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概况
第八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概况1984年,由于体制改革撤消交通科,成立交通运输公司,公司下设汽车队、养路队,运输公司兼管交通科的业务(科司合一)。 1986年,农场撤消交通运输公司,恢复交通科,交通科内设立运输管理站,下设客运站和养路队两个独立核算单位。 1986~1988年,农场交通科负责全场机...
第二节 交通管理
第二节 交通管理1986年恢复交通科,交通科负责全场各种机动车辆营运证的审批发放、汽车维护、检测各项技术检验和技术鉴定工作,并建立健全车辆进厂修理与保养技术档案,使每台车大、中修和维护的间隔、里程有据可查,同时建立健全营运车辆档案工作,把全场的营运汽车全部纳入档案管理,便于掌握辖区内车辆的底数和车辆...
第三节 客货运输
第三节 客货运输一、客运 1986年,农场客运业务有发往佳木斯、鹤岗和萝北之间的两条客运路线的大客车,每天往返一次,往返里程分别为260 公里和140 公里,年行驶里程分别为9.49万公里及5.11万公里,年客运量分别达到1.2 万人次及1.5 万人次。场内有发往二十四队、二十五队的大客车各一台,...
第四节 个体运输业
第四节 个体运输业1986年,个体车辆17台,各种载重车7台。个体运输业的兴起,补充了农场运输力之不足。随着农场的经济发展,使个体运输业也相应的得到了发展,1988年个体车辆发展到35台。 1991年,农场撤消汽车队,使个体运输业替代了国有运输业,担负起农场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 1992~19...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哈萝公路横贯农场东西,交通便利,西至都鲁河,东至一队,全长32公里,沿线有6个队。 农场设有养路队,负责农场专用公路建设和养护,1992年更名为公路管理站。全站有职工36人,配有胶轮车4台,刮道机2台,基本可以保障127公里农场专用公路养护的需要。 全场有砂石路面127公里...
第一节 概况
第九章 电力第一节 概况1985年电业所直属农场领导,职工80人。1986年电业所与修配厂合并成立电修公司,电业所隶属电修公司,薛令凯任电业所所长,王占洪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电业所成为独立核算单位。 1988年,实行试招标聘任所长,供电所技术员辛非中标担任所长,王占洪任党支部书记,隶属工业科领...
第二节 电力管理
第二节 电力管理1989年5月,原电业所更名为供电局。工作职能由以基本建设为主,向以生产经营为主转变,不仅负责本单位各方面工作,还对全场电力工作行使职能作用,负责全场电气安装、运行、规划、协调等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主、副业分离。1999年电修班由个人牵头集体承包面向社会,走向自我发展之路。...
第三节 电力建设
第三节 电力建设随着农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非国有企业的增加,用电量也大幅度的增加,促进了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 1987年,电业所对十七队原线路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改了水泥杆和35平方导线;在十八队,按标准t接架设了10千伏高压配电线路,总长3.5公里,经宝泉岭管局电业局验收合格,投入...
第四节 电力安全
第四节 电力安全为使电力工业更好的为农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贯彻执行电力生产管理办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安全生产机构小组,由局长、书记任组长,专职安监员任副组长,各股股长任成员。各股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并制定了各股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股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监督各种安全规程、“两票三制”的工作制度...
第五节 电工队伍建设
第五节 电工队伍建设供电局重视电业队伍的建设,各生产队配有一名电工,负责全队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为了加强电工队伍建设,每年进行一次电工安全技术培训,邀请鹤岗市电业局和宝泉岭电业局的电力工程师授课,并对参加培训的电工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证,持证上岗。供电局通过每年的专业技术培训,使电工队伍安全...
第一节 概况
第十章 通信第一节 概况1985年3月农场设通信站,由管理科兼管,全站有职工28人。1985年通信楼建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717平方米。全场通信线路127公里,340.1线对公里。设备仅有200门磁石交换机,ZZD09、ZmG30、2ZM×201载波机、ZZD85环路载波机、NE/NEFAXZZ传真...
第二节 通信建设
第二节 通信建设1986年,通信站有128部磁石式电话机,全部为农场的办公电话,电话交换采用人工转接。1986年6月,为加快通信事业的发展,宝泉岭管局通信处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并网工程,共青农场通信站全体外线员工全力以赴,历经半年的紧张施工,完成了农场十三队至一队局场主干线29公里架设工程。通...
第三节 通信管理
第三节 通信管理农场通信站成立于1985年3月,1986年通信站为农场机关办公室代管的队级单位,李行之任站长,有29名职工,实行农场补贴,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核算管理模式,站内设外线市话和载波话务班两个班。 1989年农场党委决定原通信站改为通信科,由队级单位升为科级单位,并调入了丁佩显任通信科科...
第一节 概况
第十一章 粮食第一节 概况1986年以来,农场农业主要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年粮豆总产量平均在4.5~6万吨之间。 1991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场根据水稻价格有所上升的市场行情预测以及农场的土地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压麦、稳豆、增玉扩稻”的增效措施,使玉米和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
第二节 粮食企业改革
第二节 粮食企业改革1985年,粮油公司更名粮贸公司,刘玉平任副经理主持粮贸工作,粮贸公司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场粮食的管理和经销,对外联系业务仍称粮食科。 1986年,杨玉堂调任粮贸公司经理,下设财会、调拨、业务等由12人组成,主要负责上交粮和自销粮的调拨。 1994年,卢景尧任经理,公司由10人组...
«
1
2
...
6942
6943
6944
6945
6946
6947
69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