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人口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6日~1949年9月30日),黑龙江地区人口增势缓慢,与 1945 年底人口1046.4万人相比,1946年与1947年人口发展略有上升,达到1116.7与1111.2万人 ,分别增加70.3万与64.8万人;1948年仅比1945年增加8.3万人,1949年却比1...
第四节 外国侨民人口
一、外侨分布 黑龙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一向为外国人所注目。早在唐渤海国时,日本 人就多次来访,欧美国家学者也多次到黑龙江流域进行过考察。清代末年,尤其是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俄国人修筑中东铁路以后,哈尔滨等一些大城市被辟为国际性商埠,俄、 日、韩及欧美国家侨民大量进入...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的36年间,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 变 化,人口总量迅速增长。黑龙江省人口总量的增长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自然增长,1954~ 1974年的20年里,人口出生率均在25‰~45‰。自然增长率在17‰~36‰,人口的自然增长 速度较快;二是净迁入人口...
第一节 人口总量变动
1949~1985年,黑龙江省人口总量的增长在全国是最高的。36年间净增人口2345万人 , 平均每年增加67万人,年平均增长604%。人口总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87% 上升到1985年的3.21%。 黑龙江省人口总量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
第二节 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于人口的出生与死亡两大因素,一般地说,绝大多数时期人口的出 生 数要多于人口的死亡数,自然增长为正数,仅个别时期受偶然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传 染性疾病等)的影响,人口的出生数少于死亡数,自然增长为负数。 一、人口出生状况 (一)出生人数及出生率 新中国...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的人口迁移数量之多,迁移类型之复杂,波及面 之 广,在全国是少有的。迁移人口对黑龙江省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省际迁移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8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的人口统计一直未将省际和省内迁移人口分开 统计,为了使统计资料较为...
第二篇 人口构成
黑龙江地区是一个开发较晚和发展比较缓漫的地区。1949年以前,黑龙江地广人稀,主 要经济是农业、林业和矿业。人口增长以迁移人口增加为主。人口构成的变化具有许多不同 于全国其他省份人口构成的独特性,从而使不同时期人口构成具有不同的特点,差异十分明 显。人口的性别构成是由高性别比向正常性别比发展;人...
第一章 性别构成
黑龙江地区人口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高速增长和平稳增长的过程。 人 口性别比①(①性别比是指在某一时点人口中,以女性人口为100时的男女人口数之比。)随 总人口的发展呈现了上、下起伏的变化过程。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的开禁放垦,到19 59年的近一个世纪里,山东、河北、辽宁、吉...
第一节 总人口性别构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性别构成 清代末年以前,黑龙江地区偶有局部地区或零散的人口性别比资料,不具有代表性。 清末民初,黑龙江西部地区①(①为叙述方便,将原黑龙江省称黑龙江西部地区,将原 吉林省管辖的今属黑龙江省的地区称黑龙江东部地区。)人口的性别比是比较高的,1907年 (清光...
第二节 出生婴儿性别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出生婴儿鲜有记载,仅见《黑龙江省第二次统计 报 告》载有1914年黑龙江西部地区出生婴儿资料。1914年,原黑龙江省出生婴儿57712人,其中 男32519人,女25193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9.1。另据1917年黑龙江省会警察厅调查齐齐 哈尔市出生婴儿男性2...
第三节 死亡人口性别构成
1914年,黑龙江西部地区死亡人口性别比为144.3,0岁组死亡婴儿性别比为136.2 。 1954年,黑龙江省死亡人口性别比为102.9,市的死亡人口性别比为99.9,县的死亡人 口性别比为103.5。50年代,黑龙江省的死亡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10左右,且县的死亡人口性 别比一直高于市...
第四节 分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性别构成 清代末期,黑龙江西部地区仅有127.3万人,各府、厅、州、县的人口多则十几万人, 少则几百人。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黑龙江省各府厅州县户口总册》载,黑龙江西 部地区人口为144.7万人,各府、厅、州、县的男女两性人口在数量上相差较多,人口性别 ...
第五节 分年龄人口性别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年龄性别比 1914年(民国3年),黑龙江西部地区人口受迁移因素的影响,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比起伏 很大,1~5岁为137.2,16~20岁组陡降至79.8。青壮年的性别比较高,21~25岁组为146 .6、31~35岁组为184.9、41~45组为215.8,仅2...
第六节 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构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性别构成 清末以前,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分性别的人口未见过单独统计。1910年(清宣统二年) 至1931年(民国20年)始有零星的少数民族分性别人口资料。1910年,黑龙江地区有鄂温克 族人口男性1682人,女性1403人,性别比为119.9;达斡尔族人口男性399...
第一节 总人口年龄构成
第二章 年龄构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年龄构成 民国以前,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尚无发现。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年 龄构成资料渐有记载,但仍较稀少且不完整。据《黑龙江省第二次统计报告》载,1914年, 在黑龙江西部地区总人口中,0~15岁人口占26%,16~65岁人口占...
«
1
2
...
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