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民政
第四章 民政劳动人事第一节 民政 一、机构设置 1945年11月21日设立民政科,编制5人。主要负责优抚救济,荣复军人接收安置和社会福利等项工作。1949年建国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政工作任务不断增加,机构逐步扩大,编制逐渐增多。1958年3月,根据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民政科改为民政局,编制1...
第二节 劳动
第二节 劳动 一、机构设置 新中国建立之初,本县的劳动工作由民政科内设1人主管。1958年县政府成立人事劳动局,主管全县人事、劳动工作。1959年人事、劳动局分设,正式成立克东县劳动局,设局长1人,工作人员4人(地址在县政府东厢房南头),负责工人调配及长期临时工的分配,另设1人专管劳动保护和安全...
第三节 人事
第三节 人事 一、机构设置 1949年在县政府民政科内设专人负责人事工作。1951年成立人事科。1955年改为人事劳动局。1957年5月和劳动分开,改称人事科。1961年改为人事监察局。1963年改为人事监察科。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事监察科被撤销,此项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组织组...
第一节 募兵
第六篇 军事第一章 兵役第一节 募兵 招募(雇佣兵)是旧社会的一种兵役制度。本县在民国初期尚未设治,仅有警察维持地方治安,境内没有军队。民国18年(1929年),克东设治局设立后,成立了地方武装——保卫团。兵员均是招募,军费薪饷由地方摊派负担。据资料记载,民国19年全县共有团丁129名。
第二节 志愿兵
第二节 志愿兵 志愿兵是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1955年实行的一种兵役制度。本县在1945年11月21日人民政权成立后,建立起地方武装组织——县保安大队。由30多人逐渐扩大到600多人,各区也相继建起武装中队,兵员一般是18岁至30岁左右的青壮年。多数是贫、雇、中农,也有一部分是工人...
第三节 义务兵
第三节 义务兵 1955年7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制度由志愿兵改为义务兵。凡符合兵役法规定的年龄和其他条件要求的男性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义不容辞的光荣义务。本县在兵役法公布后,遵照上级指示精神,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贯彻,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在当年12月份,...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驻军
第二章 驻军及地方武装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驻军 克东设治以后,由上级军事部门派驻一部分军队,驻守在县城,配合地方武装,共同担负保卫地方政权,稳定社会治安秩序。派驻的军队直接受上级军事部门的领导,根据形势需要随时调遣。 由于驻防军队调动频繁,过境军队来往较多,为了做好军队的接待和供应工作,克东没治...
第二节 地方武装
第二节 地方武装 一、保卫团 民国时期的保卫团,又名大排。是克东设治后依据上峰训令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组织,分场驻保卫团和散在保卫团两种。 (一)常驻保卫团 属常设的地方武装组织,人员固定,发给薪饷,所需费用由地方饷捐支出。驻在城乡的要冲,配合当地驻军和警察保卫地方治安。克东常驻保卫团成立于民...
第三节 人民武装
第三节 人民武装 一、县大队 1945年11月21日,人民政权成立之后,对维持会操纵的保安大队进行了改编,重新组建了在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地方人民武装县保安大队(后改克东县大队)。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地方治安为部队提供兵员。县大队成立后在短期内,由30多人增加到600多人,成立了大队部,刘鹏任大队长。下...
第四节 民兵
第四节 民兵 一,组织建设 1949年建国以后,为了保卫新生政权和胜利果实,全县各区普遍建立了人民武装自卫队。1951年秋,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同志,带领工作组在本县进行组建民兵试点。将成分好的18到25岁的男性公民,吸收到民兵组织中来,以自然屯为单位组建民兵连。并于同年12月在第二区(今金...
第一节 战勤
第三章 战勤战备第一节 战勤 1946年在克东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开展晒干菜、做军鞋、写慰问信等支援前线活动。1947年至1948年全县先后派遣大批担架队、车辆、民工等参加了四平、长春、张家口等各个战役。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县有430名青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了担...
第二节 战备
第二节 战备 1967年4月14日,县革委建立了武装委员会,下设战备办公室。1969年7月1日,成立克东县革命委员会反侵略斗争指挥部,负责全县的战备领导工作。1969年9月13日将克东县革命委员会反侵略斗争指挥部改为克东县革命委员会战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69年11月18日,为加强人民防空工...
第一节 匪患
第四章 兵事第一节 匪患 民国20年(1931年)7月至21年(1932年)7月,仅一年时间,城乡就发生大小匪患97起。 民国20年(1931年)8月4日夜晚,匪首天顺率匪徒10名,闯入农字16号井秦江院内,当场将秦江打死,抢去湖北造套筒枪1支,子弹20粒,江钱6500吊,并绑去秦万金、李相延人...
第二节 日、伪军罪行
第二节 日、伪军罪行 日、伪军一边围剿抗日队伍,一面出动大批特务、警察搜集抗联活动情报,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爱国行动。 一、围剿抗日游击队 1939年12月,在嫩江、讷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的抗联三军八团和六军十二团会合在一起,从讷河南部出发,奔赴拜泉。经过一夜急行军,翌日拂晓到达克东县的张信屯和蔡...
第三节 抗联活动
第三节 抗联活动 1938年前后,抗联一师师长陈绍斌(化名石新1940年后叛变)、一师三团团长冷绍生、十二团团长耿殿君、政治部主任王钧、三军八团团长姜福荣、政治部主任赵敬夫、九支队队长卞凤祥(又名卞靖环)等,经常活动在克东境内,依靠群众,坚持游击战争,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
«
1
2
...
9392
9393
9394
9395
9396
9397
93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