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十节 冷饮厂
第十节 冷饮厂1973年引进冰棍机一套,建一小型冰棍厂,隶属服务站领导。配职工4人,年产冰棍80万丈,每支零售价五分,供应场部地区为主。1980年后,销售到生产队。 1984年7月,冰棍厂扩建为冷饮厂,配职工16人,隶属农场副业队,实行自负盈亏,单独核算。生产项目有;冰棍年产57万支,汽水年产1....
第一节 概况
第十三章 集体经济第一节 概况1969年秋,根据兵团指示精神,将家属(非职工)组织起来,从事集体生产。团部地区组成一个家属连,连长李德凤,政治指导员乔淑琴,并设立党支部,全连200余人。连队(生产队)均组织家属排,全团共成立家属排23个。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到1976年,家属排发展到48个。1977...
第二节 管理机构沿革
第二节 管理机构沿革1969年,组建团(场)直属家属连,隶属团司令部:各连(生产队)成立家属排,归本连队建制。 1977年场直家属连,改为家属大队。归直属党委领导。生产队家属排,仍属本连队建制。 1982年春,农场成立集体经济办公室,负责人卜宪仁。 1983年初,改集体经济办公室为劳动服务公司...
第三节 分配
第三节 分配集体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分配办法;在生产纯收入中,提出8%为管理费,留5%的公积金,留3%的公益金,余者按平时所记的劳动工分,年终一次分配给个人。场直家属连自1969年成立以来至1983年,平均个人年收入在300元左右,生产队家属排,收入一般在三至四百元之间。
第一节 概述
第十四章 房屋建设第一节 概述房屋建设不仅是农场发展生产的需要,而且是群众生活之必须,随着拓荒者的到来,农场的房建工作同时开始。 二十七年来,农场的房屋建设,也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陋的土坯房到砖瓦房。 建场前,原有七个自然村屯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1957年春,进场的铁道兵战士...
第二节 简易住房
第二节 简易住房建场初期,受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为了在这块千古荒原上站住脚,安下家,只有继承老北大荒人的传统办法,建造简易房防暑御寒。这些简易房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一、马架 在地上打三排木桩,用木杆搭成人字形架,上面铺上树条子,苫上草或盖上草帘子即成。里面用树条搭成床,铺上草便可以住人...
第三节 土坯房
第三节 土坯房土坯房是本场房屋建设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1958年开始,公用库房,机房,食堂,办公室等均造土坯房。1964年以后职工家庭住房也以土坯房为主,直到1979年土坯房才停止建造。 由于各时期条件不同,土坯房的建造质量也不断提高。1958年所造土坯房多为马尾型。墙壁不高,石头地基四十至六...
第四节 砖瓦房
第四节 砖瓦房从1958年总场在东安建砖瓦结构办公室以来,砖瓦结构的房屋建设已经开始。并且在1959年农场建立了自己的砖瓦厂后,建砖房逐年增多。到1979年,停止了其它结构的房屋建设,全部建造砖房。现将几个砖瓦结构的主要建筑分述如下: 总场办公室:建于1958年。材料来源,砖是用手工制坯,土法烧制...
第五节 楼房
第五节 楼房农场现在楼房虽然不多,但楼房建设的历史在1960年就开始了。为发展家禽养殖业,总场在饶河镇东三里远的大代桥两岸设计修建一座7703平方米的三层养鸡大楼。1960年组织几百人的施工队伍投入施工,-土冻前工程只完成80%,由于当时国内及场内形势,加上条件不具备而下马。总场解体后,大楼逐渐拆毁...
第六节 建筑工程队
第六节 建筑工程队1958年8月,总场组建一个基建大队,下设三个基建队,一个砖厂一个圆锯制材厂,另有一个右派队和三个劳改队,共计两千余人。基建大队属分场级编制,大队设党委,以下各队设党支部。大队第一任队长兼党委书记聂云美,副队长陶冠贤。 历年全场房屋建设完成情况统计 ...
章下序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章下序概述: 1957年前,场区内有七个自然屯,村屯之间有简易马车便道相通,对外没有公路。夏秋靠水路,冬季靠雪路冰道与饶河、富锦、佳木斯等地来往。主要运输工具是轮船与马爬犁。 1964年至1968年,对外仍无公路。进场物资,一靠夏秋江运,二靠冬季冰道汽车运输。场内务生产队之间有...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1963年前老八五九农场设工业交通科,分场设一名多种经营助理员兼管交通运输。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也设工业交通科管交通运输。 1969年4月成立二十三团,团后勤处设装备股管交通。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机关设基建交通科。1978年改为工交科,1983年改工交科为交通运...
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二节 公路建设一、场内公路 1963年前队与队之间只有便路可通。夏涝冬雪阻碍通车。1964年开始修建场内公路,到1983年以场部为中心的场内公路交通网已形成。两条主干公路呈十字交叉穿过场部中心,东西南北联结43个居民点。其公路分布如下: (一)民主至东安公路 全长34公里:民主到场部,16公...
第三节 交通运输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一、陆路运输 1968年前农场与外界没有公路可通,汽车在场内务队之间运种子、口粮和饲料、运上交粮到东安镇,从东安码头运煤,油料、肥料到各生产队。 封冻后汽车可沿乌苏里江冰道到饶河县运日用百货和生产所需的物资。 1969年“胜七公路”修通后,进出场物资可从佳木斯、福利屯、建三江管...
第四节 安全生产与交通事故
第四节 安全生产与交通事故自1964年建立汽车队至1978年的十四年间从来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安全行车一千五百万公里,受到建三江管局交通主管部门的奖励。1976年被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评为“先进汽车连”;1978年合江地区授予“交通红旗单位”,司机姜学义、徐明发、王本同三人被饶河县评为“安全...
«
1
2
...
7217
7218
7219
7220
7221
7222
72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