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农场工业的调整改革与全面整顿企业
第二节 农场工业的调整改革与全面整顿企业 1970-1979年建设兵团时期,农场工业发展较快,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分场小油厂、小砖厂重复建厂严重,各厂开工不足,多数亏损。1978年农场加工厂新建酒房一座,投资35.7万元,建成后一直未投产,闲置六年。另一方面单纯注重产值的增长,忽视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九章 林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7年起,农场设林业技术员,属生产科领导,下设两个试验区(现种畜站),一为苗圃试验区,育苗面积20亩,职工l5人,技工1人。二为果园试验区,果园面积240亩,职工20人,园艺技术员1人。 1958年5月,农场设立林业科。 同年7月,农场下设示范林场(现农场...
第二节 场内林业资源概况
第二节 场内林业资源概况 八五二农场森林属完达山北麓余脉。原始森林经多次破坏,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演变成现在的次生林。 我场森林东北至蛤蟆通河西南、南、东南;东至原虎宝县界;北、西北至挠力河;西至小森别河,与宝清县的朝阳、万金山、尖山子等公社土地交错。农场南部山高林密,海拔一般在125米,最...
第三节 林业采伐与抚育
第三节 林业采伐与抚育 1956年-l952年,农场森林采伐只有林场采取定点、划片、清林,作业有技术要求,伐区质量较好。 其它单位都是自由选林、自由采伐,哪里木头好,就在哪里采伐。选好的伐、运、用,丢弃木材十分严重,甚至出现“困山材”腐烂在山上,采后不清林,不但没有起到抚育保护作用,反而破坏了...
第四节 造林和绿化
第四节 造林和绿化 1956-1962年,全场造林面积达5679亩;l983-l969年农场造林达9,218亩;l970-1978年造林达9,167亩。 经1979年森林普查,山地造林面积为7,995亩,已成林面积1,860亩。主要分布在南横林和北沟作业区,如水库、六分场、养鸡队,种畜站,农场...
第五节 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五节 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森林资源的采伐利用 1956年—l962年,农场采伐木材达154,825立方米,其中支援国家建设38,350立方米。 农场采伐木材利用情况:主要是将原木加工成“板方材”,供基本建设及制作家俱、办公用品。 其次是供牧副渔业,机械、车辆用材。开始是选好的木头采伐...
第六节 森林保护
第六节 森林保护 建场初期,农场只伐木,不造林,使原始森林受到破坏,森林面积减少。同时,由于缺乏严格措施,曾发生多起森林火灾,造成国家森林资源的严重损失。 1961年,农场虽然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但机构虚设,并无专职人员过问护林防火工作。山林火灾不断发生。 1967年,“文革”时期,大索伦河...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建筑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建场二十八年来,房屋建筑由无到有,由草木结构到砖瓦结构,向高层发展;先后投资12,529. 9万元(企业自投3,127.5万元),实有建筑房屋面积ll6万平方米(砖瓦结构l09万平方米)。 农场组织机构变动频繁,初期与水利部门合署办公,1962年时与工交科合...
第二节 房屋建筑
第二节 房屋建筑 农场房建工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为建场初期的草木结构;二为1958年后的砖瓦结构;三为近时期的向高层发展。 第一期: 草木结构时期 1956年3月,为了迎接“北上大军”的到来,先头部队在开垦荒地的同时,还要为进“点”人员抢盖马架。从1957年7月起,为抢盖在北大荒能安全过冬...
第三节 农场给水工程建设
第三节 农场给水工程建设 生活用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农场建场初期一些分场和生产队生活用水团难,有的甚至到附近的河沟里去挑水喝,冬季则凿冰取水。 为了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当时曾以每口井l920元的代价,聘请宝清县的打井工来场打井。根据资料记载,到1956年8月20日,农场打水井共用资金l01,l7...
第四节 全场基建队伍和设备
第四节 全场基建队伍和设备 八五二农场除了拥有2,354名职工的建材厂,425名职工的木材厂外,七个农业分场都拥有自己的基建队,制材、烧砖、木工、瓦工俱全。 各农业分场都有窑厂、木材加工车间。自己可以解决分场内部的房建材料。农场拥有年加工一万方原木的木材厂,年生产五千吨的水泥厂,年烧红砖两千万...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一章 电力第一节 机构沿革 八五二农场电力事业,经历了从自身发电到地方区域性供电,直到今天的“国网”系统供电的过程。 目前,场内有35KV以上变电所三座,主要容量达三千八百千伏安。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75公里,6至l0Kv高压配电线路421.5公里,低压配电线路386公里。已投入运...
第二节 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 1956年,从部队带来一台48瓦的旧发电机组,供“开荒指挥部”照明和临时焊接机械部件用电。 l958年8月,大批转业官兵来北大荒后,分别从原部队要来淘汰的旧发电机组,修复后,供生产和生活用电。l963年5月,农场决定由迎春架设一条26公里,35KV高压输电线路至...
第三节 电力队伍
第三节 电力队伍 农场电力队伍是随着供电量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l963年4月,农场机务科设立专职电力技术员工人,并成立了变电所,负责八五二农场所有自发电和地区性供电、分配使用及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1965年后,成立了精干的电力施工队伍,人员配备整齐,技术水平有所提高。1972年4月,...
第一节 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八五二农场交通运输单位始建于l956年6月。当时密山铁道兵农垦局汽车连拨出一个汽车排,由排长孙文臣带领42人,驾驶苏式汽车(系抗美援朝战场撒下的旧车)23台,到宝清组成八五○二部农场转运站汽车队。 随着建点开荒的发展,汽车也不断的增加。1957年进...
«
1
2
...
7072
7073
7074
7075
7076
7077
707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