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物资供应
第三节 物资供应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物资管理比较严格,手续也很健全,虽然没有材料室,但专门有负责物质供应工作,如配件物资、油料供应等。年终盘点库存两次,负责人亲自盘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年“文革”中的动乱,物资管理不严,产品质量差,有的物资不能用于生产,再加上分类不清,储存混乱,生锈的现...
第四节 物资管理
第四节 物资管理一、配件物资 1979至1985年,在配件物资上抓了以下十五个方面,而且效果良好。 1、在计划指标上要积极先进,又要留有余地。 2、场直各单位设专人领料对总库,按财务部门年初下达的财务费用定额指标作出物资配件计划。 3、配件物资管理体制,实行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分级...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计划财务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6年,本场刚成立就设立了计划财务科,薛桂林为副科长。 1958年以后,徐全荣历任副科长,科长职务。 1961年改成会计室。 1970年,兵团时期,场改为六十八团,会计室改为供应股,股长分别刘忠贤、徐全荣担任,归勤处领导。 1976年撤销兵团,建设农...
第二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计划管理一、概况 农场的计划管理,包括编制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环节。 建场初期,计划管理薄弱,机构不全,力量不太足,业务水平也不太高,没有制定长期计划,只是本着“多开荒,多生产”的原则。 1958年,强调搞远景规划,当时,缺乏计划管理知识,只强调“大跃进”,出现了许多不切实际...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三节 财务管理建场初期,由于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受“供给制”影响,物资管理没有形成企业化经营和成本核算思想,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1962年以后,生产队逐步设立核算员,建立了备用金制度,在帐户上设立了两个往来帐户一费用帐户和备用金帐户。即生产往来和财务往来,生产往来不报帐,财务往来对上级报帐审核...
第一节 机构改革
第十四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机构改革建场初期,农场设人事科,场党总支任命李恒泰为人事科科长,下设干事一名。 1958年赵光成立地区办事处,和平农场分为和平(现一分场)、建设(现二分场)两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厅赵光地区办事处领导,人事科设在赵光地区,场只设一名专人负责。 1959年公社化,赵光...
第二节 职工队伍总场劳资科
第二节 职工队伍总场劳资科1956年,场有职工208人,到1985年,职工增加到5660人;1958年以来,转业官兵陆续而来的共计300余人;山东支边青年200余人;城市知识青年8000余人;职工子女就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就有6000余人;历年国家分配给农场中专毕业生是25人,其中1980年2人;...
第三节 工资形式
第三节 工资形式建场初期工资形成月薪日计。五八年是以完成产量为准为满分。 1962年工资支付形成按月薪日计办法,职工每月按实出勤天数乘日工资率实行评工计分。(按25.5天计算) 1965年六月中共中央批准农垦部党组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改革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制度的规章(草案)》(即“十六条”)取消...
第四节 劳动管理
第四节 劳动管理一、劳动力平衡调配 从1979年开始,农场编制定员和劳动定额工作,按照各级党组织规定切实做好,逐步做到了用人有计划,劳动有定额,超员的基层单位职工子女一律不准就地安置,连同超编人员由场党委平衡,严格禁止招用盲目流入人员。因此在机构设置都是从有利工作,有利生产,有利管理出发,非生产...
第五节 职工工资
第五节 职工工资建设初期,国家机关行政人员都在(26级)33元。(25级)37.5元。(24级)43元。(23级)49.5元;国家机关技术人员(十七级)31元,(十六级)37元,(十五级) 42.5元,(十四级)48.5元。农业、畜牧、机务技术人员,(十七级)31元,(十六级 37元,(十五级)4...
第六节 劳动保险
第六节 劳动保险一、建场初期 参照劳保条例,对职工实行公费医疗,1979年成立工会,职工享受了劳保待遇,包括生老病死和探亲待遇。1978年开始机务工人发放皮大衣大头鞋,给农工发棉胶鞋等,体现了全体职工在劳动作业时都有劳动保护。 二、安全生产事故 建场以来,场党委对安全工作比较重视,主管领导亲...
第一节 党组织状况
第三编 政治第一章 党的组织第一节 党组织状况建场初期,我场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农场设党总支务工作由北安县委领导。 1956年5月,中共北安县批准,中共和平农场总支委员会成立:党支书记,苑凭(县委书记兼);副书记:李福;委员:李福、程雪儒、金连城,韩武臣。 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场...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第一届党代会应为兵团时期,于1973年3月17日召开,正式代表135人。大会议程有两项:①中共沈阳军区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十八团临时委员会向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②选举产生中共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十八团第一届委员会。大会选举常务委员 7人、委员会21人,会上选出书记王庆忠,...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年6月成立了党的纪律委员会,纪委成立后,是在场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根据中央中纪委和省纪委确定纪检工作方针进行工作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尽快的把林彪“四人帮”破坏的党风恢复过来,对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要加以复查和纠正。 一、平反冤假错案 遵照中央(80)7...
第四节 机构设置
第四节 机构设置一九八三年组织机构 历 年 干 部 情 况 党委办事机构及领导人更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素质情况
«
1
2
...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
8079
808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