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订 销
宣传推广 1948年“邮发合一”后,各地邮电局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报刊宣传推广。当 年,嫩江管区23个县和198个区普遍订阅了《东北日报》和《嫩江新报》,1989个行政村全部 订阅了《嫩江农民报》,有36%的村订阅了《嫩江新报》。在推广的同时,还注意实际效果。 嫩江邮电局派人到订户中访问,减掉了...
第三节 组织管理
报刊发行站 1952年,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邮(电)局开始在较大 的机关、工厂、学校建立报刊发行站。1955年9月,黑龙江邮电管理局印发了《组织报刊发行 站(员)办法方案》,明确发行站是群众性的义务的报刊推广组织,在本单位党组织领导下 ,由工会和青年团负责进行工作,邮电局负责业...
第五章 邮票与集邮
邮票是国家发行的纳付邮资的凭证。黑龙江地区自近代邮政创设以来,在绝大部分历史 时期内使用的是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统一邮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1900——1920年,俄国 在黑龙江地区设立的邮局曾使用外国邮票或外国加盖邮票。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部 分地方邮政机构曾自行印制和就地加盖邮票使用。 ...
第一节 邮 票
邮票行用沿革 黑龙江地区使用的邮票,在清代贴用国家邮政邮票,在民国时期贴用中 华邮政邮票。20世纪初到20年代,俄国在黑龙江地区建立的“客邮”,使用俄国邮票或加盖 俄文“KИTAЙ”(中国)字样的俄国邮票。1920年春季以后,由于苏俄邮票供应缺乏,哈尔 滨地区“客邮”邮票一部分来源于苏俄东西伯...
第二节 集 邮
集邮沿革 黑龙江地区的集邮活动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外国商人在哈尔滨经 营各国邮票吸引集邮者。哈尔滨市交通银行职员张伯庚、吴静庵于1926年开始从事集邮活动 。到40年代,哈尔滨已涌现出一批集邮爱好者和邮学研究者,较知名的有所钟山、阎嘉骆、 卫惠风、罗仙樵、郭韵卿、袁香举等人。1942...
第三节 邮票经营
邮票商社 黑龙江地区邮票商社始于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一些白俄罗斯人和 日本人在哈尔滨道里、南岗开设了百货店、文具店、古玩店等,店内大多设有专营各国邮票 的柜台。俄国人在哈开设的较大百货商店——秋林公司的文具部,就设有出售各国邮票与集 邮用品的柜台。1935年,哈尔滨埠头区(今道里区)...
第一章 长途电信线路
第三篇 电 信 长途电信线路是电报和长途电话通信的传输条件。最初主要是架空明线,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逐步发展为架空明线、通信电缆和微波等多种手段。 黑龙江地区的电报线路始建于1886年,长途电话线路始建于1907年。1893年开始使用通 信电缆,主要用于水下过江线路。东北沦陷时期,开...
第一节 架空明线
19世纪后期,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边疆危机加重和国内洋务运动的兴起,电报随之发展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2月,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防御沙俄侵略,加强边防联系,会同吉 林将军希元,奏准将奉天——吉林的电报线路经宁古塔延至珲春。1886年开工,当年9月建成 ,线路全长1072.5公里,其中吉林——...
第二节 电缆线路
黑龙江地区通信电缆的应用始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1892年9月5日(清光绪十八 年七月十五日),《中俄陆路电线相接条约》在天津签定。条约规定:中国黑河屯电报局与 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电报局两局接线,由中国电报局和俄国电报局各在本国境内自己安设; 黑河屯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的黑龙江底水线(即...
第三节 微 波
京——沈——哈微波干线 1969年,国务院和沈阳军区决定建设北京——哈尔滨微波干 线(二○八工程)。1969年6月开始勘查选点。1970年5月,黑龙江省成立二○八工程指挥部 ,省革委、省军区领导亲自组织指挥。1970年12月,工程全线竣工。该干线全长1441公里, 在黑龙江省境内长度为162波...
第四节 维护管理
维护组织 民国初期,哈尔滨设有吉哈电线工务处,负责维护管理电信线路。 东北沦陷时期,伪“电电会社”在长春设立中继统治所(线务总站),在黑龙江地区设 双城中继所(线务站)和哈尔滨中继所。 建国后,黑龙江地区长途电信线路是以线路所在地邮电部门管理为主,杆路大多以行政 区域划段,由各...
第二章 电 报
黑龙江地区电报始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宁古塔设电报分局。清代,电报局全部官 办,业务多限于军务、政务电报。民国初期,采取官办、商(民)办和官商(民)合办等形 式。到“九·一八”事变前,已形成较完整的电报通信网,业务种类也增加了商报、新闻电 报和普通电报等。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出于掠夺和统...
第一节 局 所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因拟将奉天——吉林的电报线路经宁古塔延至珲春,电报总 局在宁古塔设立了电报分局,为黑龙江地区第一个电报局。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吉林——大黑河电报线路开通后,于同年10月1日在齐齐哈尔和 海兰泡(大黑河)设电报分局。1892年,墨尔根、瑷珲设电报分局。1...
第二节 电 路
省际电报电路 清末和民国初期,吉林——珲春、吉林——大黑河、新民——齐齐哈尔 和吉黑两省部分邻县间电报线路的建成,以及吉林——宁古塔——珲春、吉林——大黑河电 报线路的修复,均构成了省际间电报电路。1923年,开通了哈尔滨——奉天直达电报电路。 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省际电...
第三节 业 务
业务沿革 电报创设之始,主要为边防服务和用于政务,为减少电报局的亏损,也开办 部分商报。1888年,电报业务分为四等,巡抚衙门为一等,其他官衙为二等,急电为三等, 普通为四等,其中一、二等为官电,免费拍发。1908年5月20日,邮传部颁定各省报灾电报章 程6条,规定报灾电报用加急一等官报交发,...
«
1
2
...
3692
3693
3694
3695
3696
3697
36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