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龙镇农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第四节 龙镇农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1979年12月7 日,龙镇农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308 人,主席团29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分场、各生产队、场直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也列席了会议。大会在场俱乐部举行,有500 余人到会。南文祯任大会秘书长。大会成立4 个组,分别是:会务组,组...
第五节 落实各项政策
第五节 落实各项政策 在“文化大革命”中,龙镇农场先后被错误揪斗的干部群众达140 人,被打成特务、叛徒、走资派,制造了冤、假、错案的41件,共46人,其中致死10人,致残3 人,判刑2 人,戴帽13人,立案14人,定路线错误的4 人,据调查,在文革深挖期间,共举办所谓有问题的人员学习班3 次,...
第六节 改革与整企
第六节 改革与整企一、实行生产责任制 1980年,农场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了“专业承包、分业核算、定额管理、以分计酬、以分浮动”的经济责任制,这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农场在经营管理上第一次新的改革,它初步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状况,使劳动管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80年的经济责任制的主...
第七节 党委六届八次扩大会议
第七节 党委六届八次扩大会议 1983年1 月9 日,龙镇农场党委六届八次扩大会正式开幕,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场党委委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厂长(经理)、队长、场机关各科室领导共200 余人。会议历时13天,于1月21日园满结束。这次党委扩大会,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龙镇农场前所未有的。 场党委员场...
第八节 企业整党
第八节 企业整党 1985年,龙镇农场隶属省司法厅劳改局领导。8 月份省劳改局莲江口整党工作会议之后,根据上级的部署,场党委决定于1985年11月9 日召开了“龙镇农场整党工作动员大会”全场党员430 余人参加了大会,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人,及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大会,党委书记,支队政委李景和在会...
第九节 农场召开三千人大会
第九节 农场召开三千人大会1986年7月,北安农场管理局党委对龙镇农场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的领导成员:党委书记黄国义,场长李秀武,党委副书记赵联芳,副场长张永军、韩晓忠、贺玉田,总农艺师李录元,纪委书记刘建国,工会主席南文祯。1986年,是龙镇农场有史以来,党政领导班子变动最大的一年。 新...
第十节 大搞环境建设
第十节 大搞环境建设农场在前30多年里,环境建设工作一直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重视,虽搞过几次场区规划,环境卫生,却都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群众的习惯势力的影响而虎头蛇尾,雷大雨小,很不彻底。1985年农场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同时,农场借助这个东风,把环境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狠抓了一下...
第十一节 连续涝灾的两年
第十一节 连续涝灾的两年建场34年来,农场的农业生产曾多次遭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农作物产量忽高忽低很不稳定。1983年、1984年两年中,农场连续受到涝灾。使本来就不景气的龙镇农场,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983年,农业生产是在严重的春涝情况下起步的。由于去秋雨封冻,冬雪大,本年3月份...
第十二节 发展“双体”经济
第十二节 发展“双体”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场相继出现了集体和个体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但因缺乏对其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总结,失去了社会的控制力,使其发展很不稳定。1988年,农场注意了“双体”经济工作,并以场工会为主成立了龙镇农场双体经济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场长担任...
第十三节 加强农机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十三节 加强农机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农场的农业机械是在1956年接收北安劳改分局开荒大队机械的基础上,随着农场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龙镇农场是一个中型农场,1989年拥有耕地246.234亩,职工4,425人,充分挖掘农业的潜力,就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加强农机管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第一节 土地开发和利用
第四编 经济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土地开发和利用一、概况 龙镇农场(龙镇劳改支队)创建于1955年,土地现已大部分被开垦成农田,土壤类别有淋溶黑土、草甸子土、森林土、棕壤土、沼泽土、强度生草土等,以草甸子土、淋溶黑土面积较大,耕层约25厘米以下为黄土层,渗透性差。 1955—1967年,龙镇...
第二节 耕作制度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一、轮作制度 龙镇农场轮作制度开始于70年代。建场初期的1955—1969年,连年开垦荒地,耕地面积逐年扩大,边开荒边生产,没有正规的轮作体系,只限于一般的作物换茬,小麦、大豆重迎茬很普遍,造成单产不高,总产不稳。1970—1974年,轮作体制基本建立,形式为麦、豆、麦、杂四区轮...
第三节 种子
第三节 种子一、机构概况 农场于1956年建立良种场,由农业技师汪福林主抓种子工作。1962年良种场搬迁至5分场2队改称良种队,耕地面积3,000亩,汪福林主抓技术。1964年农场将良种队改称为良种站,为独立核算单位,耕地面积3,000亩,由王玉贵担任书记兼站长,技术员安松林。1966年又重新建...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一、土壤分类表 合计土地总面积587,582亩,其中土壤面积579,259亩,水域面积8,323亩。 二、肥料 1、种类:农家肥(即粪肥)包括牲畜和人的粪便及堆肥、垃圾等。 国产化肥: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等; 进口化肥:二铵、一铵、三料等。 2、肥料使用情况 建场...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第五节 植物保护一、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 (一)病害 小麦病害有根腐病、散黑穗病、赤霉病、锈病(叶锈、杆锈)历年较重。大豆根腐病、紫斑病、细菌性斑点病(以灰斑病最多)。玉米细黑穗病及少量的大小斑病。 小麦叶锈、杆锈病在50年代末发生严重,60年代推广了耐腐品种克刚、克强、克壮等才有所减轻。根腐...
«
1
2
...
7933
7934
7935
7936
7937
7938
793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