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务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萝北县人民政府根据萝北百废待兴的实际情况,没有专设税务机关。同年鹤岗市在萝北设了仅二名工作人员的萝北税务分所,因税事不多,不长时间就撤销了,后于1950年12月恢复。1951年本县土改后各区村中土地、房屋发生买卖、典当、赠与、交换情形,于是年7月施行缴...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金融第一节 机构 萝北自1953年始建银行,1954年称中国人民银行萝北支行。最初全年业务量也只有37.4万元。1953年成立带有专业性质的农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合署办公,1957年撤销。1958年以后,萝北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故于1964年恢复,1965年再度撤销,直至1979年10月...
第二节 货币
第二节 货币 清季民初,萝北境内通用羌帖(俄币)。直至民国 4年(1915年)羌帖每元价值与国币相彷佛,8年(1919)因羌帖价格跌落使萝北经济大受损失,故通用江小洋而不用羌帖。10年 (1921年)江小洋又不适用,再改用中交两行暨东三省银行广信公司等发行的纸币。七七事变(1937年)前后,境内...
第三节 储蓄 存款
第三节 储蓄 存款 一、储 蓄 萝北开发甚晚,交通不便,又很闭塞,实为穷乡僻壤,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解放前根本无积蓄可言。解放后,百废俱兴,人民生活逐渐改善,首先城镇居民开始有了积蓄,据统计1953年银行就有城镇储蓄3千元。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结束达 41.8万元,...
第四节 信贷
第四节 信贷 一、工商贷款 萝北工商业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治,经民国、伪满到新中国建立,近半个世纪,一直在萌芽状态中挣扎。为使其尽快发展,1953年一建立银行就给予了27万元贷款( 为当年贷款的72.19% )。之后,平均每年以55%的幅度,保持到1962年。从1963年起,提高到...
第五节 公债保险
第五节 公债保险 一、公 债 萝北境内认购公债,始于旧中华民国3年(1914年),由当时县知事认购360 元,4年又派募1 000元,经广为劝募,销至1 300元。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国家开始发行经济建设公债,据资料记载,当年省给任务7 000元,由于全县各阶层群众踊跃认购,结果销至 ...
篇下序
第十篇 城乡建设篇下序 建国前,除地主豪绅的宅院外,大都住在简陋的草泥结构的平房,亦无其它公共设施。境内的镇东、兆兴这两个镇的状况,略好于其他农村。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积极措施,改造道路,开辟公路,架设桥梁,建筑房屋,植树造林,绿化城乡,改变了城乡面貌,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1962...
第一节 城镇街道
第一章 城镇建设第一节 城镇街道 民国初期,原地方政府所在地兴东镇的街道曾规划为南北正街道,长2.5公里,宽6米, 3条东西道通江通,路面均为砂石铺垫, 5条巷道能通车行人,交叉路口修筑涵洞和桥梁,但仅完成了一部分,后因治所迁离而为村。 东北沦陷时期的1933年,县公署由兴东镇迁至兆兴镇,其...
第二节 供水供电
第二节 供水供电 一、供 水 城镇用水,原以一家一户手压铁管井和小口井取水为主。1984年 7月开始建自来水。先后打深井2眼,深度为60米,45米。建深井泵房2座,水塔一座,容量为300吨,建筑综合大楼585平方米,有办公室、机修室、汽车库、锅炉房、建高压输水线路 105公里,工程速度快,质...
第三节 公用建筑
第三节 公用建筑 解放前公用建筑甚简甚微,由于历经年久,故遗存无几。 解放后,1945年县设房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公用房屋的维修建造和管理。1951年秋,在当时县政府所在地肇兴建成砖瓦结构的平房2 000平方米。县委、县政府各占用600平方米,卫生院396平方米,食堂占240平方米,职工宿舍占...
第四节 民用建筑
第四节 民用建筑 1949年以前,县城居民住宅多为简陋的土木结构平房,约25 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 2.2平方米,以后,居民自建房屋每年均有增加。但都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到1961年民用住宅已达16 586平方米,其中私产房8 293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的50%,均为土木结构的平房。197...
第五节 房产管理
第五节 房产管理 1945年以前,本县未设房产管理机构。1946~1949年,民主政府没收了日伪机关的公用房及部分住宅,政府内即设专人负责房产管理工作。其工作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承担国家机关职工干部住宅的建设及分配,负责公用房屋的收费及维修;负责公用建筑和个人建房占地的审批工作;负责发放房屋执照...
第六节 园林绿化
第六节 园林绿化 城区于1954年开始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到1962年,先后营造了城镇防护林和少年林。还建了二处果园。城区内植树 8万多株,主要树种有榆树、杨树、棠槭、垂柳等。街道两侧和庭院栽花种草,美化环境都有新的发展。庭院植树达5万多株。其中果树6 000多株。1980年,各重要区和人行路处...
第七节 城镇卫生
第七节 城镇卫生 萝北县60年代及其以前没有城镇卫生组织,街道清理是各单位自扫门前雪,自修门前路,垃圾也没有专人处理,多在春季搞卫生,各单位包片突击拉运。1975年建立了专业卫生队,有职工 3人,隶属城建局。当年设卫生箱20个,街道每天清扫一次,卫生面貌逐步改变。1978~1982年,投资1.8...
第一节 村落与住房
第二章 乡村建设第一节 村落与住房 一、村落的形成 民国时期,关内少数人来此开荒占地,多为一家一户建造地窨子和马架子,低暗潮湿,矮小简陋。随着土地的开发,居民增多,然居住分散,由几户、十几户组成了屯落。那时全县只有26个小型村屯,各村住户也都不超过20户,散居者仍然很多。形成的村屯多以先住的...
«
1
2
...
12830
12831
12832
12833
12834
12835
128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