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节 来信来访
第八节 来信来访 1962年,县委、县人委各设1名秘书负责信访工作。1964年5月,成立中共铁力县委、铁力县人民委员会信访办公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信访工作曾一度陷于瘫痪状态。1968年,县信访办更名为铁力县革命委员会信访组。1970年春,县信访组改为铁力县革命委员会信访接待室,19...
第一节 工人组织
第二章 群众团体第一节 工人组织 一、工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铁力县总工会的前身是铁骊县工人联合会,工人联合会成立于1946年12月份,隶属铁骊县建国联合会领导。工人联合会内设工人武装纠察队,昼夜放哨、巡逻监视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协助政府做一些维持社会治安和保卫工作。 1948年...
第二节 农民组织
第二节 农民组织 一、农会 1946年3月在土地改革运动前夕,铁骊县成立农民联合会(简称农会)。农会是以贫农、雇农为主体组成的群众性的农民团体。是年6月县工委成立后,全县农村各地相继建立了基层农会组织。1946年末,全具共建立农会8个,会员达到3456名,到1948年全县有农会17个,会员增加...
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一、妇女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46年6月铁骊县建政的同时,县工委决定在建国联合会内设妇女会。当时,妇女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发动农村广大妇女组建村妇女会,并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支援解放战争,组织妇女参加识字活动,通过识字向广大妇女宣传革命道理。1948年9月,在县城内西北街、...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一、共青团 1949年3月,本县开始筹备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铁俪县委员会,并组建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首先在机关。学校建立青年团组织,在干部和教师中发展团员。第一批组建团支部的单位有县直机关、一小学、胜利小学、田升小学、护林小学。 1950年上半年,本县...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196s年2月,铁力县成立科学技术协会,隶属县委宣传部,科协主席由县委宣传部长兼任,并配1名专职工作人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协工作被迫停止,机构被撤销。直到1978年6月15日,县委决定恢复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隶属县委领导。是...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1985年3月25日,铁力县成立归国华侨联合会,与县侨务办公室合署办公。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侨联),是在县委领导下,以归国华侨和侨眷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年内,侨联为全面落实党的政策,调动全县归国华侨、侨眷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振兴铁力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第七节 工商业者组织
第七节 工商业者组织 一 、商务会 伪大同2年(1933年),铁骊县成立商务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会董4人,由工商界人士选举产生。商务会在其会章中规定:“以联络商情,开通商智,振兴商业,承上启下为宗旨”。会员按规定缴纳会费做为商务会活动经费,年内收会费204万元。商务会设会长1人,由...
概述
第十三篇 政权 政协概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团林子协领移驻铁山包,铁骊方始施政。先后由协领衙门、设治局、伪县公署、直至县人民政府,共经历了80年的历史。协领衙门系军事机构并兼理民政。设治局则是地方行署,按又级管理。伪大同2年(193年),实行县制改组,铁骊废局立县,置伪县公署,设...
第一节 普选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 普选 1948年秋,在田升区(双丰)建设村进行普选建政的试点,由县区组成联合工作队,通过召开村人民代表大会,群众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村政权。建设村共辖12个自然屯,有320户村民。通过审查和登记,全村1 500口人中,符合公民年龄的990人,其中有公民权的973人,...
第二节 历届代表会议
第二节 历届代表会议 一、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11月17日至19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的规定,召开了铁骊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工人、农民、军人、妇女、医生、教师、店员以及少数民族和合作社的代表,共81人。代表们对建设新中国,发...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在1980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国家宪法的规定,选举产生了铁力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会由1名主任、3名副主任、11名常委组成。成立之初,内设机构只有1个办公室。1981年9月,根据《地方组织法》第37条之规定, 又增设了科教科...
第一节 清末协领署与民国设治局
第二章 县级政府机关第一节 清末协领署与民国设治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北团林子(今绥化市)协领移驻铁山包,境内置铁山包协领署,署址设于今铁力人民政府院内。协领署的职能是主管军务,兼理民政。协领统辖正蓝、镶蓝两旗,每旗分三佐。协领署署协领①1员,佐领②6员,一骁骑校③6员,云骑...
第二节 伪满县公署
第二节 伪满县公署 伪大同2年(1933年)5月,实行县制改组,铁骊设治局随之废止,置铁骊县公署(属丁类县),同时署内配备日本人参事官、副参事官各1人,并明文规定“参事官辅佐县长”,实际上参事官统揽县政一切大权。铁骊称县后,仍隶属黑龙江省(省公署在齐齐哈尔),本年县辖3个区,第一区辖33个自然;...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铁骊特别区 1946年1月15日,成立铁骊特别区,内设区长1人,工作人员20多人。特别区代管神树和田升两村。特别区成立后,收缴了敌伪的枪支弹药和物资。特别区在铁骊办事处成立的前一天,即2月4日撤销。 铁骊办事处 1946年2月5日,成立铁骊办事处(通称县佐办事处)。...
«
1
2
...
11676
11677
11678
11679
11680
11681
1168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