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建场24年来,曾在1997年发生一次较严重的虫害。6月至9月,在农场发生天幕毛虫灾害,人工林和次、散生林受害严重,尤以杨树为主,危害严重的地区,散、次生林及人工林的叶片全部被吃光。 鼠害在近年比较严重,因农场荒地多,粮食也多,造成野外老鼠很多。每年冬季灾害发生都比较严重,这些...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章 畜牧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77年组建前锋农场前的畜牧业比重很小,也没有一定的管理机构,只有一名上海知识青年章金秋在生产股里担任畜牧技术员,负责全营的畜牧工作。1977年以后成立兽医站,1981年章金秋返城由兽医技术员刘春生代管,临时负责全场畜牧工作。1981~1984年,农场兽医工作由生产...
第二节 牲畜饲养
第二节 牲畜饲养 建场以来,牲畜饲养主要是放牧和圈(舍)饲养。放牧,指非役用的牛、马常年放牧(冬季圈养),每年5 ~6 月青草幼嫩,是放牧的黄金时节。7 月以后,青草逐渐黄老了,蚊虫多,气温高,只能起早放牧兼人工打草喂饲。羊也是常年放牧为主,每年开春在向阳的地方或末秋翻的豆茬地、玉米地等放牧,冬季...
第三节 饲料
第三节 饲料 饲料是长期稳定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其生产供应和质量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产品、成本、繁育、改良、疫病防治及发展全过程。建场到2000年末,畜禽饲料约有7类近50余种。 1、种类 (1)精饲料:破半豆、玉米、大麦、土小麦、豆饼、小麦麸、土豆、玉米面、谷子等。 (2)粗饲料:...
第四节 繁殖与改良
第四节 繁殖与改良 发展畜牧业的中心任务是增加家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数量的增长靠繁殖,而质量的提高靠改进培育和饲养条件外,其主要也是通过繁殖才能实现。 一、配种 1985年开始对黄牛人工冻精配种改良工作,主要利用优质“三河牛”冻精人工冻配。其受胎率在70%以上。 1986年,由...
第五节 疫病防治
第五节 疫病防治 一、机构沿革 1977年,农场组建后成立兽医站,行政隶属生产科,章金秋负责全场畜禽防疫等工作。1981年,刘春生负责全场牲畜防疫等工作。1986年,农场成立兽医站,隶属畜牧科,兽医站由刘春生任站长,负责全场牲畜防疫、检疫、化验、治疗、兽医药品供应、人员培训、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服...
第六节 科技兴牧
第六节 科技兴牧 科技兴牧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也是高产、高效的中心环节。这是农场在发展畜牧业的实践中证明的一点。1996年以后不断加大科技兴牧的含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引进人才 自1985年初,农场就开始注重个体养殖户的养殖业发展,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给引进人才安家费、配备专业技术应用设...
第七节 技术队伍
第七节 技术队伍 从1977年建场以来,到2000年末,共有从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7人,其中:高级兽医师2人,中级兽医师3人,兽医师5人,助理兽医师7人,技术人员15人。 建场以来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表 表3-75 续表3-75
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概况
第六章 渔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概况 一、机构沿革 1987年2月9日,农场组建水产科,赵占海任副科长,主抓全场水产渔业工作。 1988年2月23日,郭忠勤任副科长,负责水产渔业工作。 1989~1991年,农场先后对畜牧部门进行体制改革,成立畜牧渔业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盈亏自负的运...
第二节 渔业资源
第二节 渔业资源 一、水域资源 场内的河流分别分布在别拉洪河与浓江河的两个流域区内。北部为浓江河涝区,有沃绿兰河和瓦其卡河,都发源于该境内重沼泽区。南部有二道河流入别拉洪河下游。 场区内共有江河面积3400亩,至2000年,有干渠200余条,斗渠500余条,共有可利用水面9000余亩,人工渔塘...
第三节 人工养殖
第三节 人工养殖 人工养鱼始于1984年,主要是利用人工鱼池养鱼。鱼苗大部分都是上级水产部门提供的,提供鱼苗6万余尾,大部分是鲤鱼、鲫鱼和草鱼为主。由于初养,没有熟练掌握饲养的技术和管理,只放不管,有的鱼苗跑完了,有的冬季水浅冻死了,有的没有清底而捞不上来,故而造成当年亏损。1985、1986两年...
第四节 捕捞
第四节 捕捞 一、渔具 船只、网具、滩地是捕捞鱼类的基本条件;渔具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 在建场前,渔业资源丰富,真可谓是“瓢舀鱼”。所用捕捞工具主要有鱼叉、竹夹子、毛钩、抬网、滚钩、宽网等渔具。 80年代以后,主要的捕捞工具是:扒网、挂子、陷网、滚地笼、须笼、拦河网、亮子泊、大拉网...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七章 工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年4月,农场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工副业科,当时在编3人,程俊彦任工副业科副科长。1987年改名为工业科。当年7月程俊彦调出,付新忠调入任科长,邢继任统计工作。1995年3月,郭忠勤调入任工业科科长,当年7月刘阿尼调入任统计。根据上级工业处要求当年成立了技术监督局、...
第二节 水暖站
第二节 水暖站 水暖 1980年7 月农场开始组建安装队,主要负责农场水暖安装。安装队首任队长王正卜,安装工人有王家坤等7 人。担负场部新建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地的水暖安装及冬季供暖任务。1981年,由于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安装人员也不断增加,当时的安装条件比较艰苦,都是一些笨重的安装器械,基本...
第三节 粮油加工厂
第三节 粮油加工厂 面粉车间 农场粮油加工厂前身是1974年反修独立营营部成立的面粉加工车间,当时只有65型磨粉机4台(当时人们都习惯叫它小钢磨),负担着全营1648人的面粉加工任务。高志昌具体抓面粉加工工作。1975年初成立粮油加工连,高志昌任连长。以后又陆续购置4台95型榨油机,担负着全营豆...
«
1
2
...
7423
7424
7425
7426
7427
7428
74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