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纪律检查
第六节 纪律检查 1946年后,纪检工作由组织部代管。1950年7月,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委员5人,工作人员2人。1956年4月,改称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工作人员5人,基层党委设监察委员。1957年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纪律教育,查处违法乱纪案件850起,处分党员干部830余人。...
第一节 党务复兴会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临时组织第一节 党务复兴会 1945年8月30日,省复兴会书记长肖大山委任刘珍为依安县党部书记长,治安维持会拨款5万元予以资助。同年9月9日,召开成立大会,任务是建立组织,联络人员,搜集政治、经济、司法情报,伺机夺权。翌日,于协和会旧址挂出“中国国民党黑龙江省依安县党部”...
第二节 党务专员办事处
第二节 党务专员办事处 1945年“8·15”光复后,海伦县党务专员办事处书记长李友兰于9月17日,派王路青等来县联络宣明哲组织党专,以“和发源”药铺为活动基地,把旧官吏、教员和教头列为发展对象。同月25日,秘密成立党务专员办事处(简称“党专”),宣明哲任书记长,孙藻庆为执行委员,设组织、宣...
第一节 职工组织
第三章 群众团体第一节 职工组织 1948年4月,成立泰安县工会筹备委员会。同年11月,建县工会联合会,会议决定5月1日为县工会成立日,企事业建基层工会。1950年,基层工会63个,会员2971人。对会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职工捐献东北流通券95036016元,购买飞...
第二节 农民组织
第二节 农民组织 一、民国时农会 民国14年(1925年),县农会成立,会长栾玉珠。其宗旨以增进农民知识,扩展农业经济,以图农事之改良发达。会员634人(由农户组成),入会者缴纳会费1元(大洋)。活动经费由会员分担,每月需大洋148.2元,其中:办公费占20%,招待费占40%,员役津贴...
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946年始,县委领导妇女进行提高妇女权利(地权、民主、婚姻)的斗争,动员和组织妇女参加土地改革、支援前线、大生产运动。1949年3月8日,召开泰安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泰安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和主任1人、常委7人、执委6人、委员13人。至1950年,组织妇女编荧、草鞋...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1949年5月,县委在县贸易公司进行建青年团试点,发展团员40余人,建全县第一个团总支部委员会。嗣后,亚麻厂、大众木厂等单位团组织相继建立。同年6月,农村进行建团,通宽区(上游乡)建第一个团区委。全县发展团员1000余人,普遍建基层团组织。8月,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泰安...
第五节 科学技术组织
第五节 科学技术组织 1956年9月,县委宣传部设1人负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1957年2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协会),召开首届科协代表会,同年7月撤销。1958年,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设兼职主席、副主席各1人,专职人员1人,会员30人。1966年,停止活动。1978年12月,...
第六节 工商联组织
第六节 工商联组织 一、商 会 民国13年(1924年)1月,县农商会成立,会长栾玉珠、副会长张福铸。是年,泰安镇设商务联合会,会长张文秀、副会长宋鹤亭。民国14年(1925年)11月,农商会分立,商会会长田秀山、副会长苗景新、会董21名。其职能:联络同业,启发知识,调查商业,研究商学...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篇 政权·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49年10月1日,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同年12月《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规定,将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一项经常制度。至1953年第一次普选时,全县共召开12次人民代表会议(每年2~4次)。根据《中华人民...
第二节 选举
第二节 选举 1953年,全县进行第一次普选,采劝先行试点,分期铺开,逐段总结,分期完成”办法,经过划分选区、选民登记、选举代表等阶段。参加选民173855人,占选民总数90%以上。1956年,进行第二次普选,历时20天。1980年,按新选举法进行第三次直接选举,县、公社(镇)成立选举委员会...
第三节 重要会议
第三节 重要会议 1954年8月27~30日,依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199人。县委书记张风作政治报告,县长矫洪年作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选举矫洪年为县长、赵云龙为副县长、委员23人。 1956年10月18~21日,依安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1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政府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依安设治局成立,设总务科、劝学所(后为教育局)、警察所、实业局(后为建设局)、司法科、清乡局、征收局等。行政长官称设治员,统理局内行政事务。同年12月2...
第二节 基层政权
第二节 基层政权 1946年1月,建区政府,基层政权沿用街村制,后改为区村,改1街11村为12个区,下设村(乡)政府155个。1955年5月20日,除泰安镇改为人民委员会外,其他区均改称区公所,所属屯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改为大区制,12个区合并为依北、三兴、依龙、宝泉(阳...
第三节 文秘工作
第三节 文秘工作 1946年1月,县工委、县政府设秘书室,秘书各1人,各区均设文书1人,主管文秘、事务工作。1947年9月,县秘书室事务工作分出,由庶务主管。1949年,秘书室改称秘书科,主管文秘工作。1955年9月,县政府改县人民委员会,秘书科改为办公室。1956年1月19日,县委、县人委...
«
1
2
...
12197
12198
12199
12200
12201
12202
1220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