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管理机构
第四篇 建筑管理第一章 管理机构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3月,清廷颁布新官制,建立行省。根据东北三省行省官制规 定,行省公署内设劝业司,主管建筑业。1910年(清宣统二年)10月,清廷批准,黑龙江省设 立公署幕职分科治事,设农工商科主管建筑业。 1913年(民国2年)黑龙江民政长...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管理机构
一、省建筑业主管部门 1952年10月,松江省人民政府成立省建筑工程局,负责领导全省基本建设、建筑施工与 设计等事宜。封仲斌、郑钧为副局长,1953年贾景泉增任副局长;1954年郑钧任局长,高明 任副局长。 1952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省建筑工程局。边敬任局长,彭一、包...
第一节 承包方式
第二章 工程承发包 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的承包方式,历经不同模式的变革。建筑业萌芽至解放前,建筑工程 由称为大柜、二柜、包工商和后来私人创办的建筑公司直接承包,临时招募工人,工完人散。 解放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除私人建筑公司经政府审查发给营业执照继续承包工程 外,日伪遗留下来的急需恢复建设和...
第二节 承包合同
工程合同的管理,是建筑业承发包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承发包双方 的经济关系,经济责任,共同保证完成建设任务。 “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建筑业普遍实行由建设单位(发包方)和施工单位(承包方)签订 工程合同的承发包制度。国家建委和建工部在“一五”期间先后颁发了《建筑安装工程包工 ...
第三章 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亦是承发包制度的一 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各类工程概预算定额和地区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的管理以及 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和工程结算的管理。
第一节 概预算定额
“一五”时期,各类工程概预算定额和概预算制度等的编制和立法权,均集中在中央, 先后由国家计委基建办、国家建委标准定额局、国家建委建筑经济局等专门负责概预算和定 额的管理工作,并制订了《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和预算文件审核批准暂行办法》、《工业与民 用建设设计及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工业与民用建设预算编...
第二节 工程造价
一、造价构成 “一五”时期,建筑产品价格执行成本(含直接费和间接费)加利润的定价政策,利润为 成本的2.5%。“二五”开始后,于1959年利润率2.5%取消,实行按成本的定价政策,直 至1981年在扩大国营施工企业自主权的同时,才恢复2.5%的法定利润制,并同时增加3%技 术装备费项目,...
第四章 设备管理
黑龙江省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随着施工企业机械装备的增加而逐步开展。“文化大 革命”前,省建设厅在施工处设专人管理机械,贯彻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开展“五 好”设备竞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遂即中断,施工企业管理混乱,机械设备只使用,不 予保养,拼设备,机械不坏不修理,设备的完好率低,利用率...
第一节 经营管理
黑龙江省建安企业的设备管理,公司设有设备科或材料设备科,管理人员逐步增多,到 1985年底,全省建工系统市以上国营建安企业有设备管理干部507人,其中工程师18人,助理 工程师,13人,技术员54人;大学、中等专业文化程度的120人,中学程度359人,小学程度28 人。县镇以上集体施工企业,也普...
第二节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是学习大庆设备管理的具体经验,包括开展红旗设备、红旗手竞赛和设备升级 活动。自1973年在省建工系统市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开展以来,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群众 参加管理的办法。 设备检查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在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单机检查评分。检查内容为 机械完成任务情况,机械的技术...
第一节 供应方式与消耗
第五章 物资供应 一、供应方式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用料的供应方式,解放前基本上是包工包料,施工单位在承包建 筑工程时随之承包了建筑材料。解放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恢复生产,修复战时破 坏的设施和建筑房屋,许多部门和工矿企业自己组织施工队伍,自备施工材料。自1950年起, 东北行政...
第二节 供应管理
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70%左右,建筑施工企业历来都比较重视建筑材料供应过程中的 管理。东北沦陷时期的建筑业,有的建筑公司实行包工包料,通过加强材料管理获得更多的 利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国营建筑施工企业,从企业成立开始无一不设置施工物 资的供应管理部门,配备材料人员。据1985年对21个...
第三节 节约代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建筑施工单位大力开展建筑材料的节约代用工作。在“一 五”和“二五”时期,为缓和水泥短缺情况,一般建筑不使用水泥装饰抹面,不使用水泥修 建道路。同时,还积极推广用粘土瓦代替水泥瓦,用陶瓷管代替水泥管,用菱苦土地面代替 水泥地面等措施,节约了大量水泥,保证了建筑施工对水泥的...
第一节 质量检查
第六章 工程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的建筑工程质量基本上是沿用东北沦陷时期的习惯 做法。钢筋混凝土工程无标号要求,水泥、砂子、石子的配比,主要承重结构1:2:4,非主 要承重结构为1:3:6。水灰比无论冬夏季、晴雨天都是0.6。砌砖砂浆无标号要求,由于水 泥比较缺,砖砌体通常采用“...
第二节 优质工程评定
优质工程评定工作始于1980年。省建委于1982年、1984年先后颁发《黑龙江省优质工程 检查评比暂行办法》和《黑龙江省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简称《评选办法》)。《评选办法》 规定:优质工程的检查与评定,每年进行一次。省级优质工程分为优质甲级(金牌)、优质乙 级(银牌)。评选对象为民用建筑(包括公...
«
1
2
...
3221
3222
3223
3224
3225
3226
322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