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出租车市场
第五节 出租车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1995年出租车开始进入劳务市场。当时只有4 ~5 台农用辽宁生产三轮和农用黑豹微型车,担负市场劳务者的接送等项事宜。1996年,交通科在农场十字路西的北侧用沙石修建了出租车停车场,1997年改在邮局、法庭综合楼又建起了出租车停车场,方便了来往场内、外群...
第六节 交通安全
第六节 交通安全 一、管理机构 1973年,农场交通工作只设一名监理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汽车队的管理和安全驾驶等工作。1979年,设立了工交科,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农场的工业、基建和交通工作。1988年,农场设立了交通科,交通科下属汽车队、公路站、客运站三个业务部门,承担着场内公路货物运输、公路...
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概况
第十一章 通讯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概况 1969年,反修营成立通讯联络点,机房设在营部。装设十门磁石交换机,话务员和外线工各1 人,当时负责人是王作师。1977年农场组建后,机房随着新场区的一幢办公室建成而搬到该办公室内,话务员增加到4 人,外线工5 人。通信与电力合并在一起,名称为通电科,负责通信...
第二节 线路和网络
第二节 线路和网络 1978年,由农场通电科负责,在七、九、十队的协助下先后架设了这三个生产队通信线路,计20公里。所用杆为油炸杆,挂线为4.0F铁线,当年又用胜利农场原有的通信线路架设至农场一队,共计60公里,并将四队、五队的线杆加了一排4线旦,还有四队、一队各设了一个分机室并安装了10门磁石交...
第三节 设备与管理
第三节 设备与管理 农场为通讯部门投资购置的各种设施及杆、线等1996年都纳入邮电局管理。现通讯科有一台HLD04-PZSV128线远端模块机一台,松下图文传真机一部,48伏离电瓶一组,一条26公里的光缆线及可视电话会议系统一套。这些较简单的通讯设施都由通讯科专人负责管理和维修。 随着农场经济、...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二章 土地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组建后,土地管理一直由农场基建科代管。1984年,农场成立土地管理办公室,土地管理专人负责。1989年5 月,土地管理办公室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合署办公,仍设专职土地管理员1 人。1990年4 月,土地管理办公室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分开,成立土地科,仍有土地管理员1 人...
第二节 土地概况
第二节 土地概况 农场经过32年的开垦与建设,土地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到2000年最后界定,全场土地总面积为110349.9公顷,合1655248.1亩。其中耕地面积是387677.2亩,林地面积30989.7亩,水面面积72373.5亩,场部村庄和公路占地面积19108.3亩,牧地和可垦荒地面积3...
第三节 土地管理
第三节 土地管理 土地是人类赖依生存的宝贵资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土地在建场前后阶段一直没有专人管理,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存在,土地边界纠纷在场内外也时有发生。从1990年4 月,农场有了正式的土地管理机构,农场的各种媒体宣传力度也逐年加大,特...
第四节 土地调查
第四节 土地调查 根据黑政办发(1985)21号文件精神,农场先后二次对全场土地现状调查,据统计共动用214 人。每个调查组由3 ~4 人组成,其中有1 人是机关科长,其他2 ~3 人是生产队统计和副队长等组成。主要对本队的耕地一块一块丈量,每次调查摸底都要经过10天左右时间完成任务。基本查清了全...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由于建场之前后体制变动较多,劳动管理部门也随之而变。 1968年12月以后,反修营时期劳动管理工作卞德民负责。1972年3月,劳动管理工作由哈尔滨知识青年赵维环负责。1973年5月,劳动管理工作由复转军人贾清波负责,当时任军务股参谋。1978年,农场成立劳动工...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二节 职工队伍 一、职工来源 农场职工队伍是由1957年从其它农场调来场的山东支边青年、1958年以后复员转业官兵,老农场调来的机务人员、1966年后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子女就业者、外场调入和逐年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建场前后一部分外地流入投亲靠友人员组成。1977年底共有职工1769人...
第三节 劳动分配
第三节 劳动分配 一、工资制度与改革 建场24年来,在职工的劳动分配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以工资制为基本形式,以奖金补贴为补充形式。1990年以后实行岗位工资为基本形式,以奖金和补贴为补充形式。1997年以后实行效益工资为基本形式。 (一)固定工资制 农场职工工资是沿续部队转业官兵和...
第四节 劳动组织
第四节 劳动组织 1968~1976年农场是以转业官兵和支边青年为主体,故开始在劳动组织上便沿用部队的班、排、连等组织形式。一个生产队相当一个连队,下设机务排(队)、农工排、后勤排。机务排以包车组为班,农工排下设二至四个班,后勤排以工种分班。工副业的劳动组织与农业生产连队类似,但每个班(组)人员不...
第五节 劳保福利
第五节 劳保福利一、工伤病假待遇 关于工伤,1988年以前,职工因工负伤,由医院证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认定,由劳资科负责办理工伤手续和落实工伤待遇(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工会、劳资、医院、计财4个单位组成,农场副场长主持)。1988年以后,为了清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农场决定重新办理工伤手续。并规定:“...
第六节 劳动纪律
第六节 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提高效率的手段,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遵守统一纪律,违者将受到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反修营时期,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原来正常的劳动纪律都被视为“管、卡、压”而废除,没有统一的劳动纪律。1970年8 月1 日兵团制定了《连队行政生活规定》,沿用军队的管...
«
1
2
...
7425
7426
7427
7428
7429
7430
74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