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垦荒者日记
垦荒者日记 ——北京青年林永宁 1969年3月8日 晴 今天是妇女节。而我们一行中唯一的两名女性,今天却被请下的车。她们俩也真够可怜的,为了不被撵走,白天在火车上把自己反锁在厕所里,晚上,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小镇自己找住处。这不,今天一早,接我们的卡车一来,她们就坐在车上等出发了。可开车前,带队...
把青春献给边疆
把青春献给边疆 ——杨世明 初进荒原 1969年8月1C日,我们齐齐哈尔410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旅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二团。 当汽车驶进三江平原的时候,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青年们才开始预感到,这里的环境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将...
关于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二团开荒生产的调查报告(讨论稿)
第二章 文征关于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二团开荒生产的调查报告(讨论稿) 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六、一八”批示指引下,。于、1969年在三江平原东北部组建了第六师。三年来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先后接受和组建了9个团,400个连队,有计划地部署于荒原的各个部位。...
从栽培措施上减轻小麦卡脖旱的调查
从栽培措施上减轻小麦卡脖旱的调查 ——生产科 小麦生育期短,穗分化旱,春季干旱是小麦生产上一大威胁。据气象资料,l969、年建场以来,出现过三年涝、一年平、五年旱,今年是春季干旱的第五年。五年春季都在5至6月少雨(小麦分蘖至拔节期)今春有40天未下雨,0—8公分土层含水量在种子标准安全水份以下,...
大豆低产原因的初步分析和提高单产的途径
大豆低产原因的初步分析和提高单产的途径 ——霍玉林 大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活物资,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同时也是其它作物的最好前作。大豆在轮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种好大豆,提高大豆单产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
液压系统应当使用规定的液压油
液压系统应当使用规定的液压油 ——朱维利 液压传动是现代较先进的传动装置之一,在农业机械上得以广泛应用。与其他传动装置比较,它具有重量轻,机组机动性与通过性好,可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降低油料消耗等优点。故自动康拜因及部分拖拉机上采用了液压转动。 液压油...
试谈家庭农场的机械化问题
试谈家庭农场的机械化问题 布文玺 (一) 国营农场内部的家庭农场,很可能成为今后国营农场内部的主要经营形式。它将使我国农垦管理体制发生根本的变革,使国营农场的生产经营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国营农场内部的职工家庭农场是近三年来生产经营责任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营农场的责任制是三中全会后,随...
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报告 ——赵淑芝 红卫农场位于三江平原的东北部,森林面积很少,仅仅是完达山林区以外散生的岛状,大小不等的片林。全场总面积92万亩土地。它的南面是挠力河,西南是完达山,北面是别拉洪河,东与胜利农场相接,西与创业农场相联。全场境内没有山脉和丘陵,纯属名符其实的平原地区。 19...
红卫农场草原资源概况及利用设想
红卫农场草原资源概况及利用设想 ——武学友 此材料在1980——1983年,两次对农场草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草场资源现状加以整理。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因地制宜地计划搞好草原建设及畜牧生产,谈一下个人意见。由于缺乏草原知识,同时调查时间短促,多数植物已枯萎,给植物鉴别带来一定困难...
风雨楼之歌
风雨楼之歌 韩明彻 邓克强 我在上海长大,看惯了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荡人胸怀;我去过北京,游览过名胜古迹,赏心悦目。但是,每当想起我们三江平原上的“风雨楼”,更使我感到亲切难忘,倍受鼓舞。 说来也很有意思,“风雨楼”就是在爬犁上的木板房——爬犁房。可是,提到这个名称的来历,还得从1970年5...
种树有感
种树有感 ——刘玉林路靠人开, 阻住北方袭来的酷冷严寒。树是人栽。 当后人在树下乘凉,丰收的果实, 当路者夸叹这排排栋材,是靠劳动换来。 我们将自豪地介绍, 这就是那些苗圃中的幼树,今天栽下这行行小树, 由我们亲手移栽。明天将是绿树成排,昨天你还在远方...
小序
第三章 简史小序 完达山麓,挠力河畔,茫茫荒原,片片沼泽,何日人迹到?起始不一。位于饶河、同江、富锦三县相交之地的红卫农场,开荒建场(团),荒原变良田,却始于公元1968年。 1967年,东北农垦总局为开垦这片荒原,在观七星农场至胜利农场间的百里荒原上修建了一条公路,并设一道班房(现红卫农场八...
第一节 创建初期(1968年一1969年)
第一节 创建初期(1968年一1969年) 一、踏查抚远荒原 1968年10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决定由四师抽调部分力量在抚(远)饶(河)地区组建红卫团。计划先建13个农业连队,按每个连队4名干部选配领导。 11月16日,由原四师三十三团副团长于一厚,十五连连长陈传军和十一连车长刘瑞华3人组成...
第二节 兵团时期(1970年一1976年)
第二节 兵团时期(1970年一1976年) 一、政治建军居各项工作的首位 红卫团组建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极左”路线盛行时期,在指导思想上是政治建军屯垦戍边。因此不论生产和生活任务多么繁重,必须把抓政治运动放在首位,否则就是不突出政治,路线不清,尽管如此,组建领导小组还是组织广大干部战士做了...
第三节 农场时期(1977年一1983年)
第三节 农场时期(1977年一1983年) 一、一代青年的交流接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政策得到落实,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全场上下人心振奋,团结一致,加快了建设机械化、现代化国营农场的步伐,一个农场大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在这历史大转变的新时期,从1977年下半年到1979年上半...
«
1
2
...
7281
7282
7283
7284
7285
7286
728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