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农业生产
第二节 农业生产1956年建场当年,根据省国营农场管理厅的决定,并吸取国营友谊农场和国营克山农场的建厂经验,当年开荒37500亩,1957年又相继开荒27385亩。后来由大跃进的开始和3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场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特别农业机械严重损坏,3年中一分场三个生产队和二分场的西北部(即现在六五...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措施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措施 一、耕作轮作和作物布局的改革 (一)耕作: 我场土地是由原始荒原开垦而来的,草甸土壤面积较大,开垦初期草根层较厚,当作采用连年伏秋耕翻和逐年加深耕层的措施,六十年代新垦荒地逐年熟化,采用大豆和杂谷茬耙茬种小麦的耕地措施。七十年代末小麦耙茬种小麦的实验获得成功,此后,在我场...
第四节 农场气象
第四节 农场气象建设农场以前没有建立气象站,所用气象资料都是来自赵光农垦中心气象站,或参考邻近的海伦农场气象站的资料。当时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各项生产的季节性环节,常常以观天和以物候气象为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于1971年购进气象仪器,并配备一名现役助理员负责建站工作,因不懂气象知识,也无观测员,...
第一节 农机的发展
第二章 农机第一节 农机的发展一、农机组织机构和机务队伍概貌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机和机务人员一向被称为生产中的主力军。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农机人员的地位也较显赫,从总场的主要领导到生产队的一二把手、多数领导成员是从早期的拖拉机手选拔出来的。总场和分场便设有机务副场长,生产队设有...
第二节 农机管理
第二节 农机管理六十年代以前,农机技术管理完全借鉴苏联的管理制度。当时因处于开荒阶段,农机常在沼泽地中作业,条件差阻力大,特别在浮夸风中,出现高指标、强干蛮干和瞎指挥等,致使一大部份农机使用不当,磨损严重,尤其在平调风中,一部份农机被调到公社长期在外支援,加之当时油料奇缺,出现油掺水、润活使用更生...
第三节 田间作业标准化
第三节 田间作业标准化建场初期,因机械缺,机务工人少,技术水平低,田间作业质量低劣,耕作比较粗放。当时田间机械化作业、主要是翻、耙、播种和脱谷几项作业,中耕除草和收割,很大一部份全靠人工和畜力因农机不配套,田间机械化程度只占60%左右。 1958年后,增加了一部份农具,农场又发动能工巧匠,自己制...
第四节 两库一场的建设
第四节 两库一场的建设七十年代前后,农场的两库(零件和油库)一场(农具场)、全部是草木结构的,一栋库内正常存放粮食、农药、化肥、各种物资和零部件。下雨漏水、冬季进雪,各种零配件有的未出库使用便生锈、变型、变质。库内物资摆放十分零乱,一位下放青年当保管员、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词:“进库学滑冰(地下...
第五节 非田间机械化
第五节 非田间机械化六十年代以前,农场的非田间机械化水平很低。晒场、建筑和畜牧饲养多数全靠人工和畜力,晒场仅有少量的扬场机,其余粮食摊晒、翻场、集堆、入库、装车等都是全靠劳力为主。据统计每年每队晒场耗工量多达四千工以上,平均处理一吨粮食需用2.5个工左右。 七十年代后,在科技人员和机械工人的共同...
第六节 农机队伍
第六节 农机队伍一、农机队伍的构成 1956年建场时,由国营通北农场调来拖拉机、康拜因手和修理工以及农机干部共41名,(其中:农机干部6名,技术员2名)。当年从城市招工来的青年中挑选10名当学徒,全场共有农机工作人员50来名。 1957年从农建二师、吉贤农场,萝北开荒队调来农机工人15名,后来...
第七节 安全生产
第七节 安全生产一、对事故的预防 建场以来,农场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比较重视,每年各生产阶段都进行反复宣传教育,并开展忆(回忆过去发生事故的教训)、查(检隐患)、比(开展安全生产评比活动)。事故发生后,都认真总结惨痛教训和查明原因,对肇事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教育群众,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
第一节 概况
第三章 林业第一节 概况一、林业建设 我场紧靠小兴安岭山麓,与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区接壤,东北有群力,三○三林场,西北有幸福和缸密林场,农场中部又多间夹森林。场区林地较多,又有多面环林的生态环境。一进农场便有一场山色,左右是林的感触。 建场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农场有自办林场一处(即现在幸福林场...
第二节 苗圃建设
第二节 苗圃建设苗圃是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过去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原因,除了对林业生产未引起重视外。另一原因是当时苗木是从外地调拔来的,路途运输和运回时不能及时栽种,使苗木降低了生活力,所以在1964年便自己开始培训两名青年育苗工人(有吴会君、董兆仁)。1965年开始育苗7亩地,其中有山丁子2亩,...
第三节 果园建设
第三节 果园建设1959年,在场部西南地(现在实验站的土地)种植果园二区(每区60亩),由赵光苗圃新调来的育苗工人王佩海负责种植和管理,果树品种有大秋红太平黄太平黄海棠、红玲铛等。后来正要开始结果时,遇上波澜壮阔的风暴,果园被放弃病虫害所致,后来全部枯死。 1972年后从外地引进李子树苗2万...
第四节 林政管理
第四节 林政管理一、林政 六十年代以后,对各级政府颁发的各项森林保护政策比较重视,进林砍伐木材的情况很少发生。 八十年代后,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后场营林员分赴到各单位宣传和检查,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有效地制止了乱砍伐事件的发生。并对过去毁坏林木行...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四章 畜牧兽医第一节 发展概况建设农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的丘陵地带,整个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趋势,漫岗特点是南陡北缓。场区有大小河流5条,水草资源丰富,草场面积14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七点二,三年测得亩产饲草896斤,总产草量4千余万斤,可饲养羊标准头2万只,采集到植物有139种,其中禾...
«
1
2
...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
17821
17822
»