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地方航运
第二节 地方航运 地方航运主要始于嘉荫。1968年,黑河地区将瑷辉县船队的船只、人员、设备大部分调入嘉荫县乌云煤矿,称红旗船队。固定资产(机动船2艘、拖轮2艘)15688元,随船干部1人、工人6名。1971年,将红旗船队交归嘉荫县工交科。船队自负盈亏,单独核算。1973年,船队有机动船4艘,木驳船...
第三节 社会船只
第三节 社会船只 嘉荫县社会船只据1980年统计,共有大型船只4艘,无动力钢驳船2艘,小型机尾船66艘,县外事科大小快艇2艘、395马力。1972年8月,从省外事办调入95马力汽油发动机,航行时速19公里。1982年,省统一编号“长城308”。大艇“险峰号”于1975年从省外事办调入,为柴油单机组...
第五章 邮电
第五章 邮电 伊春市邮电通信由手工生产操作发展到机械操作,由流动服务发展到固定服务。邮电业务由1948年的邮政业务发展到1953年的邮政、电信业务。 1952年,邮政通信只开办函件、包裹、汇兑、报刊等传统业务,到1985年,邮政业务已发展到10几种。 电报通信经历1952年人工和话传通信,1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948年4月,市邮电通信机构始建,时称邮政代办所。6月,改为邮务所,隶属于汤原县南岔邮电支局。1950年,支局所址在伊林街,与伊春公安派出所在一栋木板房内合署办公,开办邮政业务。随林区的开发建设,伊春与全国各地来往信件、电报急剧增多,而信件、电报由汤原经转,又常造成积压。195...
第二节 邮政设施
第二节 邮政设施 一、局、所 1940年,伊春有邮政代办所1处,营业点设在伊林街私人开设的中药铺内,办理邮政业务。1950年,成立邮务所。1951年,成立伊春邮政局。1952年,根据行政区划归为县邮电局,局址设在伊林街,局舍是砖瓦结构的平房。1954年,局舍迁置3公里1栋新建的砖瓦结构的2楼内。...
第三节 邮政业务
第三节 邮政业务 一、函件 1948年,伊春始办涵件业务。到1952年,开办的涵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事物文件、盲人读物、货样。1952年,邮政通信主要为林业生产服务,邮政通信网点均设在森工局附近,办理业务不受时间限制,用户随来随办。同时,还组成流动服务组深入林场、工地服务。年出口函件达97...
第四节 林业邮政
第四节 林业邮政 1951年,伊春邮政局组成3个邮政通信服务组,每组2~3人,深入林业生产一线到工棚为工人办理邮政业务。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作业点的开辟,人口的增加,流动服务已满足不了林业生产的需要。1952年,乌敏河森工局在邮政局的协助下首先创办了林业邮政通信网。这一经验在各森工局推广,到195...
第五节 电信设备技术
第五节 电信设备技术 一、城镇电话设备 1953年,县邮电局有100门磁石式市内电话交换机3部。1956年,县局及9个分支机构磁石式县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20门。1959年,首先更换了县局磁石式县内电话交换机,安装了共电式市内电话交换机600门,市内电话通信达到了半自动化。1971年,地区邮...
第六节 电信业务
第六节 电信业务 1952年,伊春、翠峦各设有1部莫尔斯人工电报机,办理电报业务。到1985年,伊春电报通信经历了话传、人工、电传、自动转报电报通信4个时期。 长途电话通信始于1953年。1985年,长途电话通信经历了使用磁石式长途设备通信和共电式长途设备通信2个时期。 市内电话通信始于195...
第七节 邮电管理
第七节 邮电管理 一、邮政业务管理 (一)邮政通信质量 邮政通信质量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规定完成各类邮件的全程时限。邮政通信质量实行“一级管一级”的分级管理原则。市邮电局的通信质量由省邮电管理局检查考核;市邮电各分支机构的邮政通信质量由市邮电局检查考核。邮政通信质量设以下...
第六章 林业电话
第六章 林业电话 从1948年朗乡至英山间架设第一条通信线路起,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到1985年,林业电话线路达3634公里,林业电话用户总数达10229个,长途电话达114条。业务种类除普通电话外,还包括营林调度、木材生产调度、林产工业调度、公安专线电话及森铁行车专用通信等,形成了以林管局为交换...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除1968~1972年7月与邮电局合并外,林业电话始终是自成体系分级管理。林管局至林业局的通信由林管局管理,称为长途网。各林业局至林场经营所的通信由各林业局管理,称为地区网。林管局电话管理部门对林业局电话管理部门实行业务指导。 一、长途网机构 1949年9月,汤原林务分局迁址...
第二节 通信网络与队伍
第二节 通信网络与队伍 一、通信网络 开发初期,林务分局和各林务所分别设立交换台,各自独立互不联网。后租用铁路部门电话线2对,连接伊春、乌敏河、翠峦、五道库、大丰、南岔等交换台,初步形成了以磁石式交换机为主的普通电话系统。50年代,伊春以北各局陆续建设,其交换台逐步进网。到1959年,友好、上甘...
第三节 线路建设
第三节 线路建设 一、长途线路 林区开发初期,林务分局租用铁路电话线2对,其中伊春至翠峦1对,联结乌敏河、翠峦;伊春至南岔1对,联结五道库、大丰、南岔。伊春至双子河则是双子河建局时的简易弯钩线路。森林工业管理局成立后,通信线路随林业局的建立而逐年延伸,但都是临时性简易线路。1954年,营林局建设...
第四节 专用通信
第四节 专用通信 一、调度电话 1954年,安装了第一台电子管式调度电话扩音机。1963年,安装了55型脉冲选号调度电话,林管局总调度室与各林业局生产调度科室建立了直达调度电话。同年,铁力林业局也安装了同型号的选号调度电话。1967年,林管局调度电话开通至乌伊岭。1971年,调度电话改用yD—Ⅲ...
«
1
2
...
8962
8963
8964
8965
8966
8967
896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