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电力
第十六章 电讯第一节 电力今供电站,是在老八五九农场五分场修理所发电车间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1959年,修理所的发电车间,有干部1人,工人7人,简陋土坯房一栋计80平方米,55瓦发电机一台,担负着本所的日常电机修理和场直单位的照明用电。 1964年,四平农场(老八五九农场五分场)与平原农场(老八五...
第二节 通讯
第二节 通讯一、机构改革 1957年初,总场装设十门磁石交换机,配话务员3名,机线员两名,隶属基建科管理。科长郭少仁。 1958年底,场社合并,所有通信人员及设备归属饶河县邮电局管理。分场设有交换台,配话务员两名,机线员两名,行政隶属分场办公室。 1964年3月,新八五九农场成立,农场装有50...
第三节 邮电
第三节 邮电一、机构沿革: 现八五九农场邮政支局(四平支局)的前身是老八五九农场五分场邮电所。1957年,该所初建时,配邮电员一名,隶属饶河县邮政局领导。 1960年,刘增贵任五分场邮电所所长,增设邮电员一名。 1964年,成立新八五九农场,五分场邮电所,改为八五九农场邮电支局(四平支局),仍...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十七章 商业第一节 经营规模1957年的一分场即(今八五九农场)只有和平村一小商店(今水利大队)。1958年分场部设商店。兵团时期(1969—1976)在边远和比较中心的生产队设代销店,始至1983年发展到10个分店(1、2、4、9、12、17、19、25、38及东安分店)——个大百货商店(在场部...
第二节 资源及经营方式
第二节 资源及经营方式1957年至1968年,货源来自饶河县商业局批发站。1969年打通“胜七公路”后,由六师商业处(今建三江管理局商业处)取代供应,始至今日。 建场至今,进货一直是三级批发站,经二、三级批发站增加管理费(每一站加5%),到农场后又要抽利润,所以从1957年到1984年,商品毛利率...
第三节 商业利润
第三节 商业利润从1964年到1984年,商业利润一直按8:1:1比例,即盈利80%归农场,上交管局和总局各10%,至于商业人员安排和资金,1982年以前归管理局;1982年后转农场管。农场把商业留成用于商店扩建和职工住房。 1984年下半年,小百货组搞销售承包试点,试验结果:销售额增加原计划销售...
第四节 收购站
第四节 收购站1970年成立收购站,到1985年元月归商粮贸公司,改名为贸易货栈,其业务仍然收购农牧副产品兼销轻工产品。 自成立以来,大量皮张、中药材、菜种籽、白瓜子、编织品等,通过收购站,实现收购两旺,购销品种最多达136种。1979年经营金额达到五十一万二千元,每个职工平均劳动效率为十万零二千...
第一节 粮食管理
第十八章 粮食第一节 粮食管理一、管理人员 1959年开始,每个农业队配粮食保管员一人。兵团时期(1969—1976)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队配两个。1957年至1963年农场供销科设粮食助理员。1964年改由经销站管。1969年兵团成立,设商业股管粮食。1978年恢复农场,改股为科,粮食归商业科管。...
第二节 粮食供应
第二节 粮食供应每年秋收后,商业科对全场三留(口粮、种子、饲料)要作出安排,留足口粮,分批分期从农业队运交面粉加工厂和油粮加工厂加工。按工种口粮定量标准(见附表6)进行供应,全年平均每人供应180公斤成品粮,全场年供应量为2800—3000吨成品粮。 ▲豆油供应:1978年前每人每月供应半斤,19...
外贸
第十九章 外贸外贸1958年农场设有外贸组,七人组成当时农牧副产品丰富,外贸工作活跃。1960年人员调动又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机构撤消,对外业务由经销站代办。1978年又恢复,成立外贸科,并配备干部三人,其工作业务及人员工资,均由管局外贸处负责。1983年机关体制改革,建立商粮贸公司,经理滕世江,外贸...
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章 工商行政管理第一节 概述我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1979年才建立机构,但没有真正发挥职能作用。1981年开始对市场、执照、物价进行管理。从1982年开设农贸市场后,集市贸易日益活跃,经过四次整顿,农贸市场由露天变为室内,由开始仅5个活动商棚发展到1985年具有四百多平方米,内设有18个售货台的...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1979年,设工商行政管理科,与商业科合并办公,副科长崔怀俊,任职至1985年。 1982年,科内增设市场管理员1人。 1984年6月,工商行政管理科与商粮贸公司分开办公(1983年前与其合并办公)科内人员未变。 1985年,科内又增设物价管理员1人,计工作人员3人。
第三节 市场管理
第三节 市场管理一、市场贸易: 我场市场贸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一切商品统一由农场商业科及商店统购统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后,市场开始起变化。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成分,到逐步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1981年起,外地商贩涌入我场,走门串户推销商品,在农场部也开始出现摆摊设点,推销农副业产品。...
第四节 执照管理
第四节 执照管理1980年以前,无营业执照登记制度,1981年发放营业执照3户,全场第一个缝纫个体户是“英霞缝纫铺” (李风英和李云霞合办),到1985年共发155户,其中全民企业25户,集体企业4户,个体经济126户。(见下表) (一)个体: 按行业分类: (二)、全民,集体: 对全民、集...
物价
第二十一章 物价物价物价管理,它包含商品价格的制定到商品交换流通监督的全过程。我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商品有监督权,而无物价的制定权。市场一切商品流通交换价格,都由上级物价部门确定。农场根据上级的规定贯彻执行。1981年前,市场商品价格基本稳定。即使个别商品有所上涨,但幅度不大。而且价格都是统一...
«
1
2
...
7218
7219
7220
7221
7222
7223
722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