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物资管理
第三节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范围,主要是生产维修的统配物资、部管物资和三类物资。统配物资包括煤炭、木材、钢材、水泥、车床、汽车、生铁、烧碱、盐酸、橡胶、铜、铝、铅、锌、铝线等。部管物资包括玻璃、暖气片、轮胎、锡、麻袋、电动机、二类机电产品等。三类物资包括砖瓦、砂石、石灰、小型电机、油毡纸、石棉灰等...
第四节 物资节约
第四节 物资节约 一、煤 炭 燃料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内设节约组,确定专人负责抓节煤工作。县成立了节约办公室。1965年开始改了 “双眼回风灶”87个;改出“深膛保暖节煤炕”101铺;居民改出无锡式煤灶554个。全年节约煤炭1 537吨。1977年开展以煤、水、电、油、钢为重点的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物资运输
第五节 物资运输 货物转运机构:本县是非铁路沿线,距安达站 107公里。建国以来,本县所需的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和建筑材料都经由安达转运。1976年以前,有关系统 (工业、商业、供销、物资等)均在安达设有办事处,派出驻在员。 1976年12月7日,将5个办事处撤销,成立明水县驻安达物资转运站。...
篇下序
第十篇 财政·税务·金融篇下序 民国和伪满时期的财政,都是凭借国家权力通过税收以维持和巩固剥削阶级政权的财政。从税收看,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税率很高,地方捐多于、高于国税。它们都不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着眼点。解放后建国前是新民主主义财政,建国后是社会主义财政,都是人民的财政。从税收看,...
章下序
第一章 税收章下序 明水自设治建县到如今,历代税收划分为农业税、工业税、其他税三大类。历代征收机关,财政部门征收农业税的正税、附加税(捐)以及其他部分税收;税务部门负责工商税收和其他税收。 除了上述税收,民国的保甲费,伪满的街村费,单独征收。
第一节 农业税收
第一节 农业税收 一、民国时期的田赋 民国时期的农业税收,通称田赋。田赋分正税和附加捐两种。正税有地租、三费、经征费三目,俗称大租。附加捐有地方附加捐和军费附加捐两种。从民国12年(1923年)12月设治起至1924年6月末止,明水设治局的田赋由青拜两县代征,1924年7月以后,才开始由明水设...
第二节 工商税收
第二节 工商税收 民国时期工商税的征收机关是明水县税捐征收局,直属省财政厅。征收主要税目是工商营业税、粮食税和烟酒统税等。伪满时期工商税的征收机关是明水税捐局,直属省税务监督署。征收主要税目:营业税,按营业种类分为19种,按卖钱额或收入额课税2—40%,法人营业税,按纯益的6%征收;粮石税,粗粮...
第三节 其他税收
第三节 其他税收 一、民国时期的其他税收 属于国家税收的有契税、契纸税、登记费、清赋款、部照费、印花税等;属于省县地方捐的有车捐、粮捐、炭捐、商捐、床捐、屠捐、妓捐等。 (一)国家税收的税目税率 契 税 买契价每大洋100元征收6元,典契价每大洋100元征收3元,契纸费每张征收大洋5角...
章下序
第二章 预算管理章下序 明水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同,预算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同。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生产力低下,本县预算管理体制是分散的、各自为政的,预算支出是额小零碎、入不敷出。伪满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殖民地性质,预算体制集中多于分散,预算收支额度扩大,建设性的支出出...
第一节 体制演变
第一节 体制演变 民国12年(1923年)12月设治当时,明水尚无专门管理财政的机构。民国13年成立经征处,管理田赋;成立捐务处,管理地方捐款收支。设治局行政开支,由省政府按批准的预算逐月拨款。该年上半年,一切税捐由拜泉、青冈两县代收,7月以后始由明水设治局有关机构征收。 收入管理体制,属于国...
第二节 预算决算
第二节 预算决算 民国时期预算决算的特点是多头、分散。政府、监狱预算由省政府批准。其他各机关、团体预算,如经征处、捐务处(财务局)、警察局、教育局、游击队、保甲、自治、实业等单位预算,均报省分别由上级主管部门 (财政厅、教育厅、公安管理处、保甲办公处、清乡局、民政厅、实业厅)分别审批。预算执行中...
第三节 财政监督
第三节 财政监督 为使国家预算顺利实现在加强财政管理的同时,对机关、企事业进行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自从1953年以后加强了这项工作。1954年全年检查了10个单位,揭露大小贪污分子17人,贪污人民币28 143元;损失浪费18件,人民币68 600元;违犯财经纪律的24件,人民币6 4...
第四节 审计监督
第四节 审计监督 1983年6月明水县成立了审计局,编制9人,局长1人;1984年设正、副局长各1人;1985年编制10人,设正、副局长各 1人。县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对本县各机关、国营企业、事业部门、基本建设单位和金融保险机构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严重侵占国家资财、严重损...
章下序
第三章 财务管理章下序 新中国成立后,明水县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县财政部门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成本核算、纯收入的管理也日益加强。
第一节 工业企业财务
第一节 工业企业财务 明水县地方国营工业,在国民经济调整完成后的1965年,固定资产原值为201万元,到1985年增至4 269万元,为1965年的 21倍;而同时期,工业总产值增至40.5倍。1965年无亏损企业,盈利额为7.5万元,上缴利润是5.4万元。“文革”时期,前八年各工厂盈亏相抵后都...
«
1
2
...
13676
13677
13678
13679
13680
13681
1368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