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章 婚 姻
婚姻,是指男女两性结为夫妻,既是两性的生理结合,又是男女之间的社会结合。黑 龙 江地区人口的婚姻是从早期群婚制即多夫多妻制婚姻关系开始,逐渐演变到对偶婚姻、单偶 婚姻即一夫一妻制婚姻的。
第一节 清代以前人口婚姻状况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的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在群居的男女之间,出现 了 母女共夫、父子共妻的现象。这种乱婚,也叫做杂婚,实际上是一种多夫多妻制。这可从黑 龙江地区旧石器晚期时代考古遗址中男女分葬的实例得到证实。 黑龙江地区人口的族内婚制延续时间很长,直到辽金时期,还存在着子继其母...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人口婚姻状况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虽然也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它是与卖淫和通奸同时存在的, 剥 削阶级的男子除娶妻外,还可以纳妾,尤其是妾妃制度出现以后,反映了一夫一妻制往往伴 有一夫多妻的历史事实。权贵和富人的一夫多妻制,与平民百姓一夫一妻并存,实际上是带 有虚伪色彩的一夫一妻制。清代末年,呼兰府根据本地实际...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婚姻状况
人口婚姻状况通常分为未婚、已婚、丧偶与离婚四类。(1)未婚,指从未结过婚; (2 )已婚(亦称有配偶或婚居),即有妻子或丈夫,包括丧偶或离婚后再婚,即有配偶;(3) 丧偶,指夫妻一方死亡,本人并未再婚;(4)离婚,指已正式与配偶解除婚姻关系,本人未 再结婚。 在黑龙江地区城、乡居民中,均...
第四节 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1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5万人,其 中 未婚人口31.4万人,占29.78%;有配偶人口66.6万人,占63.11%;丧偶人口6.8万人, 占6.48%;离婚人口6653人,占0.63%。在15岁及以上男性人口中,未婚占31.28%,有配偶 占6...
第二章 家 庭
黑龙江省人口的家庭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从累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逐渐转变为一对 夫 妇与父母相处的中小型家庭,直到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核心小家庭。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户
一、家庭的产生与发展变化 在4.2万年前,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南部(今五常与哈尔滨一带)地区的古人类处于血缘 家庭阶段,是以母系氏族群婚为基础的家庭,即公共大家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黑龙江地 区最早的家庭形式。他们数十个人群居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共居关系。 距今1.8...
第二节 家庭规模
家庭规模,通常是与家庭人口数、家庭户结构、家庭世代数与家庭内夫妻对数相关联 的 。旧中国家庭规模大,家庭人口数多,世代数多,夫妻对数也多;新中国则与此相反,家庭 规模逐渐变小。 一、家庭户规模 家庭人口数是反映家庭规模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从战国时期到民国时期的2353年间, 黑龙...
第三节 家庭类型
家庭类型,有的叫家庭户类别或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组织形式,即代际关系与亲属 结 构,反映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结合关系和结合状态。国际上通常根据家庭中的亲属结构,把 家庭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与其它家庭4类。而中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则从 家庭的世代关系,把家庭类型分为单身户、一对夫妇户、...
第四节 少数民族人口家庭状况
全省各民族之间的通婚范围不断扩大,民族之间的联姻现象日渐增多,少数民族家庭 成 员的民族成份比较复杂。少数民族家庭可分为同一民族户和不同民族户①(①同一民族户即 家庭成员的民族成份是一致的户,不同民族户即家庭成员的民族成份是2个及以上,也称民族 混和户。)。 一、家庭户规模 19...
第五节 家庭经济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前,黑龙江地区居民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 济形态,到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现代社会,黑龙江城乡家庭人口都非常重视家庭经济生 活,在游猎时代和畜牧时代的人口,都是以家族集团或家庭为单位,从事渔猎与游牧等生产 劳动。进入农业社会后,农业生产依然是家族集团或家庭的...
第四篇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人口素质还包括专业 素 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属于黄种人(蒙古人种),具有中华民族的共同体质特征和文化遗传 特征。其先祖“北京猿人”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进入直立行走阶段。4.2万年前就活动在今 黑龙江省五常县...
第一章 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和构成人体的各种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发育 成 长状况,主要表现在体格、体力、耐力、体质与智能等诸多方面。通过测定人口的平均身高 、体重、胸围、坐高,比较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考察人口卫生保健、患病与死亡 ,计算残疾低能人口、死亡人口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反...
第一节 总人口身体素质
一、人口卫生保健 黑龙江地区古时经济落后,人口居住条件极差。因为气候严寒,寝室均筑有土炕,约占 居室面积的一半,一家老小均挤睡在同一铺炕上。而在宁古塔(今宁安)等地则在屋内筑有 三炕或南北炕,牛马鸡犬与人同居一室,人兽共饮河沟之水,卫生条件低劣。黑龙江地区民 间有病多不问医,或无医可问,...
第二节 青少年身体素质
新中国成立以前,青少年身体发育均处于规定标准之下。人口学家许仕廉、牟永锡等 人 曾对中、外人口体质作过比较,单就人口体质说,“中国人实在不及西洋人。其体高、坐高 、体重、手的握力、筋肉速度、肺活量、生存力指数的总平均,中国男孩只及美国同年龄标 准男孩的93%,女子只得83%”①(①《东省经济月刊...
«
1
2
...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