了原告人郭文奎与被告人石学湖赔偿一案。 1982年4月19日下午6时许,被告人石学湖之长子石建华(13岁),次子石建军(10岁)与董学元三个小孩...
第四节 调解委员会
第四节 调解委员会 1966年前,各基层单位均建有调解组织。“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7年5月法庭建立后,全场恢复和建立基层调解委员会44个,委员215人,其中党员88名,占总数的40.9%。团员45名,占总数的20.9%,为了提高调解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法庭每年都用以会代训的方...
第五节 开展法律宣传
第五节 开展法律宣传 为增强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自1979年以来,法庭多次在基层单位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办学习班3期,培训骨干245人,先后宣讲了《宪法》、《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等国家法律。为扩大教育面,法庭工作人员还经常编写教材,撰写稿件,利用广播、黑板报、...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武装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9年1月,萝北农场七分场武装部成立,编制2人,部长周爱民,助理员1人。1963年1月名山农场根据上级指示,对武装部进行了调整,编制4人,部长王玉成,参谋2人,助理员1人,受农场和县武装部双重领导。 1969年1月,十二团成立后,按部队编制设...
第二节 民兵组织
第二节 民兵组织 1959年1月 武装部对全场民兵进行了统编,当时以生产队(厂)为单位,按规模大小分别组建连、排、班。民兵以年龄和政治思想表现分为基千民兵和普通民兵两种,即:16岁至35岁的男性公民,16岁至25岁的女性公民,政治进步、身体强壮,编为基干民兵,其余编为普通民兵,全场组成一个...
第三节 军事训练
第三节 军事训练 为了提高民兵的政治、军事素质、每年都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本着“以劳为主、劳武结合”的原则,安排民兵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农闲时进行,训练的重点是以基干民兵为主,军事训练内容以射击、投弹、刺杀、战术、爆破等为主。政治教育是以时事政治、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以及遵纪守...
第四节 武器装备与管理
第四节 武器装备与管理 一、武器装备 农场民兵的武器装备,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从1959年至1968年,全场共有各种武器85件,种类有七九步枪、三八式步枪,德朴式轻机枪、六○炮、驳壳手枪等。1969年兵团成立后,武器装备相应增加,到1984年全场武器已达到555件。种类有五四式手枪、五三...
第五节 兵役工作
第五节 兵役工作 一、征兵 每年征兵工作在党委领导下,由武装部具体负责。在有关部门合作下,在全场进行宣传教育,调查摸底,而后报名目测,经政审、体检合格后,由场征兵领导小组研究,报请党委审定,最后报萝北县武装部批准,发入伍通知书。新兵统一送萝北县,再由县武装部将新兵交给接兵部队。 ...
第一节 概述
第六编 科技文教卫生第一章 科技第一节 概述 农场的科技事业是从1959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科研工作先是从农业、农机方面开始的,1977年之后逐步发展到畜牧业、林业、工副业等方面。 农业科研方面,1959年开始在部分生产队配备种子员,1960年各生产队都配上了种子员。主要负责种子管理...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76年前,农场没有专职的科技机构。科技工作一直由生产科指定一名技术员兼管,先后负责科技工作的有戚靖璠、李翠兰、李明道等人。 1977年12月,农场召开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同时成立了名山农场科学技术委员会。徐荣秀、王志学、李懋寅、刘永久先后任主任。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第三节 科技队伍 农场的科技队伍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的。截止1985年,全场共有科学技术干部209人(包括有学历的教职员78人),其中自然科学人员46人,社会科学人员163人。 1980年,根据国务院《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两个文件精...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四节 科技成果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从单一的农业方面,发展到农机,林业、畜牧、工副业等多方面。从对现有品种的鉴定,选择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及农机具的革新改造和制造等。科技队伍逐年壮大,科研设施不断完善,科研成果不断出现。截止1985年全场自己研制、革新、改造推广应用的科技成...
«
1
2
...
14373
14374
14375
14376
14377
14378
1437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