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安企措施
第五节 安企措施 从1981年开始,在双西公路上设有一部分路标。l983年进行大规模施工,把全长27公里的双西公路两侧,设立各种标志、宣传标语和宣传版画等。每年春、秋两季生产大忙季节,都把全场机动车驾驶员集中起来,进行安全教育,平时以路检路查为主。 从1982年开始,每年在5月份,组织全场机动...
第六节 货运和客运
第六节 货运和客运 货运:本场输出的主要物资是粮食、甜菜和少量农副产品。输入的物资主要是煤炭、化肥、农药、建材、工业品、工业原料和日常生活用品。l968年有货运汽车6台,l969年发展为21台,胶轮拖拉机33台。到1976年,货运汽车发展到25台,胶轮拖拉机发展到54台。1980年起,个别生产队...
第七节 交通事故简介
第七节 交通事故简介 1968年9月,汽车连驾驶员×××,驾驶汽车于双山镇撞倒一骑车青年,经抢救无效死亡。 1981年6月19日,汽车队驾驶员×××,驾车去讷河返回途中,与另一方向行驶的汽车相撞,当时车大箱撞坏,两人撞成重伤。 1981年12月,第四生产队无证驾驶员×××,驾驶上海50型胶轮...
笫一节 机构沿革
笫九章 粮食、外贸笫一节 机构沿革 1956年建场后,粮食工作先后由会计室、经理室直接管理,此间未设粮食管理机构,只设专人管理。 1966年,场机关设供销室,负责全场的粮食管理及供应部、粮油加工厂、物资库等单位。 1968年,四十七团组建,团机关设商业股。商业股负责全场的粮油外贸工作,内设...
笫二节 概述
笫二节 概述 1950至1955年,粮食产品由隶属场统一处理,口粮、食油等亦由隶属场统一供应。 1956年建场后,场没有专职粮食管理机构,也未设专人负责粮食管理和上交工作。全场出售商品粮,均送往伊拉哈和双山粮库。1959年,场成立了十余人的小型面粉加工厂,负责全场的口粮和饲料加工及供应任务。由...
第三节 粮食管理与上缴
第三节 粮食管理与上缴 一、粮食管理: 每年麦收、豆收之后,各生产队按场粮食部门下达的留粮计划,进行囤储口粮、种子和饲料。由麦场保管员负责技术上的管理,并按调拨手续发放饲料和口粮加工。 1978年,农场总局下发题为《关于加强粮食管理工作的决定》的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场粮食科设原粮和成品粮工作...
第四节 农副产品的出口
第四节 农副产品的出口 1969年10月,开始大豆出口,场粮食部门按当年所需出口的数量、质量要求等,进行筛选,经检查验收符合标准后,定量包装,送往出口地点,待装车外运。 1979年后,出口大豆统一由九三农管局外贸处管理。每年出口数量均按外贸处下达指标执行。近几年,由于大豆出口质量要求较以前有所...
第五节 粮、油、饲料供应
第五节 粮、油、饲料供应 一、口粮、食油供应: 口粮、食油供应,均按各时期的定量标准发放。各生产队由保管员(司务长)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口粮、食油供应工作。每月到场(团)粮食部门办理手续,领取本单位口粮、食油所需总量。按供应标准发至各户,即为基层口粮、食油供应点。场直单位统由供应部负责。 供应标...
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发展概况
第十章 物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发展概况 建场前的物资管理工作基本上属于上拨下收形式,既无专门管理机构,又无专职采购人员,负责保管的人员又是跑料员,身兼多职。当时的库房因陋就简,为拉哈辫房。拨来的物资大多是应时应季应急物品,随到随发,库存积压极少。 1956年建场后至1968年,物资工作由场供...
第二节 物资采购
第二节 物资采购 建场前期,由于经济不独立,计划采购等工作,全部依靠隶属场,作业站(作业区)内只设简易库房,存放零星散碎物品。 建场后,场按年初计划采购供应。每年,物资部门都组织召开各生产队和其它用货单位的物资管理人员会议,落实各用货单位所需的各级各类物资,并参照前一年的用货情况,做适当的比例...
第三节 物资管理与供应
第三节 物资管理与供应 建场初期,所用物资基本上是随用随报,随批随买。场主管领导亲手批示,亲自查询,使库存餐保持在极小的限度内。尽管如此,年终也要对所管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对帐入号,核列当年耗存情况。 由于农场经营范围的扩大,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使物资库存也逐年增加,使基建、农机等材料不便管理...
第四节 “一场一库”制
第四节 “一场一库”制 一场一库制是本场在1980年物资管理和物资供应上,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将分散在各单位的材料库、油料库统合在一起,使全场生产建设所用物资,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统归物资科管理,并按生产队规模和土地面积核给一定数量的储备定额。在16个单位设立了基层储备供应网,负责...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一章 计划与财务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3年,区部设核算组,有工作人员3人。 1956年大西江农场成立后,场机关设会计室,有工作人员6人。 1958年3月,工作人员精减到4人。1966年9月,有工作人员6人。 1969年四十七团成立,每个连队设有会计、统计和出纳员。此时,场会计室取销...
第二节 概述
第二节 概述 1956年建场以来,随着农场体制的变革,本场计划财务的组织机构也随之变动。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明确经济责任制,讲求经济效益,计划财务部门对全场产、供、销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以求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 1980年以后,财务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各基层单位...
笫三节 财务制度与财务管理
笫三节 财务制度与财务管理 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是国营农场经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建场时,就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按财务制度办事,违者按性质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1980年4月,场下发了《经营管理办法汇编》,具体制定了财经纪律。其中规定: 1、对于不按手续制度办事,随意赊...
«
1
2
...
15271
15272
15273
15274
15275
15276
1527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