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妇幼保健
第四节 妇幼保健 我场对参加劳动的妇女坚持月经期“三调三不调”(调近不调远、调干不调湿、调轻不调重)的原则进行劳动分工。农忙时田间设流动厕所,女职工宿舍一律睡火炕。积极宣传教育妇女注意四期 (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卫生,推广新法接生。 1976年,农场在职工医院设置了妇幼保健办公室,...
章下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章下序 我场节制生育工作始于1964年,在总局召开的一次生产队长参加的会议上,总局领导做了关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动员报告后,部分到会人员积极响应号召,当即乘上卡车,前往医院做了结扎手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有少数已做了结扎手术的人又做了再通术,恢复了生育能力,计划生育工作遭到了破...
第一节 群众体育
第六章 体育第一节 群众体育 建场初期,体育运动项目简单,仅有篮球,乒乓球,排球,棋类等活动。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场后,全场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活跃起来。篮球活动开展较为广泛,农场男子篮球代表队在农垦局内颇有名气。 兵团时期,增加了大批知识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很活跃。主要有篮球、足球...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二节 学校体育 按照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场内务学校实行每周两节体育课,两节课外活动和每天作课间操、眼保健操的制度。中、小学都组织了运动队,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速滑,体操、田径等项运动。自1972年起,全团(场)中,小学生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并经常举行篮球、乒乓球比赛...
章下序
第六编 社会第一章 方言章下序 三十多年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农场,丰富多彩的语言汇交流,彼此影响,长此以往,各地口音难辨,具有南腔北调之特色。 一、五十年代 建场初,来自沈阳市及本省各地的干部绝大多数是东北人。这一时期以东北话为主体。带有“嗯那”、“这圪塔...
章下序
第二章 住房和建筑物章下序 五十年代 建场时,这里是一片尚待开垦的沃野。为了保证开荒生产,采取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方针;投入了少量的三力,进行房屋建设,均以草木结构为主。初期为“马架子”后为草房。因墙体结构材料不同而分为砖坯草房、拉哈辩草房和朝鲜房,同时建...
第一节 饮食
第三章 饮食服饰家庭日用品第一节 饮食 主 食 农场从1953年开始吃自产粮。主食随着各个时期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和加工能力的变化而异。建场头两年的口粮靠地方供应。从附近农村买回玉米,然后用碾子加工成碴子,天天吃大碴子饭,无其它粮食调剂,生活清苦。翌年秋后就吃到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玉米面、小米...
第二节 服饰
第三章 饮食 服饰 家庭日用品第二节 服饰 五、六十年代农场的干部职工多数来自司法、公安和军队系统,陆、海,空三军服装白、兰、草绿色相间,个个英姿飒爽,一派军人风度,人人以穿军服为荣、为雅,军服是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不少儿童也模仿大人的样子以穿军装为快。目睹全场着装,宛如置身军营一般。也有...
第三节 家庭日用品
第三章 饮食服饰家庭日用品第三节 家庭日用品 家具陈设 五十年代,生活水平较高的家里有一对木箱和书桌、木凳。转业官兵家里有皮箱、帆布箱或柳条包。生活水平较低的家里只用木板钉的箱子、包装纸箱、自制小矮凳。 六十年代,一般家庭有一对上色刷油较精致的木箱,小炕桌、简易碗橱,小凳或木椅,少数家庭有...
第四节 中高档生活用品
第四节 中高档生活用品 五十年代,少数人有手表。1952年为了便于干部掌握时间,曾由公家垫款买了一百块苏联手表,用分月扣款形式卖给基层干部使用。1958年以后,有收音机和缝纫机、自行车的家庭逐年增多。 六十年代,半数以上的家庭有了手表、收音机、缝纫机三大件。自行车有所增加。 七十年代,“老三...
章下序
第四章 生活服务业章下序 一、照 像 朝阳照像馆建于1958年秋。在这以前,职工照像要到百里以外的密山县城。 1958年上级要求给劳改犯人建立正规档案,数千名劳改犯人照像成了难题。不能带几千名犯人到县城去照像,而场内既无照像设备,又没有会照像的人,只好求援于密山照像馆。密山照像馆推荐白泡子...
第一节 婚姻
第五章 风土人情第一节 婚姻 建场初期,农场没有姑娘,男青年找对象成为难事。一首东北民间小调,反应了这一时期的真实情况,“北大荒呀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没有大姑娘。”农场领导为了解决青年的切身利益,使其安心边疆建设,从地方招聘了一些女青年到农场工作。虽然国家早已颁布了婚姻法,但当时的男女...
第二节 丧葬
第二节 丧葬 按惯例干部或职工去世均开追悼会,然后安葬。追悼会的规模按死者的资历、生前职务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大小而定。一般干部职工,由所在单位主持召开,有一定影响的干部或劳动模范等则由农场领导主持召开。 如1957年元月农场第一任政委王子亭同志于哈尔滨病逝,全场上下甚为悲痛,农场在场部召开了隆...
第三节 喜庆
第三节 喜庆 一、生 育 生男育女是每个家庭的喜事。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后,多数家庭生了男孩比生女孩较为高兴。妇女生孩子,娘家来人送鸡蛋、红糖、小米,叫做“下奶”。亲朋好友赠送鸡蛋、红糖、玩具、衣服等礼物表示祝贺。有的在“过百日”或周岁时送礼祝贺。 二、寿 辰 小孩过生日吃煮鸡...
第四节 节日
第四节 节日 一、春 节 春节前家家户户洒扫庭除,贴对联和年画。除夕换上新衣服。除夕夜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包饺子。子夜钟声一响,青年人燃放鞭炮,晚辈向长辈拜年,祝老人幸福长寿。阖家欢欢喜喜,通宵不眠。初一早饭吃水饺。饭后相互走访拜年,互致节日问候“过年好”,“恭喜发财!”分居的儿孙和女儿,女婿,...
«
1
2
...
7703
7704
7705
7706
7707
7708
770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