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十四节 林区采伐、修路
第十四节 林区采伐、修路 1970年,为解决大批知识青年进场后的住房问题,营房建设急需木材,国拨木材供不应求。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4月初和大兴安岭林区签定合同,进入吉文林业局的吉峰林场拣困山材和掉道材。(四十八团同期也进入吉文林业局的吉源林场),团后勤处副处长方景春带队,以30多名男女...
第七章 水产
第七章 水产 境内天然水池4处,水库4座,水而为3 050市。为发展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开发建场时,有水就有鱼。流传着“棒打獐子瓢舀鱼”,形容鱼之多。主要有粘鱼、狗鱼、鲫鱼、山胖头(老头鱼)、泥锹鱼、小白鱼等。随着农场的开发建设,人口增多,人们想方没法捕捞。泡内之鱼已廖廖无几,多为山...
第一节 人工养鱼
第一节 人工养鱼 人工养鱼始于1977年。当年8月从南方购入红鲤鱼苗20万尾,放人五队水库。由于鱼苗规格太小,加之放养时间过晚,越冬时全被冻死。 1978年至1979年,每年各投人30万尾白鲢鱼苗,配2至3人饲养,自制小木船一艘,投放饲料。此鱼适应性强,当年可达半斤以上。但由于水浅,冰下缺...
第二节 人工养殖对虾
第二节 人工养殖对虾 1985年,为解决农场剩余劳动力问题,开发沿海滩涂,建立对外窗口,与河北省抚宁县西河南乡、枣园乡签订了十五年的联合开发沿海滩涂合同,建设了山河里养殖公司。 一、育苗 每年谷雨前后,去山东省荣城、石岛等地采购对虾,汽运反回。每立方水体亲虾3—5尾。前3—4天为恢复亲虾...
第一节 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沿革
第八章 畜牧业第一节 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沿革 农场独立以前的三分场时期,还没有专门的畜牧业。1956年全分场仅有役马120匹、役牛20头、各食堂养猪30头。马和黄牛主要用做使役。1957年建立了北牧队(今九队)以养猪为主,1958年农场独立后,为了发展畜牧业生产,又在今四队附近建立了南牧队...
第二节 畜禽的繁殖改良及饲养管理
第二节 畜禽的繁殖改良及饲养管理 马舍饲,以役用为主。精饲料以豆饼、大麦为主,粗饲料以谷草和羊草喂之。1962年以前农场尚无汽车,生产队胶轮拖拉机也为数不多,马车几乎承担了农场的全部运输任务。1962年以后农场汽车逐年增多,马车才退居二线,主要为职工拉烧柴和从事一些短途运输。 1959年,...
第三节 主要畜禽传染病及防检疫
第三节 主要畜禽传染病及防检疫 本场五、六十年代曾发生的畜禽主要传染病有马传贫、马鼻疽、牛结核、牛羊布氏杆菌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和鸡瘟、禽霍乱等,均系零散发生,由于及时的采取封销、隔离,消毒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1958年开始对家禽春秋各接种一次鸡瘟和禽霍乱...
第四节 兽医
第四节 兽医 1956年九三分场由赵智任兽医,担负全分场6个生产队牲畜的防治灭病工作。1958年兽医增加到两名。 1960年,李德武、黄公、张海川相继分配到场,充实了畜牧兽医队伍,加强了兽医技术力量,成立了尖山农场兽医站。 1969年组建兵团,兽医站隶属团司令部生产股,由黄公任站长,兽医...
第一节 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第九章 交通第一节 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1958~1961年全场没有机动车辆,全靠少数马车运输。交粮靠九三地区汽车队运输。1962年,由九三垦区调入嘎斯汽车1台,尖山农场有了第一台汽车。1963年~1966年新进汽车3台,成立了汽车班。同期各队先后进胶轮拖拉机8台,加强了运输力量。机动车辆运...
第二节 公路桥涵建设及维修
第二节 公路桥涵建设及维修 场部据九三管局9.8公里。1958~1961年,完全为土路,道路状态极坏,遇雨则不通车,曾出现过9.8公里的路程汽车走了10个小时。随着生产的发展,货运量不断增加,1963年场决定投资6万元修建场部至九三局的9.8公里主干公路,由于当时没有专业队伍,只能利用农闲时...
第三节 客、货运输
第三节 客、货运输 货运任务一是产品外运,小麦、大豆、杂粮、土豆、甜菜和农付产品的上交,二是购进物资:化肥、煤、农药、砖瓦、沙石、木材等的运输。 1958~1961年,全场货运量每年在万吨上下,完全由牛、马车运输,交粮由九三局车队承担。 1962~1966年,货运量在4~5万吨,全场的4...
第四节 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
第四节 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 1958~1983年,全场共发生交通死亡事故4起。 1972年4月21日下午4时。汽车队驾驶员王岱生驾驶07—70828号嘎斯51汽车,由双山拉河流石,返场途中,自代装车6人,又有7人违章搭车,当车行至场部路口50米处时和十四队胶轮车相会,由于胶轮车装载超宽,王...
第一节 基本建设发展概况及机构沿革
第十章 基础建设第一节 基本建设发展概况及机构沿革1958年农场独立后,基本建设的设计、施工仍由九三地区负责。 1959年场成立基建队,共50人,由两名稍有技术的木瓦工担任施工工长,一般建筑不搞设计,只是按领导意图,由工长和施工人员边研究边施工。这支队伍不但是建房,还担负着打井、修路、扣坯、烧...
第二节 建筑设计
第二节 建筑设计 基本建设自行设计始于1969年。设计任务主要是职工宿舍、作业站舍、畜舍、库房等建筑。全为平房,条型基础、砖木结构。 1973年开始搞楼房设计。当年设计出四层楼的加工厂制粉车间。1979年,多方收集资料,经过选择,设计了4.270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基础试用了短爆扩桩,节约...
第三节 房屋建设
第三节 房屋建设 1958年农场独立时,各类房屋的建筑面积为20 212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为4 632平方,占23%。在14 539平方米的住宅中,砖木结构仅为600平方米。大部分是就地取材,用土坯、拉合辫或草筏子建房,草苫房盖。比较好一点是上半截用草、泥作墙,下半截用石头或砖砌底,上瓦盖...
«
1
2
...
15350
15351
15352
15353
15354
15355
1535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