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石油勘探
1955~1972年,大庆油田地质的地震勘探,都采用苏制“51型”仪器,施工方法简单, 单次接收信号、常规放炮,接收深度浅、信息少、精度低,只能找大构造,而对小断块、小 地质体、小构造就难以查明。在石油勘探的部署上,从松辽盆地的地质特点出发,采取区域 普查,重点解释和局部细测相结合,进行连片测量...
第二节 油田开发
1960年,大庆油田一投入开发,即参考国外一些大油田的经验教训,结合大庆自身的特 点,制定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高产稳产,争取达到较高的最终采收率”的油田开发 方针。并根据生产试验区注水开发试验的实践,明确提出了“早期内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采 油”的开发原则。在对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地质研究成果...
第三节 钻井
一、钻机 1960年,大庆油田会战初期,使用苏联40年代制造、以柴油机为动力的伯乌40钻机和乌 德130钻机,最大钻井深度分别为1200米和3200米。但这两种钻机功率低,操作笨重、钻井速 度慢、机修时间长,不能适应优质快速钻井的要求。 1963年,将伯乌40改为电动机驱动,功率...
第四节 采油
由于大庆油田的油层性质、油层分布复杂和实施“早期内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采油”的 原则,油层时时处于动态和复杂的变化之中。26年来,针对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采油工艺技 术关键,组织科技攻关,取得一大批成果,使大庆注水开发砂岩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居 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满足了油田开...
第五节 地面工程
大庆油田的原油具有高含蜡、高粘度、高凝固点的特点。油田开发初期,地面工程主要 围绕解决高寒地区原油集输和与之相配套的油井井口加热进行研究。1960年,北京石油学院 张英和大庆石油设计院宁玉川、冯家潮等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对比,设计成单管密闭油混输 流程(即萨尔图流程),适应油田采用内部横切割注水行...
第三章 电力
黑龙江地区自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中东铁路总工厂中心发电厂在哈尔滨建成,到 1931年,几个大城市仅拥有发电容量1.3万千瓦。东北沦陷时期,虽然进行了一些电力建设 ,但布局很不合理。到1945年解放时,发电设备容量只有17.1万千瓦,年发电1.99亿度; 11万伏以上的输电线路149.5公...
第一节 发电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中东铁路总工厂中心发电厂,采用锅驼机发电,功率只有几 百千瓦。1941年鸡西发电厂采用中温中压煤粉锅炉,轴流凝汽式汽轮机,单机容量达到1.5 万千瓦。当时,镜泊湖发电厂水轮机的单机容量为1.8万千瓦。 1946年2月,镜泊湖发电厂修复了被日军烧毁的配电盘和被水...
第二节 供电及电网
清末,在哈尔滨商办的小发电厂是以电厂为中心的孤立的小电网供电。到30年代,已基 本形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合江、鸡西、北安等6个供电电网。 1943年,由吉林省丰满发电厂至哈尔滨之间154千伏输电线路的松滨线投入运行,使哈尔 滨供电网与东北主电网相联。 1945年“八·一五...
第三节 电力建设施工
1949年,哈尔滨电业局电工合作社成立,当时只是安装电灯和搞些维修工作。 1950年1月,齐齐哈尔工程队承担齐齐哈尔发电厂的建设。1952年,从阜新工程队抽调部 分施工力量组成富拉尔基工程队,建设富拉尔基热电厂。1972年黑龙江省电力建设公司第三 工程处在新华电厂5万千瓦发电机组安装施工...
第四章 新能源
黑龙江省的新能源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1974年从抓沼气利用开始的。1975年 6月,成立黑龙江省推广沼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76年,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办公会 议决定:每年由省直有关部门划拨沼气推广费;省物资部门拨给专用水泥,在部分农村大面 积推广人工沼气。但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
第一节 沼气
1974年,第一口沼气池在桦南县试验成功,相继在该县大八浪公社建成10口地上方形沼 气池。1975年,黑龙江省革委会在桦南县召开了全省推广应用沼气现场会,提出,“1975年 试点,1976年推广,三至五年普及,1980年农村基点基本实现沼气化”的口号。到1976年7月 ,全省23个市县进行沼气试...
第二节 太阳能
60年代和70年代,对太阳能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期,包括总辐射、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生理辐射、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1965年,由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 农业科学院合作编写出版了《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一书,对此已有专题论述。 1975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始了太阳...
第三节 风能
在风能资料的研究方面,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1979年夏季至1980年末 ,完成了全省风能平均功率密度的计算和不同等级风速概率分布的统计及模拟计算。初步取 得了对黑龙江省风能资源潜力的认识之后,又于1980年配合黑龙江省机械研究所共同完成了 2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的野外运行试验,并开展...
第五章 核能利用技术
1959年7月21日,根据国家同位素应用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原子能领导小组指示,成立了黑 龙江省同位素应用委员会。当时,全省仅有同位素应用技术干部45名。为壮大和平利用原子 能技术队伍,相继开办了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加速器、同位素常用测量仪器维修等专业训练 班。1961年,技术人员已达400余人。应用...
第一节 核仪表
一、厚度计 1961年,中国科学院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王景琦、尚振奎等研制成橡胶生产用的厚度计 ,由单赤鹏负责用电化学方法镀制204Tl放射源,刘守铮研制与主机配套的电离室,1964年在 桦林橡胶厂现场试验。 1964~1965年,中国科学院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吕振涛、夏振清等以鞍钢...
«
1
2
...
3289
3290
3291
3292
3293
3294
329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