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节 经营管理
第八节 经营管理 1960年前,全市粮食企业统一核算,各基层单位实行报帐制,商品调拨由市局划拨结算,费用实行上借下拨。 60年代始,粮油系统相继建成一批粮油加工厂,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经验,加之供电不足,原粮供应不及时等因素影响,生产很不正常,经济效益有时入不敷出。1965年,特区实行政企合一...
第九节 重点企业
第九节 重点企业 一、伊春粮食分局 是伊春区范围的粮油供应管理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春粮食分局各粮店均为前店后厂,并设有议价粮油部、熟食部和便餐部。1985年,实行批零差,差率7%,共收入60.15万元。商品流通费支出59万元,剩余1.15万元;议价销售1640吨,创利12.49万元;...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71年2月,成立伊春外贸公司(科级),隶属商业局,编制5人。1972年5月,隶属地区供销社,编制20人。1973年7月,成立地区外贸局(处级单位),编制25人,一套机构,两个牌子,既称地区外贸局又称地区外贸公司。1974年8月~1976年12月,外贸局先后...
第二节 出口商品种类与开发
第二节 出口商品种类与开发 伊春的外贸业务,按照省对外经济贸易厅下达的出口商品收购计划,组织生产、收购、加工和调运,并根据商品种类向辽宁省大连口岸的有关进出口公司提供出口商品。 1980年,省成立口岸公司,本市的外贸按照出口商品种类分别向省驻大连办事处、秦皇岛办事处和广州办事处提供出口商品。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经营管理 一、计划 市外贸系统出口商品收购计划,是据省下达的出口商品计划,结合本市各县、区、局的资源和生产情况和市主管部门协商,衔接,与基层生产单位研究落实后,制订并统一下达。 二、结算 根据省外贸局规定,对调给口岸的出口商品,从1973年始,实行省间调拨价直接发货曲线结算,即供货单...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六章 物资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48年,伊春的物资供应工作由合江省南岔林务分局经理科负责。1949年7月,经理科增设材料股,负责伊春林业部分生产资料的供应。1950年10月,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材料科成立,下设6个股。1953年6月,改为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伊春材料分处。1954年7月,改为伊春森林...
第二节 物资购进
第二节 物资购进 1948~1949年,林区开发初期,所需生产资料主要有弯把锯、大斧、带锯、油脂等,大都由驻哈尔滨机构采购。1953年,林业生产所用统配、部管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其它物资统一组织市场采购。1953年,进货总值1223万元,其中市场采购占进货总额的54.86%。1964年,增加了地方...
第三节 物资储运
第三节 物资储运 一、仓储 (一)仓库 1949年8月,材料供应部门建成第一处仓库,有砖结构、木结构库房各2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50年初,在距伊春火车站1公里处的南山腰建砖结构炸药库2栋,建筑面积60平方米。10月,哈尔滨驻在所租用哈市房产公司仓库数栋,以储存在哈采购的物资。195...
第四节 物资供应
第四节 物资供应 一、供应原则 1955年前,物资供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为加强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1955年,实行“就地就近,利废代用”的供应原则。 1956年,物资供应工作本着“先山上,后山下”的原则,根据“重重急急,人口变化,地区条件,生产特点和各类商品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并适当照顾特殊...
第五节 废金属回收
第五节 废金属回收 一、管理体制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向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布置回收任务,回收废钢铁和废旧有色金属。1958年,废钢铁定为国家统配物资。1969年,废金属下放给省管。1970年初又收归国家统管,但废旧有色金属仍为省管物资。 1970年3月,伊春的废金属回收、供应由农副...
第六节 经营管理
第六节 经营管理 一、计划管理 (一)物资计划 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材料股根据林区生产建设所需材料制订和掌管材料计划。1952年,森工局及其所辖企业按国家规定的主要物资申请办法定货。1954年初,各项物资计划编制缺乏可靠的定额资料,需料计划凭经济估计,结果造成积压和不足,仅统配物资变动总量即占计...
第七节 物资经营部门
第七节 物资经营部门 一、伊春市金属材料公司 1973年9月成立,位于市和平东路,市委路南。1985年,公司设有业务股、财务股、人秘股、储运股、保卫股、党支部、工会和团支部。有全民所有制职工70人,其中干部26人、工人44人。占地总面积5421平方米,固定资产100.2万元。公司主要经营黑色金属...
第一章 公路
第二十一篇 交通 邮电第一章 公路 伊春市辖区公路交通起步晚。开发初期,除铁力县警备道、旧道及原佛山、乌云尚存警备道之外,林区仅有几条土路,且多缺桥少涵。每逢夏、秋两季,道路泥泞不堪;冬季大雪弥漫,路迹难辨,人、畜力车行走艰难。许多货物运输依靠人背、肩扛、爬犁拖。 1956年,修建第一条镇内公路...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一节 管理体制 开发初期,公路由林业管理,并一直以林业专用公路为主,兼顾地方道路修筑。1958年建市后,地方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路管理任务。此时,林业仍负责林业专用公路的修筑与管护。1964年,实行政企合一后,省内地方交通部门统一管理公路,但林业专用公路仍具一定独立性。直至1985年,仍保持交通部...
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二节 公路建设 一、道路 (一)日伪警备道 佛山、乌云警备道 日伪时期,今嘉荫县分佛山、乌云2县。1937~1941年,日伪在佛山县修筑3条警备道,总长218公里。其中朝阳镇—宝安镇51公里,朝阳镇—稻田镇37公里,宝安镇—鹤岗130公里。1936~1942年,在乌云县修筑5条警备道,总长1...
«
1
2
...
8960
8961
8962
8963
8964
8965
896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