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辐射加工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理物研究所第一座钴源建于1962年,源强不足1400克镭当量,1977 年建成第二座钻源,源强14000克镭当量。1980年增填源强达70000克镭当量。 1975年9月,中国科学院五局潘秀苗率领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晨光化工厂、上海化工研究 院等单位参加的辐射化学调查组,...
第三节 辐射保鲜和杀菌
1976年,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始实验研究辐射保鲜杀菌。主要用60 Co的γ射线通过辐射将能量传递给食物上的微生物,使微生物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脂 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少数分子发生变化,导致生物酶失活,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告停,新陈代 谢中断,直至死亡。辐照很少影响食品的品质,辐射...
第四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6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即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放出射线,以其简 便灵敏的探测性质,开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追踪物质内部的运行过程。 1961年8月14日和翌年7月22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袁增玉、黄楚玉在省农业科学院田 间栽培实验区内,用强度为每升空气37.87毫居里,浓度...
第五节 辐射育种
一、育种 196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生物物理研究室,80年代,发展为该院直属原子能农 业利用研究所,研究方向之一是辐射育种。经辐射处理的植物获得从自然界或通过其它方法 均难获得的突变类型,从中可选育优良品种。东北农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单位,都有一 定数量的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活...
第六节 核医学
核医学被视为早期诊断疾病的特异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对心肌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的检 查、心容量负荷的试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药物疗效的观察、愈后判断和劳动能力鉴定以 及脑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研究和肺功能检查,不能为其它方法所取代。 一、临床应用 1960年,李洪胜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核医学科...
第七节 放射性卫生防护
有关放射性卫生防护和射线监测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范围的扩大而加 强。总的工作由黑龙江省卫生厅防疫站统一管理,各地、市、县卫生防疫站分管当地放射性 卫生防护事务。国家曾在省内设有监测点。 195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哈尔滨设205监测站,荣庸任站长。1966年撤销...
第三篇 工业
关于黑龙江地区古代工业,《隋书·靺鞨传》有“嚼米为酒,饮亦醉。”的记载,《黑 龙江通志纲要》有“矿业始于辽,采金始于魏”的记载。然而,此后历经一千多年,工业方 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快。 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双城最早出现周家油坊,系手工作坊。此后,陆续兴起造 纸、制碱、火柴、肥皂以...
第一章 地质矿产
黑龙江地区最早发现和利用的是燧石、玛瑙、石英、玄武岩、粘土等类非金属矿产,始 于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晚期。 清朝后期,黑龙江地区开始地质矿产勘查。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为掠夺黑龙江地区矿产 资源,先后派人进行矿产资源考察,考察地区主要是东清铁路沿线和松花江、嫩江流域。 1908年(清光...
第一节 基础地质
1862~1865年(清同治元年~四年),美国人彭弼莱在《中国、蒙古和日本的地质研究 》一书中指出中国有北东—南西向区域构造,向东北延至黑龙江下游,命名为“震旦系隆起 ”。 1900年,渔民在黑龙江沿岸发现了动物骨骼化石。1902年,俄国人古洛夫、马纳金发表 文章记述了在黑龙江右岸发现的...
第二节 矿产地质
1914~1915年,沙俄派门什葛夫来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调查,1918年,发表了《北满 :I吉林省、Ⅱ黑龙江省》一书,记述黑龙江省20个县(市)的矿产,包括金、煤、建筑石材 等。 1923~1931年,国立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翁文灏、谭锡畴、王竹泉、王恒升、尹赞勋等地 质学家们曾先后来黑龙...
第三节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1912年,1914年,俄国人阿乜尔特曾在萨尔图火车站进行过地下水钻探。 1927年,日本人大羽时男勘查了洮南—昂昂溪铁路沿线的水井;30年代,日本人曾多次 对小绥芬河—一面坡、三姓(依兰)—勃利、宁北—林口—麻山等地进行军事供水调查。 1933年,日本人泽介治等在修建松花江第二...
第四节 地矿技术开发
一、探矿工程技术 省地质局建局后,60年代初期,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当时围绕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虽然 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改造和推广新技术,但在1965年前,坑探工程基本上仍属手工掘 进。钻探工程到1974年,才开始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技术,并开展钻头、测斜等配套技术 研究。1975年,...
第二章 冶金
据史料记载,早在8世纪时,唐代渤海国所属的率宾府(今绥芬河市)即置有冶铜场所。 20世纪70年代初,在东宁县大城子出土的圆形铜锭和铜渣,经考证是唐代渤海国时期冶铜作 坊的遗物。10世纪中期,辽太祖之父撒刺“始置铁冶,教民鼓铸”。到12世纪,金代的绥可 时期,女真族“定居按出虎水之侧(今阿城市阿什...
第一节 炼铁
黑龙江省的炼铁工业比国内先进省份发展缓慢且技术、装备落后。1970年,为解决炼铁 原料不足,庆安钢铁厂和省冶金研究所共同承担省科委下达的硫酸渣选矿和烧渣炼铁试验课 题。1971年,虽炼出生铁,但因选矿和焙烧脱硫不过关,经济效益差而停止试验。1973年, 又针对缺水、气候寒冷等地方特点,提出铁矿石...
第二节 炼钢
一、平炉炼钢 1974年,齐齐哈尔钢厂将酸性平炉改为碱性平炉,采用吹氧炼钢代替矿石直接吹入熔池 的新技术,进行强化冶炼以提高生产效率,使每炉钢的冶炼时间缩短40分钟,钢的年产量则 增加30%以上。1977~1980年齐钢对3座平炉完成了整体技术改造,分别将三上升道改为单上 升道,由75砘...
«
1
2
...
3290
3291
3292
3293
3294
3295
329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