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捕捞工具
第二节 捕捞工具 民国初期,德都县渔民捕鱼多使用丝挂子、旋网、罩、钩等简陋的工具,并有少量的小木船。1933年(伪满康德元年),县内仅有木船2只,丝挂子和旋网等渔具250件。 建国后,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捕捞工具不断改善和增多。1950年,县内有丝挂子664片,囊网、旋网、冰槽子、花篮...
第一节 水产经营
第四章 经营管理第一节 水产经营 民国时期,水产品由鱼贩私人经营,渔户所捕之鱼,大多数在县内自销,少部分运往外地销售。伪满时期,水产品经营市场受日本人控制,大部分优质鱼被日本统治者掠走,以满足日本侵略军的需要。部分劣杂鱼由渔商经营,在县内外销售。虽然境内水产资源较丰富,但渔业生产和经营均不...
第二节 渔政管理
第二节 渔政管理 一、管理 1956年,县商业科商政股设2名专职渔政管理干部,开始进行渔政管理和水产资源保护工作。负责对渔业人员发放渔业证书,指挥、检查、监督水产捕捞人员的渔业证书和捕捞规程的执行情况,处理违反捕捞规程案件。1963年,设立德都县水产推广站,负责全县的渔政管理工作。“文...
第三节 人工保护
第三节 人工保护 1975年9月,县水产部门对境内讷谟尔河主河道进行了踏察,发现德都、讷河、克山3县兴建的卫星运河滚水大坝,虽然切断了鱼类回游通道,阻碍了嫩江鱼源的补充。但是该坝与县境中部的建设大坝,永丰大坝却形成了上游5万亩半封闭式的泛水区,便于鱼类育肥和越冬,具备主要经济鱼类产卵所需要的...
第一节 畜禽种类、数量
第七编 畜牧第一章 畜牧饲养第一节 畜禽种类、数量 一、种类 家畜中有牛、马、骡、驴、羊、猪、狗、兔、猫。家禽中有鸡、鸭、鹅、鸽。野生动物训养有鹿、狐、貉子、紫貂、麝鼠。野生鸟类训养有鹌鹑。 二、数量
第二节 饲养管理
第二节 饲养管理 明代末期,达斡尔族索伦部归服后内迁至境内时,境内无耕地,草原很多,达斡尔族人民在水充草茂的讷谟尔河两岸定居后,以牧猎为生。牲畜饲养以放牧为主,无精饲料喂饲,采取原始粗放的饲养管理方法,因地处边远,人口稀少,牲畜数量较少,加之对牲畜疫病无防治能力,畜牧业发展相当缓慢。 ...
第三节 野生貉训养
第三节 野生貉训养 德都县野生貉训养始于1979年。1983年6月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野生经济动物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确定专人抓饲料供应、防疫灭病、信息传递、技术指导、安全生产、皮张和种貉收购及调剂等工作。下设养殖业办公室,抽调4名专业人员具体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全县城乡的养貉生...
第一节 牲畜
第二章 畜禽改良及繁殖第一节 牲畜 一、黄牛 民国、伪满时期,境内黄牛品种以蒙古牛、朝鲜牛、奶牛混合种为主。 建国后,县内黄牛改良繁殖主要采取从本地牛中选留优质种公牛进行本交改良的办法。1950年,县政府开始布置选定种公牛工作。1951年,全县有可繁母牛3256头,产牛犊175...
第二节 家禽
第二节 家禽 一、鸡 70年代以前,县内鸡的品种主要是本地鸡,品质差,产蛋率低,生长慢,鸡的繁育靠自繁自养,人工土法孵化。此外,个别养殖户从外地偶而购入少量优良鸡种,几年后也逐步退化,鸡的品种始终没有得到改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养鸡业得...
第一节 传染病
第三章 疫病防治第一节 传染病 一、炭疽 炭疽是一种发病急,死亡快的传染病。马、驴、骡、羊等食草牲畜最易感染,猪也有发生,也能传染给人,是危害性较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民国、伪满时期,炭疽在本县境内多次流行,无法防治。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开始加强对炭疽病的防治工作。1950年4...
第二节 寄生虫病
第二节 寄生虫病 一、疥癣 疥癣,也叫螨病,俗称癞,是一种剧痒性慢性皮肤病。疥癣是二种虫体引起,一种叫疥满,引起疥癣病;一种叫痒螨,引起痒螨病。 民国、伪满时期,牲畜疥癣病在本县境内普遍流行,由于没有防疫机构和防疫人员,没有有效的药物,该病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1949年春,龙讷区...
第三节 普通病
第三节 普通病 一、马趴窝病 马趴窝病,是德都县农村常见的一种牲畜营养性疾病。该病成马发生较多,尤其是产前产后母马易得,得病后影响马驹的成活,母马也有死亡的危险。解放初期,每年春耕前后,大批发生马趴窝病,马得病后长期卧地不起,不能使役,严重影响春耕生产。1949年春,仅龙讷区就有108...
第一节 资源
第四章 草原资源及管理利用第一节 资源 德都县草原总面积4557380.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县属草原面积1606943.9亩,占县属总土地面积的28.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537853.1亩,占县属草原面积的95.7%,县属草原可分为4类6组9型。 一、草木沼泽类 ...
第二节 草原利用
第二节 草原利用 德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发展草原畜牧业有比较优越的条件。草场类型多,除平原草场外,山区草场大都是几种类型交错镶嵌分布。在草场使用上,便于扬长避短,综合利用。草原分布集中连片,全县可利用草原,分布在山区场乡的1075932.6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70%。这些草场呈鸡爪形...
第三节 草原管理
第三节 草原管理 1949年~1955年7年间开垦草原72890亩,年均开垦草原10413亩。1956年,将草原划给乡、镇管理使用。高级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时期,特别是强调以粮为纲之后,全县农村社队年年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1956年~1965年,共开垦草原213367亩,平均年开垦草原2万...
«
1
2
...
13837
13838
13839
13840
13841
13842
138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