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依据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年龄中位数和老少比等资料,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年龄 类 型。通常使用的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 1914年,黑龙江西部地区人口中,1~15岁人口占26%,66岁及以上人口占6.4%,老少比 为24.6%,年龄中位数为31.4岁,属于成年型人...
第三节 城乡人口年龄构成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始有分城、乡的人口年龄资料。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 的比重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的年龄结构随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50年代至 60年代初期,全省城镇人口中的青壮年迁入人口占了较大比重,因而不仅使城镇人口的年龄 结构相对年轻,而且使人口的出生率高于农村。1...
第四节 死亡人口年龄构成
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分年龄组的死亡人口资料鲜有记载,且很不完整,现录《 黑 龙江省第二次统计报告》所载1914年黑龙江西部地区分年龄组的死亡人口资料。该资料1~5 岁和6~10岁低年龄组死亡人口比重偏低,这是由于受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壮年人口比重较高、 出生人口相对较少的影响,另有大量的低年龄组...
第五节 特殊年龄构成
0岁年龄组人口系指当年出生的婴儿。1953年,全省出生婴儿47.6万人,占总人口的 3. 99%。1954年,全省出生婴儿增加到5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4.3%。1956~1960年 ,全省出生婴儿占总人口比重是在3~3.6%之间。1961年,全省出生婴儿达50.5万人,但比 重降至2...
第六节 老年人口
一、不足百岁老年人口 1914年,黑龙江西部地区61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1%,其中 男性老人有16.3万人,占62.21%,女性老人有9.9万人,占37.79%。66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81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61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
第七节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年龄构成 民国以前,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年龄资料迄今尚无发现。民国时期,少数民族人口 年龄资料始有记载,也仅见鄂伦春族人口的不完整年龄统计资料。现据1916年《汤原县知事 李映康详送库玛尔路鄂伦春在汤户口清折》整理出鄂伦春族22户130人的人口年龄资料,在2 ...
第三章 民族人口构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黑龙江地区土地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国其 他 省、市的各族人口不断迁入,人口增长极为迅速。由于迁入人口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加 上原有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中也占较大比重,因而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一直较小。
第一节 全省民族人口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立即废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实 行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共同繁荣和进步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 杂居的少数民族给予优待,建立民族事务工作机构,扶持并帮助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少数民 族人口素质和增进民族团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少数民...
第二节 各主要民族人口构成
一、汉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的汉族人口在高出生和大量迁入等两方面因素影响下 ,以较快的增长速度不断递增,人口总量在各民族人口中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1953年第一 次人口普查时,全省汉族人口为1092.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86%。到1958年全省汉族 人口增加到147...
第一节 自然地理区人口构成
第四章 人口地域构成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可划分为4个自然地理区。大、小兴安岭自然地理 区, 包括伊春、铁力、嘉荫、绥棱、庆安、黑河、逊克、孙吴、嫩江、德都、北安、呼玛、通河 、塔河、漠河、新林、呼中、加格达奇、松岭等19个市、县、区(加格达奇和松岭两区人口 系黑龙江省管理),全区面积...
第二节 政区人口构成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的地、市、县行政区划变动较多。为了便于比较,以1982年 全 省各地、市、县的区划为准,将1953年、1964年和1985年的人口统一调整为1982年的区划人 口。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哈尔滨市的人口有1162962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78%。松花 江地区...
第三节 边境地区人口构成
1949年以后,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市、县辖区变动较多,为可比起见,按1985年的行 政 区划对边境地区的市、县人口做了调整。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边境地区18个市、县的人口有63868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 37%。边境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边境的东宁、绥芬河、穆棱、鸡东、密山...
第四节 人口密度
一、全省人口密度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土地幅员广阔,是全国人口较稀少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 立后,全省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人口密度显著提高。 1949年,全省有人口10119989人,土地面积为45457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2人,低于吉林省每平方公里54人...
第五节 城、乡人口构成
一、城、乡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工业十分落后,仅有一些木材采伐加工、煤矿、金 矿、水泥和铁路车辆修理厂等,规模较小,人口聚居不多。城镇数量较少,大城市仅有哈尔 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沿铁路线分布一些小集镇,因而城镇人口较少,绝大 多数人口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 ...
第三篇 婚姻家庭
黑龙江地区自古迄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人口的婚姻关系与家庭模式,也随着社 会 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原始社会中期母系氏族内部产生了群婚制,先后出现了群体的血缘家庭 与对偶家庭。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父权制的确立,也相继 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和个体家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1
2
...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