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工 厂
历史状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伪哈尔滨电政管理局、伪齐齐哈尔电政管理局 先后建立了修缮所,担负本地区电信通信设备的修理任务,以后又相继自制通信设备和零配 件,为黑龙江地区邮电工业的萌芽。 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于1946年7月在原修机室的基础上设立修理工厂, 装配...
第二节 产 品
产品结构 邮电工业产品结构是由邮电通信生产和维护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产品为各 时期通信生产急需的零配件和设备。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邮电部门为恢复正常的通 信生产,满足设备维护对零配件的需要,同时,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先后确定邮电 工业的主要生产任务是修配通信设备,生产电报、电话设备...
第三节 经 营
固定资产投资 1958年全省邮电工业创办后,省邮电管理局不断增加对邮电工业的投资 。截止1985年,共投资2238万元(其中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邮电设备厂14万元)。 由于全省邮电工业多次调整,共转出资产1051万元。至1985年,全省邮电工业固定资产 原值为1187万元。 ...
第一章 机 构
第五篇 邮电管理 黑龙江地区近代邮政和电报电话创设后,至抗日战争胜利前,一直分营。邮政为官办, 电报电话分官办、商办和官督商办等。抗日战争胜利后,除1946年4——10月间曾设立绥宁邮 政管理局外,黑龙江地区其他地方均设立了邮电合一的管理机构。建国后,邮电部门除1958 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
第一节 邮政机构
哈尔滨副总局 黑龙江地区邮政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至1902年,已先后在 呼兰、北团林子和双城厅、阿什河设立邮政分局或代办铺户。1902年下半年,哈尔滨、齐齐 哈尔设立邮政分局。当时,黑龙江地区的邮政机构统归牛庄邮政总局直接管辖。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7月,奉天邮政...
第二节 电信机构
电报分局 电报创设伊始,分官办、商办两种性质。官办者归天津北洋官电局管辖,商 办者归上海电报总局管辖。黑龙江地区自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立电报机构后,始终无 电报管理机构,所有电报分局、报房(包括以后陆续附设的长途电话局)先后归天津北洋官 电总局、吉林省电报商局总办和东三省电报总局管辖。...
第三节 邮电机构
黑龙江地区邮电管理机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和适应人民 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从军队和老解放区党政机关中抽调大批干部到东北接收邮政、电 报和电话设施,创立人民邮电。1945年12月起,黑龙江地区相继建立了西满、黑龙江、牡丹 江、合江、松哈、嫩江等省一级邮电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黑龙江地区近代邮政、电信创设以后,直至人民邮电建立之前,除地方电信外,多为外 国人掌管。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邮电诞生,收回邮电部门的人事管理权。随同全国邮电管 理体制的变化,黑龙江省邮电部门的人事、工资等(除1958年7月——1962年1月和1969年11 月——1973年7月两次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一节 队 伍
邮政职工队伍 大清邮政总、分各局一般设局长1人,襄办1人,信差、邮差若干人。 1910年(清宣统二年)7月17日,哈尔滨邮政分局设邮务长1人,洋文供事4人,汉文供事 17人,总计22人。 1911年5月清政府邮传部接管邮政后,同年10月7日,哈尔滨邮政分局设巡察1人(洋员)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用工制度 清代末期,电报局、报房领班和报生多由上海、天津总局调派。1908年(清 光绪三十四年)奉天电报学堂设立后,报生改为就地取材。邮政人员为公务人员,除邮差及 杂役外,入局均须经过考试。考试科目依各种人员不同而定,一般分邮务官(佐)、邮务员 、邮务生、拣信生、信差等类。邮政所用员役同时实行...
第三节 邮电工资
工资 清代,邮政人员工资标准仿效海关,由邮政总办规定;电报员工工资由电报总局 统一规定;电话员工工资由地方核定。据黑龙江省城电话局员役薪金资料,领班月薪27元司 机30元工头24元最低月薪6元 民国初期,邮政人员工资按班次、等级及资历划分,其华籍人员按国民政府文官薪给条 例略予削减,外...
第四节 干部管理
干部管理体制 清代和民国初期,邮政、电信官员均实行分级管理体制。邮政系统的各 邮区邮务长由交通部任免,副邮务长、股长、副股长、邮务官、会计长、邮务员、一等邮局 局长由邮政总局总办任免,二、三等邮局局长由各邮政管理局局长任免。电信系统自电报创 设后,官员由总局或东三省电政管理局统一管理,地方电信...
第三章 职工教育
黑龙江地区邮电职工教育始于东北沦陷时期,伪“电电会社”和伪邮政总局先后设立养 成所、邮政职员训练所,培训邮电员工。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各级邮电部门重视邮 电职工教育,先后创办邮电职工学校和各种训练班,培养邮电专业人才,提高职工技术业务 素质。1958年后,省内陆续办起省和专区邮电学校,并逐...
第一节 学校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伪“电电会社”于1934年7月在哈尔滨王兆屯设社员养成所,主要培养具 有从事日文电报操作技术的人员,于1935年关闭。伪邮政总局于1939年在哈尔滨、牡丹江设 立地方邮政职员训练所。1941年4月1日和10月21日,牡丹江和哈尔滨先后设立私立伪电信电 话青年学校。1942年6月1日...
第二节 在职教育
文化政治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冬——1947年,贯彻东北政务委员会关于改造学 校教育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合江邮电管理局成立学习委员会,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成立 文化政治班,哈尔滨电报电话局职工总会组成工友识字班,对干部工人进行政策、思想教育 和时事政治教育,并同识字教育相结合。1949...
«
1
2
...
3695
3696
3697
3698
3699
3700
370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