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勃利县集体所有制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个体手工业者为基础,经过“一化三改”后形成的。所有制性质是入股投资,企业财产归社员集体所有。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由合作社社员民主决定。核算形式以社为单位,自负盈亏。付酬办法,在手工业联社或手工业管理部门领导下,统一管理,按比例提取劳动积...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1946年勃利县政府接管了资本家出逃遗留下来的工业有:“文具印刷局”(厂)、“利信”火锯、“仁和”火锯、双河“德丰源”油坊、“裕顺隆”米厂、“新兴铁工厂”、倭肯“同兴源”油酒厂,改为公营企业。 政府与资本家共同经营的工业有:“齐东源”改名为“新兴源”。1947年归营为“南烧锅...
第一节 煤炭工业
第二章 工业门类第一节 煤炭工业 勃利煤田位于县城东25公里,分布在缸窑沟和青龙山、牧羊地等处。 勃利煤田成煤为晚侏罗白垩期,含煤地层厚度为2020米,系鸡西城子河煤组。含煤多达100层,可采煤50多层,均为薄层煤,煤质较好。 一、煤田煤质 据黑龙江省《地质志》载,1910年(清宣统二年),...
第二节 食品工业
第二节 食品工业 1918年(民国7年),全县有7家食品加工业。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私人陆续投资兴办糕点糖果、酿造、豆制品等加工作坊。到1943年,有以“东兴德”糕点、糖果店为首的13家,酱园4家,专业及兼业白酒厂4家,豆制品作坊14家。 1945年解放后,仍然依靠这些食品作坊,调剂市场需求。19...
第三节 纺织工业
第三节 纺织工业 勃利县纺织工业始于1938年,由日本人建起亚麻纺织株式会社。1948年兴建麻袋厂,1961年成立针织厂(集体所有制),1969年投资建起毛巾厂。麻袋厂由于原料不足,生产不到两年而停产,1963年针织厂停业。到1985年纺织工业,仅有两家:国营亚麻原料厂和毛巾厂。这两家企业基本是机...
第四节 农机修造业
第四节 农机修造业 1918年(民国7年)县农机具制造修理业,主要为农民修理、制造生产工具。到1942年,县城有田家炉、双盛炉、长发炉等6家较大作坊。常年为役畜穿钉挂掌,生产各种简单生活生产工具。1944年又有孙家炉、包家炉等厂家作坊投入生产。为了争夺市场,定型产品开始出现。包家炉的镰刀,孙家炉的...
第五节 化学工业
第五节 化学工业 勃利县化学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国营化肥厂是1970年兴建的,1970年还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轮胎厂,这些厂家主要生产农用化肥和塑料薄膜,翻新轮胎。产品销路广。1975年兴建国营塑料厂。1985年,化工产品创产值740万元。 塑料厂是国营企业。1975年建厂,年末生产塑料制...
第六节 冶炼工业
第六节 冶炼工业 勃利县钢铁厂建于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期。1959年8月因矿石含铁量低、炼铁赔钱而停产。1960年元月由县机械厂、农机社合资恢复生产。1961年9月由海伦、拜泉、勃利与佳木斯农机厂4家合营,改名为勃利钢铁联合企业,隶属省水利厅、农机厅领导。于1962年关闭停办。1970年4月重...
第七节 电力工业
第七节 电力工业 1936年(伪康德3年)勃利有满电佳木斯出张所。 解放后,勃利县临时政府以满铁勃利出张所职工为主,组建勃利电业所。1965年成立农村电气化科,从1970年到1979年末,电业机构分并多次,到1980年设供电局(隶属合江电业局)和电业局,归勃利县领导。 1936年,满电勃利出张...
第八节 建材工业
第八节 建材工业 1918年(民国7年),勃利县在大四站西侧有一处砖瓦窑,双河福安村沟里有一处石灰窑都是私人所建,投产后,因产品质量低,销售少而停业。东北沦陷时期,砖瓦窑少见。日本人基建用砖,多为水泥砖。 勃利县建材工业,多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1985年统计:国营建材工业有5家,集体所有制...
第九节 服装鞋帽工业
第九节 服装鞋帽工业 1918年(民国7年),县有靰鞡铺开业。1926年(民国15年)呈兴旺趋势,然后有“同和福”、“双合盛”、“涌盛东”皮庄铺开业。1937年勃利县街里有皮铺20家。1926年,城里出现第一个王家洋服店,到1937年有成衣铺6家。1945年由于缺人少料,大部分店铺停业。1946年...
第十节 粮油工业
第十节 粮油工业 勃利县粮油加工,民国时期主要以碾磨房为主。1921年开始兴建机械化粮油加工企业,但碾磨加工仍是居民生活制米重要工具。1944年县城有碾磨作坊6家,1951年发展到12家。 制粉业勃 利县制粉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小麦、玉米面均以土办法加工为主。1921年建机械化制粉厂“原发火磨”...
第十一节 木材加工业
第十一节 木材加工业 县木材加工,始于民国年间,当时街里有马家木铺。主要制家具和土葬用棺材。1936年私人业主兴办“三合”木局、“天合森”木铺。1941年,日本人开办加工木材企业,同时王占亭和刘子仪两家开设火锯业务,每天加工木材10立方米。1946年,县政府为维修需要,恢复了火锯生产,改称木材加工...
第十二节 黄金工业
第十二节 黄金工业 勃利县开采黄金历史悠久。1920年(民国9年)有人采用土法在恒太西河口沟里和大四站乡金山屯沟里采金,私人采金人数在1000人以上,日产黄金高达十余两。 1932年东北沦陷之后,伪政府对采黄金严加控制,私人采黄金被迫停业。1973年。县政府成立矿产管理站,对黄金等矿产的开采进行...
第十三节 其它工业
第十三节 其它工业 日用陶瓷业 1918年(民国7年)勃利县有砖瓦窑兼烧瓦盆大缸。以后逐渐发展到5家。解放后,全县共有窑业12家,从业人员57人,其中县城有中立、胜利、三农三家窑业,从业人员13人。每家年产瓦盆、缸1000余件。 1960年手工业管理局总投资20万元,建陶瓷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
«
1
2
...
9311
9312
9313
9314
9315
9316
931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