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章 专用通信网
专用通信网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家各有关部门自行建设或向邮电部门租用电路 组成的为本部门服务的通信网。黑龙江地区专用通信网始于19世纪末叶中东铁路修筑时期。 本世纪30年代,林业、煤炭、电力开始兴办通信。建国后,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黑龙 江地区石油、农垦、气象、防汛、民航、航运等部门和军...
第一节 电力通信
通信网 黑龙江地区的电力通信始于30年代,主要为生产指挥调度及电网安全运行服务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电力部门于1934年在牡丹江地区架设了第一条电力通信线路。此后, 牡丹江电网、延吉电网、鸡西电网、佳木斯电网也相继架设了电力通信线路。1936年3月,在 哈尔滨发电厂——水泥厂22千伏输电线杆路...
第二节 铁路通信
线路 为铁路营运调度而设置铁路专用通信网,是铁路运输生产必需的通信手段。黑龙 江地区铁路通信线路的建设始于中东铁路修筑之时,1901年2月架通了哈尔滨——绥芬河、哈 尔滨——满洲里、哈尔滨——大连的铁路通信线路;民国初期,随着铁路线的延伸,铁路通 信也发展起来。1925——1930年,先后建成...
第三节 煤炭通信
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设于长春,简称东煤公司,以下同)所辖国家统配煤矿 在黑龙江地区的有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矿区;其基本建设局(简称基建局,以下同 )设于哈尔滨。建国后,基建局——东煤公司有长途通信电路两条(租用电信局和军队的) 。1984年,基建局对各大煤矿开始使用传真通信。 ...
第四节 农垦通信
黑龙江省农垦通信于1958年前只在少数农场设有10——30门的磁石式电话交换机,与少 数距离近的生产队单线通话,大多数生产队没有电话,各农场之间也没有通信联络。1958年 合江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成立后,农垦局与务农场先后装设了20——5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 机,沟通了内部通信联系。1963年东北...
第五节 石油通信
通信网 黑龙江省石油通信网主要为大庆油田建设和生产服务。1959年2月油田勘探、开 发开始后,在大同镇西北设立大同通信班;9月改为通信站,并架设通信线路4.0铁线37.7 公里,其中大同——高台子15.2公里,还设置了8部无线电台,沟通了大庆会战指挥机构与 总部调度、施工队和140余个前线井队...
第六节 防汛通信
有线通信 建国后,黑龙江地区的汛情传递多利用邮电、铁路、林业、农场及农话的通 信线路,少数河流上游人烟稀少的站点曾由防汛部门拨款架设专用通信线路,全省86个报汛 站共架设专用通信线路530公里。为提高汛情传递速度和质量,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于1958年 在省防汛指挥部水情组安装了电传机,并派人值...
第七节 航运通信
有线通信 50年代初,省航运管理局只有一部日本产50门共电式电话交换机。50年代末 ,更换为捷克产100门电话交换机。60——70年代,相继安装了国产50——200门共电式电话 交换机,主要用于航运管理局与各部门或地区间的生产、工作联系。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 1985年,在哈尔滨地区安装了国产...
第八节 林业通信
通信网 黑龙江省林业通信主要为营造林木、森林抚育、木材生产、护林防火等服务, 起始于3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当时,林区山上各伐木单位的均没有固定的通信设施,只在山 下集中管理处所和中间驻在点设立简易通信设备,森铁沿线架有固定的通信线路。建国后, 于1950年增设了生产调度和森铁行车调度、工务调度...
第一章 邮电科技
第四篇 科技与工业 黑龙江地区古代驿传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近代邮政创设后,开始使用火车、汽车、轮 船运送邮件;东北沦陷时期,开始利用飞机运输邮件。建国后,从50年代末期开始,在邮政 营业的收寄、盖戳、出售等环节应用机械传动和电气技术;70年代以后,哈尔滨等大中城市 的邮件搬运、装卸和局内作业逐步...
第一节 邮电通信技术
邮政通信技术 包括技术装备的研制及其在邮政通信网、邮件运输、邮件装卸、邮政营 业和邮件内部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邮政通信网 黑龙江地区近代邮政自1900年创设,至1931年,已基本形成以哈尔滨为中 心,综合利用火车、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并与马、步班相结合,联接各市县的近代邮政 通信网...
第二节 技术革新
合理化建议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邮电部门为迅速恢复通信,号召职工开展 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解决通信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问题。1949年,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根据职 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将长春、沈阳和哈尔滨被日军拆毁的3路载波机元件集中到一起,组装 成两套3路载波机,开通了哈尔滨至前方的载波电路...
第三节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 1949年以前,黑龙江地区没有邮电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对通信技术未做过系 统的科学研究。建国后,为适应邮电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于1958年建立了黑龙江省邮电科 学研究所,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邮电科学研究,以推动全省邮电科学技术的发展。19 58年,根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省邮电管...
第四节 科技组织
黑龙江省邮电科学研究所 1958年8月19日正式成立,与省邮电载波机厂合设,所址和厂 址均设在省邮电管理局办公大楼内。所内设置长途、市话、无线、邮政和情报5个研究室。省 邮电科研所成立之初,即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共同研制生产全省长途通信急需的载波机, 缓解长途通信紧张状况。市话研究室的科研人员...
第二章 邮电工业
邮电工业是随着邮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建设、改造及设备维护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的。黑龙江地区邮电工业始于东北沦陷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在哈尔滨 建立了直属邮电工厂。1958年,全省大办邮电工业,工厂达到112个,职工917人。经过调整 、精简,到1962年,全省只保留了1个邮电工...
«
1
2
...
3694
3695
3696
3697
3698
3699
370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