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压力加工
一、轧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的齐钢大型轧钢和锻压生产线, 于1957年建成投产。1958年,哈尔滨市建立轧钢厂,生产小型轧材和线材。同年,省内其它 地、市、县也相继办起一批小型轧钢厂。1968年,又建成哈尔滨市薄板厂(今哈尔滨市冷轧 带钢厂),生产冷轧薄板和...
第四节 冶金新产品
一、黑色冶金材料新产品 (—)炮钢 1958年,齐钢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试制无镍代用炮钢,提出K(200)、K(209) 两个钢号。1960年,又提出“70”钢系新品种。1962年,冶金部召开“70”钢工作会议后, 至1973年,齐钢对701、702、703、704、705、...
第五节 黄金开采
黑龙江省素有“三千里江山,金子镶边”之称,是国家黄金重点产地之一。早在公元50 4~508年(北魏正始年间),位于黑龙江省东南宁安县一带(旧名宁古塔)就有“岁致黄金 ”的记载。 当含金石英矿脉里的金,伴随火山岩浆喷发之后,受常年风化作用,便从石英矿脉中分 离出来,这种自然金具有灿烂夺目的...
第三章 机械
远在公元698年(唐朝武后圣历元年)聚居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靺鞨族建立渤海国后 ,曾多次派人到长安学习,并从中原引进铸铁、铸铜及锻造等手工业技术,在兵器、生产工 具、车船制造、生活用品、祭祀法器、工艺装饰等方面得到应用。公元926年,渤海国灭亡到 清朝末年,机械制作一直停留在铸造、锻造手工作坊...
第一节 机床与工具
一、金属切削机床 (一)立式车床 1950年10月、1951年3月分别由东北第一机器厂、东北第十六机器厂分出部分设备和人员 ,从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迁到齐齐哈尔组建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第十一机械厂后,19 53年,改名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该厂于1952年试制成全国第一台仿153...
第二节 电工设备
一、发电设备 (一)水电设备 1951年,哈尔滨电机厂由俞炳元、沈从龙、王述羲等主持设计试制成全国第一台80千瓦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四川省下硐电厂运行。1952年,哈尔滨电机厂吴天霖、王初铭等 主持设计,研制成30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1953年,研制成6000千瓦水轮...
第三节 重型通用机械
一、轧制和冶炼设备 (一)初轧机 1957年底,第一重型机器厂接受为包头钢铁公司设计1150毫米方坯初轧机的任务,由夏 德新为主任设计师。该轧机可处理7~10吨锭,生产板坯、方坯和异形坯,年产量为250万吨 ,全部设备重4332吨。1960年研制成功,1964年在包头钢铁公司试轧...
第四节 仪器仪表
一、电工仪表 (一)电度表 1956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李广惠等试制的仿外国单、三相电度表,一直延续生产了20 年。因该产品过载能力低、精度差,至70年代末,原DD(1)型单相电度表逐步被全国联合设 计的DD(28)型单相电度表所代替。80年代初,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研制成DT(23...
第五节 轴承
一、轴承产品开发 1950年10月,辽宁省瓦房店轴承厂部分迁来黑龙江省,建立哈尔滨轴承厂。从此,黑龙 江地区有了轴承制造业。 1951年,哈尔滨轴承厂全德源、宋世发等测绘仿制生产第一套国产单列向心球轴承。人 民日报为之发表了《东北工业设计一大贡献,国营滚珠轴承工艺研究制造钢球成功...
第六节 汽车
一、载重汽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黑龙江地区没有汽车制造业。1955~1964年,哈尔滨林业机械 厂在研究制造2105型柴油发动机配件的基础上,研制成PVF-2105型汽车发动机,1969年试制 出HL(1)60型12ML载重汽车。 1971年11月,设在泰来具的省劳改局直属企...
第七节 机器人
198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林,跟随焊接专家陆定华赴日本大坂大学焊接研究所从事研 究,意识到微机应用新技术革命的全球性质,自装一台微机图像处理接口器,几个月后带回 在国内最早把微机应用于焊接工艺,用微机图像法测量焊接温度场,开始国内第一台弧焊机 器人的研制。 198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张...
第四章 电子
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开设无线电技术课程,开 始传授无线电技术。邮电部门建立电报电话设施。资本主义国家在倾销整机产品过程中也输 入了各种无线电元器件,一些经营元器件和修理业务的商行应运而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后,东北民主联军为...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
1958年8月,哈尔滨新生开关厂刘文林制成硫铝还原多晶硅,纯度为99.98%。何德和等 4人研制成点接触式锗检波二极管。随后,又相继制成锗小功率三极管。该厂于1959年12月, 成立了半导体材料研究室,他们采用氢还原法制取硅单晶材料获得成功。 黑龙江省半导体敏感技术的开发比日本只晚三年,...
第二节 通信广播设备
一、发射设备 1965年,哈尔滨广播器材厂高树森、王肃等开始研制15千瓦短波通信发射机。该机直接 采用风冷、频率合成技术,以及大功率金属陶瓷四极管、槽路真空电容器、大功率硅半导体 整流器和真空开关等一系列新器件,并于1967年批量投产。 1970年底,哈尔滨广播器材厂在大专院校协...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
1962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慈云桂教授组织研制成441—C航空专用计算机。1963年, 又制成字长40位,运算速度每秒2万次,容量8K字节的441—B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1965年 初,通过国家鉴定。该机的研制成功,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它标志着中国第二代 电子计算机的开端。 ...
«
1
2
...
3291
3292
3293
3294
3295
3296
329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