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客运
第三节 客运 一、国营运输 林区旅客运输始于1950年初。主要运输工具为爬犁、人力、三轮车、畜力两轮车和汽车4种。爬犁、人力三轮车客运,多受季节和道路条件限制。到1960年,爬犁运输基本绝迹,人力三轮客车客运所剩无几。是年,畜力两轮车渐兴,并一度成为主要客运工具。到1980年,才被汽车客运所代替...
第四节 货运
第四节 货运 一、国营货运 伊春国营货运始于50年代。当时,以伊春运输公司、嘉荫运输公司、铁力运输公司为骨干,同时,也有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自备车辆投入营运。1950年5月,铁力运输公司成立,为本市辖区内第一家国营专业运输企业。该公司时有职工6人,主要承担组织社会车辆及代办铁路运输任务。1953年...
第五节 公路运输管理
第五节 公路运输管理 一、货、客运管理 货运“三统”管理 1957年6月24日,县公路运输管理站在车主自愿的前提下,成立了自负盈亏,自运自得的“三统”(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运输社。当时规定,凡运输任务超过1.50元以上的运费和1吨以上运量的,由公路运输站掌握。车主不准揽货,托运单位不许...
第六节 交通监理
第六节 交通监理 一、安全管理 1953年始,伊春配备了监理员,负责交通安全管理。1964年,为适应交通事业的发展,始建伊春地区交通监理所,把安全管理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1979年后,鉴于各类机动车猛增,先后建立了由有车单位组织的社会性安联组,选责任心强和有驾驶经验的车管干部担任安联组长,委托安...
第二章 铁路
第二章 铁路 伊春铁路地区位于南乌线104公里367米处,是南岔、翠峦、乌伊岭之间的交通枢纽,是佳木斯铁路分局的派出机构。伊春区境内的伊春铁路地区始建于1954年,时称伊春线路总支。1962年,改为伊春车务段。1964年,为伊春铁路地区党委,隶属于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铁路分局。1949~1964年...
第一节 线路
第一节 线路 一、绥佳线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扩大政治、军事、经济范围,7月21日,对“绥佳线”进行了工程勘测和设计。1938年10月,完成全线的勘测任务,并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四平街铁道建设事务所承包给日商东亚土木工程株式会社施工。全线共分3段修建,绥化—神树、神树—南...
第二节 站段
第二节 站段 一、伊春站 位于伊春区东南部,汤旺河右岸,东西长1565米,南北宽89.95米,占地25056平方米。站中心位于南乌线104公里、367米处,是南乌线与伊翠线的交汇处。东与缓岭站为邻,西与乌马河相毗,北至双子河站。是二等编组站。1949年1月1日,正式营业。由齐齐哈尔铁路局,绥化分...
第三节 客运
第三节 客运 伊春车站,有普通候车室1个,面积630平方米,可容纳旅客700人,母婴候车室120平方米,可容纳100人,软席候车室32平方米,可容纳18人。售票厅150平方米,可容纳120人。行李房面积180平方米。客运站台2个,面积3150平方米。1955年,日均乘车600人。年旅客发送12.9...
第四节 货运
第四节 货运 伊春车站,有货运仓库3座,面积1470平方米,容积8820立方米,可容纳11辆货车,有货运站台2个、长348米,面积1865平方米,可容客货车218辆。装卸机械有吊车1辆、起重8吨牵引车1辆、50马力牵引叉车1辆,装卸能力1吨。1974年,装车5281车,卸车12018车,发送货物1...
第三章 森林铁路
第三章 森林铁路 林区森林铁路(以下简称森铁),日伪时期在绥佳线大铁路通车后开始修建,至日本投降时,线路总长近130公里。运输设备为5吨内燃机车、7.5吨外燃机车和普式台车、木制台车。由日本株式会社和伪营林署承包或直接经营。 建国后,东北人民政府接收日伪遗留已遭破坏的森铁,并着手复建。50年代后...
第一节 线路建设
第一节 线路建设 1940年,绥佳线通车后,日伪在沿线圣浪林区的鸡岭修建了森林铁路,由鸡岭至天号干线全长28.5公里。1941年,从铁力修至北关森铁全长23公里。1942年,从带岭修至桦南沟森铁全长44公里。1943年,从朗乡修至英山森铁全长21公里。1944年,汤林线铁路通车后,于小西林沟修成了...
第二节 机车车辆
第二节 机车车辆 一、机车 伊春林区森铁所使用的机车经历了小吨型到大吨型,饱和蒸汽到过热蒸汽机车,外国制造到完全国产的过程。 日伪时期使用日本产5吨嘎斯轮汽油内燃机车和7.5吨饱和式外燃蒸汽机车。解放后,由于燃油燃煤的紧张,基本废弃日伪遗留的5吨内燃机车,7.5吨外燃机车采用木拌代替燃煤。50...
第三节 运输
第三节 运输 森铁运输,日伪时期至建国初以木材为主。1950年,铁力、圣浪、小白、朗乡、带岭和西林6条森铁,木材运输量为50多万立方米,货运量不到3万吨,客运量只有3万多人次,客货运输不收费。1953年,田升与乌敏河、双子河、友好森铁建成,客货运量分别增长3~4倍。1957~1958年,上甘岭、五...
第四节 管理
第四节 管理 一、体制与沿革 日伪时期,大多数森林铁路由近藤株式会社或东泰洋行等日俄财团经营管理,只有个别森铁由伪营林署直属经营。 1940~1945年,在绥佳线沿线有铁力、鸡岭、带岭、朗乡森铁分别由株式会社和营林署管理。1946年东北解放后,铁力、鸡岭森铁为黑龙江省林木公司管理。带岭、朗乡森...
第一节 国航
第四章 航运第一节 国航 国航始于雅克萨战役,沙俄乘隙侵入黑龙江。《瑷珲条约》签订后,亦允俄船航行。是时,边境居民只用木帆船从事运输或捕鱼。1918年5月27日,“庆澜号”轮船由哈尔滨启航,5月31日,航经嘉荫,6月2日,抵黑河。 嘉荫航运区域,西自黑龙江科尔劳河(即库尔滨河)河口入乌云境,东至...
«
1
2
...
8961
8962
8963
8964
8965
8966
896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