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计划、统计
第二节 计划、统计 农场创建时期,计划、统计工作没有单独设置机构,由经理科统管。当时,本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基本建设主要是建一部分拉合辨的草房,不列入计划,计划工作比较单一,只是由生产部门简单编制年初生产计划。统计设在场长办公室,主要是负责农情进度统计,了解生产情况,为领导指挥生产,制定措...
第三节 财务
第三节 财务 筹建农场资金是由国家投资。资金大部分用来购买物资和供给建场人员生活之必需,财务管理混乱,不被人们重视。主要原因是本场刚在部队的基础上组成,各项生产财务管理制度受“供给制”的影响相当严重,加之当时的生产规模不定,单位分散,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财会人员不足等。当时,本场实行两级核算...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四章 劳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7年以前未设专门的劳资部门。劳资工作由计财科、办公室兼管。1958年初,设劳动工资福利科,副科长姚德君。1960年9月科长阎兴运,副科长矫春才。1963年农场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劳动工资和计划统计科合并,改称计划科,科长陆宝林,副科长张殿华。1969年2...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949年建场时,全场有962名荣誉军人,他们即是本场的建设者,又是职工队伍的奠基人。1952年,国家为了照顾其中一些身体较差和年龄较大的未成家的人员,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批准了五百余名荣军战士复转回乡。同年8月,本场仅有职工三百余人。 1952年以后,陆续吸收自流人...
第三节 工资
第三节 工资 1952年8月本场开始实行工薪制,到1956年,职工工资实行的是“月薪日记”的形式。即职工的月标准工资除以25.5天,得数为日工资,然后按每月出勤天数计发工资。1955年,全场实行“两结合”工资形式。即每月扣发每人月标准的5%作为浮动,如单位年终结算为盈利,按4:2:4的比例分...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安全生产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安全生产 1978年以前,本场职工的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一直执行国家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劳动保险办法。1979年以后,执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并按本规定办理干部、工人的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按国家现行政策执行。198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编 政治第一章 党的建设第一节 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农场未设专门的组织部门,而是与教育部门合方一体,称“组教科”,芦精明任科长,关崎任副科长。1955年谭玉文任科长,谢照均任副科长。1956年由付春祥处理组织部门的正常工作,1957年包德智代替付春祥的工作。1958年,农场单独设立了...
第二节 党的组织状况与发展工作
第二节 党的组织状况与发展工作 1949至1950年,农场设党的分总支委员会,归松江省荣管处党委领导。全场共有基层党支部6个,党员256人。 1951年,农场建立党支部。1952年,一批荣誉军人复员转业,党员人数减至81人。基层党支部3个。1985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场,党员人数增至51...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 第一届党代会 1959年,在庆祝建国、建场10周年之际,本场第一次代表大会(即中共伏尔基河荣军农场首届党代会)于5月25日在农场部大礼堂开幕。正式代表61人。党委书记胡明太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副书记于寿春讲了话。场党委委员:胡明太、于寿春、申益程、张明善、袁德亮...
第四节 行政机构
第四节 行政机构 新华农场历年行政机构设置情况,附表记载如下:
第五节 干部
第五节 干部 第一阶段:1949—1957年。 建场初期,干部人数较少,党员干部仅40人。干部管理权限,副队级以上干部由松江省任免,班排长由农场任免。1949至1952年,农场职工干部实行供给制。干部管理工作大都是忙于组织政治、业务学习、传达上级文件,以及季节性的评比工作。 19...
第六节 宣传
第六节 宣传 一 概况 建场初期,农场未设专门宣传机构,只在政工科内配一名专职宣传干事,直到1958年,农场正式设立了宣传部,从此,宣传工作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农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1960年,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压缩了职工口粮标准,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对...
第七节 纪检
第七节 纪检 一 工作概况 1957年以前,农场未设专门纪检机构。1958年、场成立了党的监察委员会。违纪党员的组织处理均由监委提出意见、报场党委审批执行。 1962年,监委在党委的领导下,在整党整风,“新三反”运动中,受理检举、揭发、坦白交代等事宜、参与调查、核实、处理工作。...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1979年两场合并后,共有老干部281名,其中:红军时期一名,抗战时期40名,解放时期240名。当时一线工作的老干部265名,三线老干部16名。1985年底,因调出、病故等原因,尚有老干部257名,其中一线工作的37名,二线的38名,三线的182名。 一 建立老干...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工会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工会组织于1952年4月正式成立,隶属黑龙江省汤原县工会委员会领导。副场长刘砚田兼任工会主席,刘秀堂任工会副主席。同年8月,农场由省荣管处移交省农业厅管辖,本场工会称为“中国农林水利工会黑龙江省伏尔基河农场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刘秀堂。1953年4月至19...
«
1
2
...
14417
14418
14419
14420
14421
14422
144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